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勾践灭吴备课笔记.doc
2页勾践灭吴[导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达到熟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受能力 2、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了解特殊的语法现象 3、结合时代背景,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法与学法] 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归纳重点字词句,以达到熟读全文、背诵部分段落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二千越甲可吞吴这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韧不拔的意志而作的一副对联越王勾践当年到底是如何卧薪尝胆,又是如何报仇雪耻的?《勾践灭吴》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具体的答案 二、背景提示:(可让学生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的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越,吴师败绩,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夫差继位公元前494年夫差为报父仇攻越,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大败,率五千甲退守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求和本文就从这里开始 三、理解文章各段大意 (一)战败和谈(1-3) 1、越王勾践战败后第一个举措是什么? 提示:①悬赏纳谏;②赏识贤才。
2、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何不同? 提示:越王纳谏(“执其手与之谋”),吴王拒谏(“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二)卧薪尝胆(4-7)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 提示:反省:“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 态度:“此则寡人之罪,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 提示:葬、问、养、吊、贺、送、迎、去、补 3、从文中找出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 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 提示:制定“婚姻法”、生育法,吊死扶困,轻徭薄赋,招贤纳士,整肃军纪 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三)三败吴国(8段) 越三败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果行,国人皆劝……曰:‘孰是君也,而无可死乎?’”可见,勾践最终战败夫差的根本原因是获得了民心 四、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对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和文言词语分类归纳总结 重要实词知、复、劝、当见课后练习二) 五、在了解大意、疏通文句的基础上,揣摩人物待人处事艺术,深层次把握人物丰富个性。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计策然后教师补充分析 (1)第3自然段:“越人饰美女八人……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美人计 美人计为败战之计,是形势不利于我方时采用的一种谋略越王勾践在战败面临亡国之危的形势下,以美女八人贿赂吴王夫差的亲信嚭,以此保全性命和实力,引诱吴王沉湎于酒色,玩物丧志 不仅如此,勾践在吴国受辱三年后,不惜进贡大批金银财宝,珍玩狗马,使吴王骄纵任性,钝化斗志,又不惜在国内四境选择美女数千人,将最漂亮的西施、郑旦送给吴王吴王为两美女修建馆娃宫、响屐廊、采香径,不事朝政 (2)第4自然段:“然后卑事夫差……其身亲为夫差前马——苦肉计 以勾践越王之尊,而行为夫差牵马之实,其目的就是吴王夫差放松警惕勾践夫妇和范蠡到吴国,栖身在山洞石屋中,蓬首垢后,做吴王仆役吴王每次外出,勾践徒步跟在左右,寸步不离,随听使唤一次吴王染病,勾践亲见吴王,探问病情,私下亲尝吴王粪便,终于打动了吴王,得以回国 (3)第3-5自然段:——暗渡陈仓之计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云项羽无东意……八月,汉王用韩信之计,从故道还袭雍王章邯。
邯迎击汉陈仓,雍兵败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修栈道是假象,渡陈仓是目的勾践卑事夫差,即要表明无东山再起之意,而暗则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以图东山再起 通过对以上计谋的分析,本文主要人物勾践的形象便跃然纸上他忍辱负重,克勤克俭,仁义治国,广纳贤士,精于心计,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在上下同心,群情激昂的情况下一举歼敌 六、总结全文:从越王战败后卧薪尝胆,最终灭吴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