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4青海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docx
35页备考2024青海省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美术教科书的编写要以( )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以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作为教科书编写的基点A.学生发展B.教学计划C.教学目标D.教学内容【答案】 A2、单选题对“扬州八怪”表述正确的是( ) A.明代八位扬州的艺术家,为院体画代表B.清代扬州画坛一批艺术个性鲜明的画家C.对清初“四王”与“四僧”的统称D.明代文人画家代表,融合院体与文人画风【答案】 B3、“美术鉴赏”模块的学习能够让学生( )A.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B.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会处理美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C.积极参与设计或工艺活动D.积极参与书法或篆刻活动【答案】 A4、改变同一种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调和方法是( )A.渐变调和B.类似色调和C.色彩调和D.对比调和【答案】 A5、下列选项中,对讲授法理解不恰当的是( )A.讲授法是通过口头表达传播信息的教学方法B.讲授法是教学活动中主要的教学方法C.讲授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集中地学习知识D.讲授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不值得提倡【答案】 D6、通过观摩、分析和临摹等方法,了解传统的笔法、章法、篆法、刻法等技法及表现形式,并进行实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属于( )模块的学习活动建议。
A.美术?鉴赏B.绘画?雕塑C.设计?工艺D.书法?篆刻【答案】 D7、对教学设计具有调节作用的是( )A.教学评价B.教学目标C.教学重点D.教学方法【答案】 A8、依据新课标理念,美术教学目标表述中的行为主体是( )A.学生B.教师C.师生D.课代表【答案】 A9、在美术教学设计中,选择美术学习活动与学习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A.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B.教学评价与学生人数C.教学环节与教学时间D.工作报酬与劳动强度【答案】 A10、对评价做“质”的分析,运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等逻辑方法,对评价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进行思维加工的评价方法为( )A.定性分析B.定量分析C.形成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答案】 A11、在美术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采用一定方法手段使学生进入教学情景,这一教学环节被称为( )A.演示技能B.传授新知C.展示评价D.导入新课【答案】 D12、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 )学习A.科学B.文化C.人文D.专业【答案】 B13、义务教育阶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延伸到高中课程标准后变为“( )”内容系列。
A.现代媒体艺术B.绘画·雕塑C.美术鉴赏D.书法·篆刻【答案】 C14、《标志设计》课拟让学生了解标志的分类与构成,不合适的教学行为是( )A.关注例题,讲解标志设计过程B.学生互相讨论、交流C.欣赏中外优秀标志D.讲解中外标志发展历史【答案】 D15、牛黄中具利胆、镇咳、祛痰、抗炎等作用的成分是A.胆红素B.胆酸和去氧胆酸C.胆固醇D.牛磺酸E.酸性肽类【答案】 B16、黄老师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开设“微电影”课程,让学生组成摄制小组,合理分工,创作出一批富有校园生活特色的微电影作品,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 )A.接受学习B.合作学习C.掌握学习D.个别学习【答案】 B17、与画成45°的“平变线”消失在( )A.天点B.余点C.距点D.心点【答案】 C18、( )是最早出现的瓷器产品A.青瓷B.白瓷C.青白瓷D.黑瓷【答案】 A19、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方法,了解和探索美术某一门类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轨迹,获得有关的美术知识.理解美术作品的文化含义和风格特征陶冶情操,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解决的问题是( )。
A.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问题B.造型和美术创作的问题C.美术鉴赏和评述的问题D.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答案】 C20、 7-9年级的教材要适当注意( )A.趣味性B.知识性C.人文性D.社会性【答案】 B21、教学评价按评价性质的不同可分为( )A.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B.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C.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D.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答案】 C22、下列物品不属于手工编织品的是( )A.背篓B.渔网C.竹席D.北京布鞋【答案】 D23、学校有一段废旧的墙体,教师带领学生,每个班级负责其中一段墙体,进行绘画创作.美化校园这样的做法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习了墙绘的基本方法这种活动内容属于()的范畴A.基础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答案】 B24、下列选项中,包含了量化评价方式的是( )A.自评B.互评C.师评D.多主体评价【答案】 C25、下列关于教学课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是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与核心B.多媒体课件是利用相应的多媒体开发软件编辑而成的C.多媒体课件是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D.多媒体课件是现代教学的主流【答案】 D26、在《画画你我他》一课中,“了解人物头部形状特征和五官表情”所结合的目标维度是()。
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体验与创造【答案】 A27、敦煌石窟壁画《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属于( )A.经变B.尊像C.供养人物D.本生故事【答案】 D28、对实用的或观赏的人工制品进行计划和制作的活动和出于实用的或观赏的目的创造人工制品的技艺活动属于( )A.美术鉴赏B.绘画·雕塑C.设计.工艺D.书法·篆刻【答案】 C29、吴老师在上《火火的向日葵》一课时,“通过解读梵·高的《向日葵》,认识线条和色彩所表现出的节奏与韵 律”教学环节体现的目标维度是( ) A.“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C.“体验与创造”D.“过程与方法”【答案】 A30、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 )A.促进学生发展B.促进教师发展C.选拔人才D.修满学分【答案】 A31、下列对《公益招贴设计》一课的美术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描述不恰当的是( )A.通过欣赏,了解招贴的构成要素B.了解招贴设计过程和制作特点C.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D.临摹优秀的公益招贴设计【答案】 D32、老师准备在课外小组开展分层教学,以试卷和操作实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这种评价方式体现的评价功能是( )A.甄别功能B.选拔功能C.诊断功能D.激励功能【答案】 C33、林老师在《软陶配饰》一课提出“运用所学习的软陶技能,有创意的制作一个以花为题材的饰件”,这一教学目标是( )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B.过程与方法C.知识与技能D.记忆与表现【答案】 C34、《阿尔卡迪牧人》的作者是法国画家( )A.普桑B.凡代克C.哈尔斯D.鲁伊斯达尔【答案】 A35、19世纪英国蜮家( )的风景画,是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典范,代表作有《斯特拉福特磨坊》《德汉山谷:黎明》和《干草车》等A.康斯太勃尔B.威尔逊C.格尔丁D.特纳【答案】 A36、《文具设计》一课,展示实物并利用教具呈现设计过程所用的教法是( )A.演示B.示范C.实验D.讨论【答案】 A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评价行为的是( )A.教师评语B.座谈C.作品展示D.示范【答案】 D38、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的是( )A.顾恺之《论画》B.谢赫《古画品录》C.朱景玄《唐朝名画录》D.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答案】 D39、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下列选项中, 对美术课程总目标维度划分正确的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B.“知识与技能”“内容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人生观”C.“知识与思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人生观”D.“知识与思维”“内容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答案】 A40、义务教育阶段设置“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目的是( )A.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B.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C.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D.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答案】 A41、下列选项中,针对《藏书票创作》一课,合适的教学方法是( )A.了解版画的制作方法和艺术特点B.通过欣赏范例、技法示范,让学生尝试进行创作C.通过欣赏范例,让学生感受形式美感D.用电脑设计作品,打印完成【答案】 B42、《开花的苹果树》的作者是( ),属于( )艺术A.康定斯基表现B.蒙克意象C.蒙德里安风格D.达利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