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护协同导向的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早期预测评估研究.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329257756
  • 上传时间:2022-08-0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2.96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护协同导向的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早期预测评估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医护协同导向的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早期预测评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60例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产妇作为研究组,医护通过综合随访平台对产妇及其高危儿进行随访管理,收集产妇及高危儿基线特征,采用《0〜6岁儿童神经心理评定量表》检查评估高危儿发育状况,统计分析随访满意度和失访情况,另选同时间段60例新生儿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育儿自我效能量表(SICS)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结果:研究组73.33%的产妇年龄在26~30岁之间,既往血栓、既往病态妊娠、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APL三抗原阳性、应用激素治疗、羟氯喹治疗、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比例分别为75.00%、68.33%、35.00%、30.00%、80.00%、60.00%、83.33%,高危儿肝功能异常率、肾功能异常率、ANA阳性率、LA阳性率、β2-GPⅠ阳性率、ACL阳性率、血栓事件发生率、心脏彩超异常率、心电图异常率、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率、皮疹发生率分别为21.67%、16.67%、26.67%、25.00%、28.33%、21.67%、13.33%、16.67%、15.00%、11.67%、26.67%;研究组高危儿出院后1个月、3个月0〜6岁儿童神经心理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出院时(P<0.05);研究组随访满意度为96.00%,随访次数为1〜2次的失访原因为孩子正常、不了解随访重要性、自己有育儿经验、不方便、忙于工作;研究组出院后1个月、3个月SF-36、SIC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P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医护协同导向模式随访管理应用于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具有较高随访满意度和完成随访率,可高效、全面动态监测产妇及高危儿预后,可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高危儿;医护协同;随访;发育状况;生活质量高危儿是在母亲妊娠期、分娩期及新生儿期,有对胎儿或婴幼儿生长发育不利等危险因素,已产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的一类新生儿,对患儿家庭造成极大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同时也加重了社会负担[1]目前,免疫性疾病对妊娠的危害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国外一项回顾性研究[2]显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妊娠时5.7%发生流产、24.3%发生早产、13.2%胎儿受限,不良妊娠发生率高达38.9%国内也有报道[3]指出抗磷脂综合征合并妊娠可引起多种产科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因此,探究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及其高危儿基线特征及不良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随访是高危儿系统管理的重要途径与保障,但目前基层医生多重治疗、轻随访,且国内外研究[4-5]针对高危儿医学监护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较高的失访率本项目拟在医护协同模式下,通过观察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及其高危儿发育情况的护理评估基础上,结合检测血清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肝肾功能等指标表达情况,旨在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更准确依据。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我院60例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产妇作为研究组,纳入标准:①结合产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②所有高危儿均与《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中所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相符[6];③无习惯性流产史;④自主行为能力良好,无沟通交流障碍;⑤自然受孕、单胎妊娠;⑥于我院完成分娩;⑦产妇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另选同时间段60例新生儿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自然受孕、单胎妊娠;②于我院完成分娩;③自主行为能力良好,无沟通交流障碍;④无习惯性流产史;⑤产妇及其新生儿身体健康;⑥产妇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已签署同意书两组排除标准:①存在明显畸形的高危儿;②死胎、死产;③先天性家族遗传病史者;④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⑤脏器功能损伤、恶性肿瘤患者;⑥严重感染性疾病患者对比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次、产次、分娩方式、居住地,均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s)/n(%)]组别n年龄(岁)BMI(kg/m2)孕次(次)产次(次)分娩方式居住地自然分娩剖宫产城镇农村研究组6020~38(28.34±4.15)19.5~25.3(22.46±1.39)1~4(1.59±0.29)1~4(1.73±0.36)43(71.67)17(28.33)41(68.33)19(31.67)对照组6020~36(27.57±3.78)19.2~25.7(22.78±1.45)1~4(1.63±0.31)1~4(1.68±0.33)50(83.33)10(16.67)38(63.33)22(36.67)χ2/t0.9251.2340.7300.7932.3420.333P0.3570.2200.4670.4290.1260.5641.2 方法1.2.1 高危儿专档管理与随访制度的构建 建立由产科多名护士、医生组成的高危儿随访管理小组,共同制定计划,由1名高年资护士为组长,护士长全面监管,护士负责收集产妇及其高危儿基线资料、健康教育、常规护理等,并负责采血、送检,由我院检验科常规行高危儿肝肾功能及抗体检查;出院后2周随访1次,出院后1-6个月龄内每月随访1次,出院后6-12月龄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至高危儿1岁。

      1.2.2 信息化随访平台的设计特点和功能 本院信息化随访系统软件,可实现疾病随访体系与医院临床数据资源(HIS系统)的共享与交换,完成医疗、护理、科研、个性化、特殊随访等管理,并通过开展家长课堂的方式,宣教高危儿保健的重要性,多对家属进行鼓励,分享通过良好干预管理健康成长发育高危儿病例,并通过将相关健康知识推送至高危儿家属,嘱咐其对高危儿进行功能训练1.2.3 信息化随访平台的应用 随访护士每周至少登录随访系统1次,随访计划按课题组要求提前做好随访模板,当产妇出院时护士提交随访计划,提前通知产妇及家属,记录通知时间、产妇预计来院时间及医患沟通具体内容,产妇到院后也做相应记录,完成信息化随访闭环管理;课题负责人督察随访执行情况1.2.4 质量控制 每3个月召开1次会议,统一检查工作质量,找出随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和纠正,以不断改进工作1.3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以例数描述,计量资料采取Bartlett方差齐性检验与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均确认具备方差齐性且服从正态分布,以平均数±标准差描述,两两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产妇及高危儿基线特征研究组产妇年龄段集中在26~30岁,比例为73.33%,75.00%有既往血栓,有68.33%既往病态妊娠,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比例为35.00%,30.00%的产妇APL三抗原阳性,80.00%的产妇应用激素治疗,60.00%应用羟氯喹治疗,83.33%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高危儿中21.67%存在肝功能异常,16.67%存在肾功能异常,ANA阳性率为26.67%,LA阳性率为25.00%,β2-GPⅠ阳性率为28.33%,ACL阳性率为21.67%,血栓事件发生率为13.33%,16.67%存在心脏彩超异常,15.00%存在心电图异常,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1.67%,皮疹发生率为26.67%表2 研究组产妇及高危儿基线特征(n=60)资料n比例(%)产妇特征年龄(岁)20~251016.6726~301931.6731~352541.67>35岁610.00孕次(次)1~23558.33>22541.67产次(次)0~24371.67>21728.33既往血栓有4575.00无1525.00既往病态妊娠有4168.33无1931.67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是2135.00否3965.00APL三抗原阳性是1830.00否4270.00激素治疗有4880.00无1220.00羟氯喹治疗有3660.00无2440.00免疫抑制剂治疗有5083.33无1016.67高危儿特征肝功能正常4778.33异常1321.67肾功能正常5083.33异常1016.67ANA阳性是1626.67否4473.33LA阳性是1525.00否4575.00β2-GPⅠ阳性是1728.33否4371.67ACL阳性是1321.67否4778.33血栓事件有813.33无5286.67心脏彩超异常1016.67正常5083.33心电图异常915.00正常5185.00先天性心脏传导阻滞有711.67无5388.33皮疹有1626.67无4473.332.2 研究组高危儿发育状况研究组60例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产妇,随访第1个月失访1例,第2个月失访3例,第3个月失访4例,出院后3个月共失访8例。

      完成随访的52例高危儿,与出院时相比较,出院后1个月、3个月0〜6岁儿童神经心理评定量表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表3 研究组高危儿发育状况( ±s,分)指标n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0〜6岁儿童神经心理评定量表评分5289.65±8.7395.36±9.34a99.35±9.81ab注:与出院时比较,aP<0.05;与出院后1个月比较,bP<0.05;已排除失访对象2.3 随访满意度研究组共有50例产妇完成随访,随访满意度为96.00%表4 随访满意度n(%)指标n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随访满意度5023(46.00)17(34.00)8(16.00)2(4.00)48(96.00)注:已排除失访对象3 讨论 高危儿发生率占每年新生儿的10%~20%,近年来,虽然医疗水平的逐渐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危儿存活率,但部分高危儿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生长发育障碍问题[11]研究发现,0-3岁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早期干预可以使高危儿获得与正常儿接近的发育水平和生活质量[12]但迄今为止,临床尚无一种有效的手段用于胎儿期或新生儿早期准确预测各类高危因素研究显示,免疫性疾病合并妊娠是影响母婴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13],且APL被认为是获得性高凝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时抗体能透过胎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