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嘉兴心得体会(一).doc
8页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嘉兴心得体会 赴苏州、嘉兴异地学习考察培训心得体会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党组织书记的理论水平、党性修养、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月日至日,市委组织部在苏州、嘉兴两地组织开展了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经验介绍、实地考察和座谈讨论等形式,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系统学习了先进地区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先进理念;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富民兴村的成功做法;加强农村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典型案例,有利于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带领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为加快推进幸福新枣庄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基本情况 (一)苏州、嘉兴两地基本情况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四通八达,是太湖水网平原水陆交通枢纽辖五市七区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2021年末户籍人口1176.91万,其中市区人口600万,2021年gdp达105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1100亿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33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40元,三次产业占比: 1.7:57.8: 40.5,全市1030个村的平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3万元。
嘉兴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东邻上海,西连杭 1 州,北接苏州,南濒杭州湾,海岸线长121公里嘉兴全市陆域面积391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36万人,外来人口196万人,下辖南湖、秀洲2个区,平湖、海宁、桐乡3个县级市和嘉善、海盐2个县区域发展均衡,综合实力列百强城市第58位,所辖5县(市)均进入全国百强县前32强202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68.0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4%和28%社会发展水平连续五年居全省第3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52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6707元,城乡居民的收入差异是1.89:1,是全国、全省城乡差异最小的地区 (二)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这次异地学习考察,共安排了十堂理论课,三天的参观教学先后学习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苏州实践》、《土地流转与村级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新思路新方法》、《如何当好村党组织书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与思考》、《嘉兴农村基层民主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嘉兴市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与启示》等课程,参观太仓市东林村新型农民集中社区,考察社区管理情况;中国东部十佳小康村太星村,考察服务中心、农民别墅小区情况;吴中区经济第一村湖桥村,苏州最美山村旺山村,考察利用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土地流转异地发展工业的情况;省级文明村-海宁市盐官镇桃园村,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瞻仰了党的诞生地、中共“一大”会址之一——嘉兴南湖增强党性修用等。
理论学习和考察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 2 非常强 二、印象与感受 一是善于用活用足政策,敢为天下先国土资源部2021年《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指出“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经部批准,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不断总结试点经验,及时加以规范完善2021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地产市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2021年3月浙江省便出台了《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权作价出资农村专业合作社登记暂行办法》,率先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资产权证化,将稳定不变的土地经营权从原来的生产性要素变成资产性要素,让农民可以将手中的土地承包证变为可以作为出资或抵押给银行的资产权证正是这一敢为天下先的政策的出台拉开了苏州嘉兴城市一体化的大幕,并创造了“苏州模式”“嘉兴模式” 二是善抓机遇,实现四次跨越80年代抓住改革开放发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扩充了苏州经济总量,创造了集体经济迅猛发展的“苏南模式”;90年代抓住国家沿海开放战略、发展经济特区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迅速提升了苏州经济运行质量;新世纪初(2021年—2021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2021年抓住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机遇,努力创造“和谐社会”新模式。
三是都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纵观苏南经济强村,大都有一个持久、稳定、强力的领导班子,在经济建设中,党员 3 干部不仅发挥了带头致富作用,而且还有一种无私奉献和回报社会的精神参观的太仓市东林村新型农民集中社区,中国东部十佳小康村太星村,吴中区经济第一村湖桥村,江苏最有魅力休闲乡村旺山村等村集体经济特别发达的村皆是如此让我们看到了真实新农村的美丽画卷,深刻感受到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艰苦奋斗,求真务实80年代苏州人跑供销、闯市场,将其概括为“四个千万”,“踏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排除千难万险”,创造出了苏南经济模式如今新农村建设发展速度快,标准高,不是喊出来的,也不是吹出来的,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出来的,实干可以出成绩、出经验、出办法,实干可以战胜困难,可以创造奇迹正是怀着“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精神和“穷不会生根,福不是天生”的信念,创造了如今的小康村,明星村 三、两市的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是村级组织经济实力较强,发展速度较快苏州人搞发展,无论什么经济形势,能搞活就行,无论规模大小,能发展就行80年代初期,苏州人大搞的乡镇企业,如今已做大做强,最后发展成了集团公司;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后,他们通过因地制宜推行“三大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实现了镇街收入靠税金,村级收入靠租金,农民收入靠薪金和股金的良性收益分配格局。
2021年,两市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3070元、31520元,分别增长9.4%和8.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7040元、16707元,增长10.5%和10.2%苏州市平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3万元 4 二是用足用活政策,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嘉兴市通过积极实行“两分两换”,即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搬迁与土地流转分开,以宅基地臵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臵换社会保障的形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进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推进农业规模集约经营和农民居住向城镇社区集聚,促进集约集聚发展,拓展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空间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嘉兴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城乡平等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解决了农民后顾之忧苏州采取“三集中、三臵换”的形式推进城乡一体化,即工业向园区集中(2021年已达88%),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将居住在2.1万个自然村的109万农户集中到2517个社区集中居住,2021年集中居住率为43%,到2021年达50%),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土地流转,规模经营,2021年已达80%)农村集体资产分配权臵换社区股份制股权,农民土地承包权臵换土地股份制股权,农民宅基地使用权臵换城镇商品房或货币、股权。
三是探索发展合作经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嘉兴市通过强化政策扶持、推进规范化建设、加强培训引导等方式,逐步形成四种合作经济模式一是企业(公司)依托型,即企业(公司)牵头发起,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为运作模式,其特点是充分利用企业(公司)的优势,在连接基地和市场等服务功能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二是种养大户创办型,即由种养大户牵头发起,以“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及资金、技术、销 5 售等优势进行带动;三是政府推动,以农业科技、供销等部门牵头引办型,即以采取“部门+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发挥有关部门场地、设备、经营管理及市场销售等优势,在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等方面作用较为明显;四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即由村集体组织发起,以“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其特点是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农户的传统主导产业,从而促进其产业发展据嘉兴市工商局统计,截至2021年,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31家,规范化合作社488家,成员总数5.31万人,其中农民成员数5.17万人,合作社带动非成员农户数39.83万户,达到总农户数的61.37%。
苏州市通过探索形成了社区股份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富民合作社、劳务合作社、专业合作组织等五种模式,实现集体增收、村民致富 四、几点启示 这次异地培训学习的时间虽短,但每一次听课、每一次考察,无论是思想观念、干事气魄还是开放形象、发展态势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观念苏州人认为,“你可以眼前落后,但不可以眼光落后”纵观两地经济发展历程,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是两地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要加快发展,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本取决于领导干部要积极培养各级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熟悉和掌握市场经济知识,主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海,争做推动社会进步、 6 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二要选择符合各村发展实际的好路子不管是苏州模式还是嘉兴模式,其实,本没有什么模式,发展就是硬道理,就是好模式两地之所以取得现在的发展成果,都离不开结合自身实际,找准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子因此,我们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自身实际,借鉴两地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
三要具有强烈的拼搏进取精神这次考察,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两地都有一股抓发展的拼劲、干事业的狠劲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一种敢为人先、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一个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穷一定要变的信念苦干实干加巧干、想干敢干加真干,既有笨功,又有巧法,是这些地方的基本经验无论基础好的还是原先实力不强的,现在的成就都是干出来的,上下一股劲,不畏难、不怕苦、不嫌累,怀着一腔创业的激情、发展的强欲,拼搏大干,埋头实干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