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综合性研究.docx
6页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综合性研究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综合性研究“学习倦怠”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面对学习环境紧张,学习生活单调,压力大,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而产生的厌烦、倦怠反应一、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从 08 级、07 级、06 级学生(180 人)为调查对象实施问卷调查特别是对学习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的部分学生进行座谈归纳总结,整理得出学生学习倦怠情况如下:90%的学生认同有学习倦怠的现象,65%的学生认为每周有一两次学习倦怠情绪;40%的学生认为学习倦怠情绪受个人消极心理影响;35%的学生认为受学习倦怠情绪干扰影响大,自己不会调节;20%的学生对学业、对前途渺茫;15%的学生因学习厌倦有过辍学念头……二、学习倦怠的危害1.影响学业,前途学习倦怠易造成精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学习困难,更甚者还会感到学习和生活乏味,理想破灭,最终走向学业失败,甚至影响人生2.心灵扭曲学习倦怠易造成情绪不稳,思想行为极端,喜怒无常,急躁任性,心理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灰心丧气等消极状态,甚至形成逆反和扭曲心理3.人生态度消极不良的心态则会阻碍其进入学习情境,影响学习的效果,甚至会使学习过程无法完成人在过度紧张的状态下,容易失望、悲观,自暴自弃,消极对待学业,事业,人生追求。
4.影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学习倦怠所带来的情绪消极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三、学习倦怠因素通过日常教学工作反馈、教师问卷调查以及与部分学生的座谈我们分析总结出以下几点(一)学生本身问题:◆ 部分学生一直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当即使学得疲惫不堪,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越学越不自信、消极有的学生不会制定长远的学习目标或具体的学习计划,自我期望值低还有些学生重教轻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比较认同,但只是被动接受,忽视学习方法探索创新◆ 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耐心、毅力,对学习不感兴趣◆挫折过多,自信心不强,不够坚强◆学习压力过大,心理负担重◆ 对环境适应能力不强◆ 人际关系不和谐二)家长方面部分家长给学生压力较大目前,在校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全部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过高的要求、不切实际的目标以及没完没了的数落使孩子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最终产生厌倦情绪部分家长对学生放任自流一小部分学生由于性格等原因,父母对其也是束手无策,最终任由孩子,对孩子放纵,对学业几乎完全凭孩子的耐心,父母没有严格要求,导致孩子对学业也是敷衍了事三)社会方面:就业难,专业对口工作机会少当前,下岗、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困难。
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逐年增多,但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逐年减少,且工资待遇一年比一年差,学生本人和家庭在教育上的投资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四、怎样防止和克服学生学习倦怠心理(一)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方面心理健康是进行所有行为活动取得良好成效的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更要有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学生自信、乐观、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我修养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根本二)家长教育心态的转变方面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分寸要拿捏得适度,既不能过于苛刻,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正确看待学生学习成绩与未来前途的关系考试成绩好坏不是衡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唯一尺度,要注重他们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三)教师教学工作方面教师要注重情感投入对学生尽可能多表扬鼓励,少一些批评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课堂生动有趣,努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积极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能力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学习任务,让所有学生最大限度的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擅于营造充实活跃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采取组织讨论、提问的方式,制造竞争的气氛,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中来,形成教学相长的良好状态。
调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提高效率在教学过程中除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外,教师以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教师要全身心地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使课堂生动、活泼和实用四)学校方面健全教材使用体系,优化课程设置淘汰部分较旧教材,选用难度相对较小且实用的教材针对研究中发现学生对部分课程不感兴趣的问题,要相应的进行相对科学的课程改革教学服务于就业问题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结构,采取多种途径,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学术讲座和实践教学,从根本上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知识面,大力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五)社会方面,开创就业途径,增加就业机会社会要努力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尽快完善用人制度,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从而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总之,学生学习倦怠心理是十分有害的如何克服学习倦怠心理,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对不少学生是一个挑战这也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应该重视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不仅学生单方面要努力进步,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要齐心协力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对出现学习倦怠心理的学生给予热情关怀,耐心引导,就一定能使他们重新唤起学习的热情,焕发学习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