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条文说明.docx
26页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条文说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条文说明篇一: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部分条文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条文 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排水立管仅设置伸顶通气管时,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表的规定表 最低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到立管管底的垂直距离 立管连接卫生器具的层数 垂直距离(m) ≦4 0.45 5~6 0.75 7~12 1.2 13~19 3.0 ≧20 6.0 注:当与排出管连接的立管底部放大一号管径或横干管比与之连接的立管大一号管径时,可将表中垂直距离缩小一档 2 排水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宜小于,且不得小于 3 横支管接入横干管竖直转向管段时,连接点应距连向处以下不得小于 0.6m 4 当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的连接不能满足本条 1、2 款的要求时,排水支管应单独排至室外检查井或采取有效的防反压措施 这是条文说明污水立管的水流流速大,而污水排出管的水流流速小,在立管底部管道内产生正压值,这个正压区能使靠近立管底部的卫生器具内的水封遭受破坏,卫生器具内发生冒泡、满溢现象,在许多工程中都出现了上述情况,严重影响使用。
为此,连接于立管的最低横支管或连接在排出管、排水横干管上的排水支管应与立管底部保持一定的距离本条参照国外规范数据并结合我国工程设计实践确定表仅适用于设置伸顶通气管,如果排水立管设置专用通气立管时,情况大为改观,立管底部反压通过专用通气管而释放、平衡 排水管断面增幅过大,水流速度过于减小,杂物容易沉积工程实践证明,采用增大一号排出管管径,从而缩小最低横支管与立管底部一档垂直距离的办法是可行的 最低横支管单独排出是解决立管底部造成正压影响最低层卫生器具使用的最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室内排至室外穿墙管道过多另外,最低横支管单独排出时,其排水能力受本规范表格条第 1 款的制约 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条件实施时,通过测试和工程实践在最低支管上采取设置防反溢装置也是一种办法,但必须保证排水通畅 “立管底部”系指立管转入排出管的转弯处、立管与横干管连接处 下列场所设置排水横管时,管径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建筑底层排水管道与其楼层管道分开单独排出时,其排水横支管管径可按表中立管工作高度≤2m 的数值确定2 公共食堂厨房内的污水采用排除时,其管径比计算管径大一级,但干管管径不得小于 100mm,支管管径不得小于 75mm 。
5 浴池的泄水管管径宜采用 100mm篇二: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XX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及关键技术应用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XX(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修订 西南交通大学 XX-12-3 (杨敏) 目录 1 总 则 ... 7 2 术语、符号 ... 7 术语 ..(来自: 小 龙 文档网: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条文说明).. 7 符号 ... 9 3 给 水...12 用水定额和水压 ..12 水质和防水质污染 ... 17 系统选择 ... 20 管材、附件和水表 ... 21 管道布置和敷设 ... 25 设计流量和管道水力计算 .26 水塔、水箱、贮水池 .. 32 增压设备、泵房 ..33 游泳池与水上游乐池 .. 35 循环冷却水及冷却塔 .39 水景 ..41 4 排 水...42 系统选择 ... 42 卫生器具及存水弯 .. 43 管道布置和敷设 ..44 排水管道水力计算 ... 47 管材、附件和检查井 .. 52 通气管 ..53 污水泵和集水池 ..55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 ... 56 雨 水 ... 59 5 热水及饮水供应 ..64 用水定额、水温和水质 .. 65 热水供应系统选择 ..69 耗热量、热水量和加热设备供热量的计算 .72 水的加热和贮存 ..74 管网计算 ..82 管材、附件和管道敷设 .. 83 饮水供应 ..85 条文说明...87 众智软件 .. 142 众智软件 .. 14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高,适应了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对建筑产品的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的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建筑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技术创新,开发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产品的各专业一些新的建筑思想和理念也在建筑工程设计的各专业中体现出来我国建筑给水排水技术在建筑技术的这种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及宜用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技术成果和设计新思想适应了建筑产品的多功能化、宜人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在建筑节能、节水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做了技术上的创新性改进在建筑给水排水系统与建筑内、外部系统的对接和与相关专业技术的衔接上进行了设计理念的更新这些新技术新设计思想应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中体现出来,提高技术设计水平,适应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有的技术已用于工程实践中,并已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益 本次规范的修订是为适应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技术的新的发展成果和新的建筑产品要求进行的加强了建筑给水排水技术严谨性和系统性,集成了目前我国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最新的技术和经验 二○○九年十月二十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XX 局部修订的条文,自 XX年 4 月 1 日起实施 (其中,第、 、 、 、 、 、 、 、 、 、 、 、 、 、 、 、 、 、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规范条文修订历史回顾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历次修订情况: (1) 《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 ~1964 开始试行; (2) 《室内给水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 (TJ15-7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5,上海市城市建设局革命委员会 主编 (3)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上海市建设委员会 1988.修订内容: 1)用水定额; 2)室内生活给水管道的秒流量计算公式; 3)生活污水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方法; 4)补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排水管道通气系统内容; 5)增加游泳池、喷泉设计内容; 6)加入新管材和新设备; 7)提高了对供水水质安全和供水节能方面的要求 (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1997 年修订版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 修订内容:(细节上的修订)1)用水定额,增加高级住宅及别墅项;热水供水流量(3000、6000 人数) ; 2)新的卫生设备的使用;(浴盆上附设淋浴器等) 3)室内生活给水管道的秒流量计算公式;(综合楼) 4)节水型卫生设备,关于的中水条文,红外感应冲洗;5)引入了新的规范标准;-如《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6)突出供水和用水的安全性;-非饮用水的标示条文;7)新的管材;8)增加变频节能条文;9)水质安全防护;(水箱内壁涂层条文和气压供水补气要求条文)10)补充规范以前不严密处-雨水单独排除的条文;条:经常性和封闭式地漏,网框式地漏;11)新采用排水配件;12)新的出户管标准;多层建筑厨房的排水立管;13)高层建筑排水立管的接口规定;14)排水立管的通过流量修订;(通气排水立管和不通气排水立管-修改较大)15)考虑新的环保要求;(化粪池与污水局部处理达标排放,医院污水处理)16)热水项水质处理与软化处理是为了适应新技术;17)增加地热技术; 18)消声加热混合器;19)增加条分储热方式确定耗热量。
20)加热设备必选21)补充部分技术措施;(热水系统的膨胀补偿)22)增加饮用水循环系统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XX*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增多,和系统日趋复杂,建筑用水环境要求的提高,安全性,可靠性.系统化和与其它规范的衔接.适用范围外延.⑴补充了居住小区给水排水设计内容⑵调整和补充了住宅,公共建筑用水定额⑶补充了管道连接防污染措施⑷补充了新型管材应用技术⑸住宅给水秒流量计算采用概率修正公式⑹统一各种材质管道水力计算公式⑺补充了水上游乐池水循环处理内容⑻补充了冷却塔及水循环设计内容⑼删去了推荐性标准在医院污水、游泳池给水排水等方面已有的细节内容⑽删除了生产工艺给水排水的有关条文⑾补充了屋面雨水压力流计算参数⑿调整了集中热水供应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⒀删除了自然循环热水管道系统的计算⒁补充了新型热水机组、加热器的有关应用技术要点和参数⒂补充了饮用净水管道系统的有关内容6)本次修订是对《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XX 的修订, ( XX)根据建设部建标标函[XX]第 125 号“关于印发《XX 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笫一批) 》的通知”要求,由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主编,会同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XX 局部修订。
对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管理组于 XX 年 6 月向全国设计、科硏、教育等近百个单位征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XX 版修订意见,收到意见近 300 条组建了规范局部修订编制组并进行章节起草分工,于 XX 年 9 月底完成了规范局部修订讨论稿经编制组内部协调讨论,XX 年 3月完成于《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XX 局部修订(征求意见稿),并于 XX 年 4 月通过电子邮件向全国两委会委员广泛征求意见,陆续收到意见 789 条在此期间,编制组组织开展了以下调研工作:编制组集中对意见进行分析处理,并在调研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完成局部修订送审文件XX 年 8 月底召开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XX 局部修订(送审稿)审查会,并通过审查现将规范局部修订中的重大问题介绍如下:1.调正了生活饮用水管道防回流污染措施的适用条件,补充了由生活饮用水供给回流污染高危场所和设备的防回流污染要求补充了倒流防止器、真空破坏器的设置要求2.补充了叠压供水原则规定,太阳能、热泵热水供应等节能技术设计参数3. 根据我近几年来在太阳能、低温自然能源的利用制定了有关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XX、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36-XX。
各地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也制订了有关太阳能的制备热水的地方标准4. 完善居住小区、集体宿舍设计流量计算5.对同层排水管道设计提出要求6. 推荐具有防涸功能的新型地漏,禁用钟罩(扣碗)式地漏7.调正了通气系统不同设置的条件下排水立管最大设计通水能力,并补充了自循环通气系统设计内容8.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按重力流和满管压力流两种流态设计,既保证了屋面雨水管道设计安全性,又体现了设计先进性9.修正了耗热计算参数10. 协调补充了管道直饮水系统设计参数1.对国外规范开展收集和研究分析年 6 月~10 月组织开展了排水立管通水能力的测试,对排水立管在各种通气模式、立管进水高度、管径、配件类型等进行了全面验证,同时对在不伸顶通气状况下自循环通气进行了探索性测试年组织重力流雨水斗的研发、测试年 12 月 8 日~9 日组织召开了“全国排水立管通水能力硏讨会” ,重点对排水立管通水能力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雨水道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年开展了国内外倒流防止器产品应用调研6.开展对居住小区给水管道设计流量和集体宿舍设计流量计算分析研究7.收集调研有关太阳能、热泵应用技术参数8.开展对热水小时变化系数 Kh 的讨论。
本次修订反映在技术上的主要成果主要有:1)规范的适用范围;2)相关技术标准的最新研究成果,节水、节能的要求提高3)强调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系统的可控性4)相关工程领域的周边规范逐步完善,重视与这些规范标准的衔接5)突出饮用水的安全性,多种水源系统雨水、中水、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