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麦病虫草害全程防治集成技术.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23726490
  • 上传时间:2023-05-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8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麦病虫草害全程防治集成技术病虫草害是影响小麦丰产丰收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本 人根据黄淮地区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和多年防治成功经 验,总结出《小麦病虫草害全程防治集成技术》,以便能为 农业工作者在开展病虫草害防治提供帮助一、 打好播种期基础防治随着秸秆还田和旋耕作业的普及应用,土传病害和地下 害虫发生呈加重趋势,而搞好播种期药剂拌种是预防和防治 土传、种传和地下害虫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对压低全 年病虫害发生基数,推迟病虫害发生时间,减轻全年病虫害 防治压力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高播种期防治意识, 彻底改变敷衍了事,走过场的拌种习惯,扎实做好播种期基 础防治工作该期的主要防治对象主要包括小麦种传、土传 病害(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孢囊线虫病等)、地下害 虫(蝼蛄、蛴螬、金针虫)以及鼠害等具体技术包括:1、加大检疫执法力度,防止危险病虫传播蔓延农业植物检疫部门要加强市场监管,积极做好小麦良种 补贴项目投标企业所投标段的资质条件审查工作,严防未经 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种子进入秋播种子市场;进一步落实小麦 种子繁育基地的面积和区域的如实申报和包衣防治,对疫情 发生区,要实施强制防疫措施,生产用种必须选用检疫合格 的健康种子,同时要在植物检疫部门监督下选用有效药剂进 行种子包衣或拌种处理,确保健康种子的生产与供应。

      2、做好药剂拌种和土壤处理对纹枯病、黑穗病等土传病害发生区和锈病常发区,可 选择戊唑醇(立克秀)2%可湿性粉剂每 10 公斤种子 10-12 克或 6%立克秀悬浮种衣剂每 10公斤种子 5-6毫升或3%苯醚 甲环唑(敌萎丹)每 10公斤种子用药量 60毫升或 2.5%氟咯 菌腈(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按10公斤种子用药量 20 毫升进 行小麦种子包衣或拌种,同时可兼治秋苗锈病、白粉病、全 蚀病等同时可采用60%甲拌磷或 40%甲基异柳磷 25 毫升拌 种,防治传毒昆虫,控制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的发生危害, 同时兼治地下害虫药剂处理是一项简便、高效的病虫害预防措施,对保障 苗齐、苗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强力推广对全蚀病零星发生或重发区,可用 12.5%硅噻菌胺(全蚀 净)每10公斤种子用药量 20毫升,拌匀后堆闷6-12 小时, 经连续几年拌种可有效预防全蚀病,但对纹枯病等无效;或 选用 3%敌委丹悬浮种衣剂 60 毫升+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 20 毫升处理麦种 10 公斤对病害特别严重地块也可在播种 前进行土壤处理,具体方法是每亩用 70%甲基硫菌灵(甲基 托布津)或 50%多菌灵 2-3 公斤,或 50%福美双 3-5 公斤加 细土 20-30公斤,犁后撒施并耙匀。

      零星发生区也要对发生 点及周围土壤用以上药剂进行土壤处理对全蚀病发生区防 治拌种是基础,也是最有效的工作对于小麦孢囊线虫病特别严重的田块,可在小麦播种时 沟施 5%灭线磷(线敌)颗粒剂每亩3公斤,对病害有一定的 防治效果地下害虫重发地块,特别是金针虫重发地块,每亩可用 40%辛硫磷乳油或 40%甲基异柳磷乳油 300 毫升,加水 1-2 公 斤,拌细土 25 公斤制成毒土,耕地前均匀撒施于地面,随 犁地翻入土中;在危害期,每亩用 50%辛硫磷乳油或 48%毒 死蜱乳油 300毫升,对水10 倍,拌细土50公斤,结合锄地 施入土中多种病害和虫害混合发生区,要大力推广应用杀菌剂和 杀虫剂复合的种衣剂或拌种剂进行包衣或种子处理在用三 唑类杀菌剂拌种时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不得任意加大 用药量,对上季收获期遇雨等造成种子质量较差时,不宜用 含三唑类的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二、遍推行冬前化学除草要推广小麦草害防治前移技术,改变传统年后施药习惯, 抓住年前草龄小,用药量少,施药方便的有利条件,争取在 11 月上中旬至 12 月上旬普防一遍,此时日平均气温一般稳 定在10°C以上,杂草出苗数已占杂草总数的95%以上。

      在开 展防治时应注意 3点:一要了解草情,明白防治对象,做到 对症下药;二要了解天气,选择在无风、无雨、近期没有寒 流天气的晴天进行;三要了解方法,包括做到不重喷、不漏 喷,选择扇形喷头并进行二次稀释及施药后清洗施药器械等 等基本施药技术对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类杂草可用 75%苯磺隆(巨 星)1.5 克+20%氟草烟(使它隆)乳油40-50 毫升或10%苯 磺隆(麦镰)1 5克+30%苄嘧磺隆1 0克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 对于抗性荠菜、播娘蒿、猪殃殃的混发田,可选择 75%苯磺 隆1.5克+30%苄嘧磺隆10克+56%二甲四氯30克混合复配防 治或10%苯磺隆(麦镰)15 克+30%苄嘧磺隆10 克+40%唑草 酮干悬浮剂3克或10%苯磺隆(麦镰)15克+56%二甲四氯30 克+40%唑草酮干悬浮剂 3克复配效果都比较理想在使用唑 草酮时,应先将药放入盆内加少量水进行搅拌,待药粉充分 溶解后,再加入所需水量喷雾,不得加入洗衣粉等任何助剂 对泽漆(猫儿眼)重发田,可选用10%苯磺隆(麦镰)15克 +20%氟草烟(使它隆)乳油 40-50 毫升对水 30 公斤均匀喷 雾野燕麦是近年来发生量和发生面积迅速增大的主要杂 草群,属禾本科,和小麦近乎同时出苗,在小麦收割前种子 成熟落地,苗期长相和小麦近似,群众防治观念淡薄,且防 治成本高,个别麦田已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必须加以防治, 对其防治可于小麦 3叶期后至分蘖末期,杂草2-3叶期,选 择 6.9%噁唑禾草灵乳油( 6.9%骠马乳油)60-70 毫升或 10% 噁唑禾草灵乳油 30-40毫升在小麦越冬前(最好是分蘖中期) 对水 30公斤喷雾。

      对于年前未能及时除草,而草害又重的麦田,返青期是 麦田杂草防治的有效补充时期,应在此期及时进行化除播 娘蒿、荠菜重发田,可用 75%苯磺隆 1.5 克+40%唑草酮 4 克 混合防治,对泽漆、猪殃殃、播娘蒿、荠菜等混发田,可选 择 75%苯磺隆 1.5 克 +20%二甲四氯 30 克+20%氟草烟(使它隆) 40 毫升加水喷雾应在起身前施药结束三、彻底转变纹枯病防治习惯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常发、普发病害,具有隐蔽性强,防治困难等特点,群众习惯于年后一次性施药且用水量少,根 本达不到控制病害蔓延的效果,由于主栽小麦无高抗品种, 所以对纹枯病的治理要坚持以早期预防和种子处理为重点, 春季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策略1)、种子处理 选用2%戊唑醇(立克秀)可湿性粉剂 10-12 克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 4克拌种10公斤 可有效预防和减轻越冬前小麦纹枯病第一个盛发期的发病 程度2)、春季防治 于小麦拔节初期,病株率达 15%的田块及 时开展药剂防治,以控制病菌侵入茎秆,每亩用 12.5%烯唑 醇 30 克或 25% 戊唑醇(奥宁)16 克或 20% 三唑酮乳油 80-100 毫升,对水 50 公斤,选择上午有露水时施药,并注意加大 用水量,使植株中下部充分着药,以提高防治效果,重病田 首次喷药后隔 1 周再喷药 1 次,同时起到预防锈病发生和补 充防治全蚀病的作用。

      重发田孕穗期可用 20%三唑酮再防治 1 遍在春季防治纹枯病的同时,应注意挑治小麦红蜘蛛,当 小麦市尺行长有麦圆蜘蛛 200头或麦长腿蜘蛛 100头的防治 指标时,可在防治纹枯病时加入 1.8%阿维菌素乳油每亩 8-10 毫升对于播期早、播量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在起身期 每亩用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50克或壮丰胺 30-40毫升,加 水 30 公斤均匀喷雾控旺四、积极做好孕穗扬花期白粉病的普查和防治工作白粉病自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一般在孕穗扬花期 病株率为 15%或病叶率 5%即开展防治,所以应全面做好此期 的普查和防治工作小麦发病后,特别是拔节至孕穗期的病 情增长快,其间温湿度有利,此后若天气预报4月下至 5月 上阴雨高湿,无大于25€的连续高温天气,小麦长势较嫩, 田间荫蔽,白粉病则有流行趋势,必须做好预防和防治工作 目前主要推荐的药剂及每亩用药量为:1、 三唑类杀菌剂:20%三唑酮乳油 50 毫升、25%丙环唑 乳油 30 毫升、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50 克一般发生年 份,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 1次即可控制病害的流行和危害, 重病年份或地块可根据情况用药 2 次。

      2、 其他类杀菌剂或混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 克或 44%己唑醇福美双合剂,使用剂量 600-900 倍,此类药 剂需要在发病初期用药,在白粉病防治中,三唑类杀菌剂可 于其他作用方式杀菌剂轮换使用五、密切注意扬花期赤霉病的防治 赤霉病属典型的气候型气流传播病害,其病害的病情轻 重和流行程度关键是扬花期的气候情况和菌源量,在菌源充 足的情况下,各类品种在扬花期间碰上暖湿连阴雨天气均会 造成严重损失,所以在有流行趋势时,务必适时适量用药, 予以保护1、药剂防治适期 药剂防治赤霉病的效果与喷药时期关 系极大,一般情况下在始花期( 10%麦穗开花)施药最好, 由于各年气候条件不同,抽穗扬花时期和快慢也有不同,所 以施药时期和次数应灵活掌握,当抽穗期间天晴、温度高, 小麦边抽穗边扬花,天气预报未来几天有连续阴雨时,应在 齐穗期用药,如抽穗期低温、日照少,小麦先抽穗后扬花, 可在始花期用药,若抽穗期遇有连阴雨,有流行可能时,喷 药时间宁早勿晚,不能等天晴好时再喷药,要抓住下雨间隙 进行防治,在重病年至少要用 2次药,间隔时间要短常用 药剂多菌灵的药效期为5-7d,特别注意的是若第1次用药错 过适期或用药量不足,对防治效果有很大影响,补救措施是 加倍药量,均匀周到防治,可挽回部分损失。

      2、药剂种类和施药方法 防治赤霉病的首选药剂是多菌 灵及硫菌灵、甲基硫菌灵等,防效在 80%以上,福美双防效 在70%左右50%多菌灵每亩 1 00克,硫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用 药量同多菌灵,用水量 30-40公斤;50%福麦双加水稀释 200 倍,但持续药效期短,一般只有3-5d用药方法以均匀喷布 防治部位为准如喷药后 24 小时遇雨,应及时补喷,尤其 是地势低洼、土质粘重、排水不良、土壤湿度大的麦田更应 注意赤霉病的防治此期也是开展小麦吸浆虫蛹期防治最为关键的时期,应 加强监测, 当吸浆虫幼虫上升到土表活动时(一般为 4 月中下 旬),每亩用 40%甲基异柳磷乳油 200-250毫升兑适量水,拌 细土 25 公斤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然后浅锄,使药 剂翻入土中,再浇水或亩用 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2-3 公 斤拌细土 20公斤,均匀撒施于土表六、突出重点,死抓灌浆期蚜虫防治灌浆期是多种病虫重发、叠发危害高峰期,必须做到杀 虫剂、杀菌剂混合施药,一喷多效,重点控制穗蚜,兼治吸 浆虫、粘虫、锈病、白粉病等蚜虫是导致小麦成灾的主要虫害,据调查一般长势好的 一类麦田麦蚜密度最大,长势一般的二类麦田,其蚜量是一 类麦田的 50%,长势差的三类麦田,其蚜量一类麦田的 12% 左右,而且长势好的麦田蚜虫发生危害早于其他两类麦田, 麦二叉蚜在早春长势差的麦田发生最多,麦长管蚜以长势一 般的麦田发生最重,麦禾缢管蚜的危害以长势好麦田最严 重。

      小麦一生中都可受到蚜虫危害,从分蘖期即可达到一次 蚜量小高峰,春季气温回升后,蚜量增加,应对达到防治指 标的地块及时防治,即返青拔节期应注意麦蚜的防治,到灌 浆期蚜量达到高峰,是麦蚜危害最严重时期,要死抓此期穗 蚜防治工作由于蚜虫是常发害虫,对其控制应运用各种措施,充分 发挥天敌控制能力,依据科学的防治指标及天敌利用指标, 在经济损失允许水平以内,尽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当 天敌与麦蚜比大于 1:120时,天敌控制麦蚜效果较好,不必 进行化学防治,但当麦蚜发生数量大,危害严重,特别是灌 浆期靠农业和生物措施不能控制其危害时,化学控制是突击 控制蚜虫的关键有效措施,但应掌握防治适期及防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