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试行).doc

1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7275631
  • 上传时间:2017-11-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20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10 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学科考试大纲(试行)一、考试性质与对象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通知》规定,本考试是以《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为依据的全市统一的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是衡量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地理课程学业水平的依据,是本市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凡具有本市普通高中(含综合高中)学籍且修完地理课程的高中学生均须参加本科目的测试二、考试测量目标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注重考查考生基本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包括: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具体要求如下:Ⅰ 地理基础知识1. 掌握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2. 基本认识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3. 掌握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4. 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5. 知道有关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Ⅱ 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6. 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7. 掌握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8. 分析、比较和归纳有关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Ⅲ 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全球意识9. 简要评价世界与中国及本地区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

      10. 运用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世界与中国及本地区地理问题的思路三、等第能力描述考试成绩以等第形式报道,分为“合格” 、 “不合格”两类,E 为不合格, “合格”再分为 A、B 、C、D 四个等第A 等第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 A 等第的考生需要在测量目标的三个方面都能全面地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21.能够正确地辨认和复现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2.能够准确地理解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3.准确地运用地理术语概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4.准确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5.能详细概括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6.能够获取和处理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中的主要地理信息7.熟练运用所学过的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8.准确地分析、比较和归纳多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9.准确地评价人类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10.能够以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B 等第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 B 等第的考生需要在测量目标的三个方面都能比较好地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1.能够正确地辨认和复现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

      2.基本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3.基本准确地运用地理术语概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4.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5.能比较详细地概括一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6.能够获取和处理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中的主要地理信息7.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所学过的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8.较为正确地分析、比较和归纳一些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9.比较正确地评价人类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10.基本能够以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简单思路C 等第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 C 等第的考生需要在测量目标的三个方面基本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1.能够正确地辨认和复现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2.能够理解地理环境演变、发展的规律,但不够准确3.基本准确地运用地理术语概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4.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5.能比较详细地概括一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6.能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7.能够运用部分所学过的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

      8.能够分析、比较和归纳一些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但不够完全准确9.能够对人类在处理人地关系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作出评价,但不够完全准确310.基本能够以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部分思路D 等第 地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 D 等第的考生需要在第 I、第Ⅱ两个测量目标方面基本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1.基本能够辨认和复现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2.能够运用地理术语概括部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3.基本能够理解人类发展和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4.基本能概括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地理科学的新进展,5.能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文字材料获取和处理多数地理信息6.基本能够运用部分地理观察和观测、地理实验和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7.能够分析、比较和归纳部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但不够完全准确E 等第地理课程学业水平为 E 等第的考生在三个测量目标方面尚未达到基本考核要求四、考试内容根据 2004 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试行稿) 》 ,并参考2010 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印的《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确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

      内容领域、主题和内容要点如下第一部分 宇宙与地球考试要求主题  内容要点识记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一、地球在宇宙中1.天体系统2.太阳系3.地球生命物质的存在条件◆主要天体类型的名称◆两种最基本的天体名称◆太阳系的组成◆八大行星位置序列及分类◆太阳大气三个层次及其主要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及周期◆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和流星体的基本特征◆天体系统的层次◆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的共面性、近圆性、同向性◆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的特征◆地球生命◆利用相关示意图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依据图文资料说明主要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4物质的存在条件二、月球对地球的意义1.月相2.月相与潮汐变化3.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条件◆主要月相的名称及对应的农历日期◆大潮和小潮出现的农历日期◆月球表面环境的特征◆朝向地球的月面始终不变的原因◆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依次出现的规律◆日食与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大潮、小潮出现时对应的月相◆对某一次日食或月食现象进行解释与分析◆用月相变化原理解析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地理现象◆阐明潮汐对水资源、海岸地貌、生态、航运、养殖、发电、旅游等的影响三、人类对太空的探索1.太空探索的历程2.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资源的主要类型◆运用太空探索的新近事例说明人类探索太空的意义四、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1.地球自转和公转2.地方时和区时3.地转偏向力4.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5.四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国际日期变更线的经度及日期变更规则◆南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的方向◆黄赤交角的度数◆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对应◆恒星日和太阳日◆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北京时间◆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区时的换算◆运用相关示意图阐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解析生产、生活中的地理事象5的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分布◆某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二分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的状况◆天文四季的划分第二部分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考试要求主题  内容要点识记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五、板块构造与地震火山1.板块构造学说2.地震要素与火山类型3.地震与火山的形成与分布4.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5.等高线地形图6.主要的地貌类型7.地貌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地震要素: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世界两大地震带的名称和分布◆按成因划分的三大类岩石的名称◆花岗岩、玄武岩、石灰岩、大理岩所属的岩石类型◆地壳中含量前三位的化学元素◆主要地貌类型的名称◆板块的消亡边界与生长边界◆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影响烈度大小的主要因素◆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其主要特征◆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不同特点◆我国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分布区◆我国黄土地貌的典型分布区◆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主要原因◆运用“海底扩张示意图”阐明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海沟、岛弧链和高大褶皱山脉的成因◆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世界地震带与火山带的分布特点◆根据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示意图分析地壳物质是如何循环的◆根据景观图判断各类地貌类型,阐明主要特征和形成条件◆判读等高◆根据地震或火山实例,分析其成因、危害,提出防灾减灾的建议◆评价某地地貌对农业生产、工程建设、城市发展、旅游等的影响6线地形图,归纳地形特征六、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1.大气的垂直分层2.行星风系3.常见的天气系统4.季风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6.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的物质组成◆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全球气压带与风带的名称及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主要温室气体◆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季节移动◆大气环流对全球水热分布的意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及成因◆东亚和南亚季风的形成、冬夏季盛行风向及对气候的影响◆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分布与气流运动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台风、寒潮、梅雨的◆据图解析温室效应◆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阐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变化并解释理由◆根据气候图表资料归纳气候特征,判断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根据相关图表,判断常见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趋势◆结合某次台风实例,解析风向、气压、降水等天气状况及变化◆根据热力环流原理阐明城市热岛效应◆根据 1 月、7 月等温线或等压线图判断海与陆、冬与夏以及盛行风向,并说明理由◆联系实际评价季风对我国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的利弊◆运用各类图表资料列举全球变暖、酸雨、臭氧洞等环境问题的证据,分析原因,提出合理建议7成因及天气特征◆冷锋、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状况◆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移动规律七、水循环与水资源1.水循环类型及其意义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3.河水的补给4.水资源问题◆海洋是地球上水圈的主体◆冰川是淡水的主体 ◆水循环的三种类型及其各环节的名称◆河水补给的主要形式◆水资源的含义◆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我国水资源数量、时空分布特点◆我国最缺水的三大流域◆水循环的过程及地理意义◆世界径流资源最丰富地区和严重缺乏地区的成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的成因◆举例说明人类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些环节,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根据图表分析我国东南、东北和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水补给形式与径流季节变化特点◆归纳某区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归纳某地区造成水资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八、海洋环境与海洋资源1.洋流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2.厄尔尼诺与拉尼娜3.海洋资源及其开发4.海洋权益◆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与北海道渔场形成有关的洋流: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对西欧海洋性气候有显著影响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对沿岸荒漠环境有影响的洋流:秘鲁寒◆风海流的成因◆世界洋流分布模式与气压带、风带的关系◆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原因◆领海、公海和专属经济区的含义◆判断表层海水等温线图上的暖流或寒流及其流向◆根据资料说明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及其意义◆阐明北印度洋海区洋流流向随季节变化的原因◆联系大气环流、洋流和地形等知识,分析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且分布广的原因◆分析洋流对全球水热平衡、沿岸地区气候、海洋生物分布、8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 ◆世界四大渔场的名称和分布◆发生厄尔尼诺现象时赤道附近的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的异常升高◆世界海洋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波斯湾、墨西哥湾、几内亚湾和北海航运的影响第三部分 人文地理环境考试要求主题   内容要点识记 理解 简单应用 综合应用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