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素芭学案【含答案】李海峰.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4599887
  • 上传时间:2017-08-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2.58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四单元 编制:李海峰 时间:2013 年 11 月 22 日《素芭》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泰戈尔及其作品2. 整体感知,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3.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描写手法4.探究小说主题重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描写手法,探究小说主题知识链接】1、泰戈尔及其作品泰戈尔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共写了五十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一千五百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他的重要诗作有诗集《吉檀迦利》 《新月集》 《飞鸟集》等,重要小说有短篇《还债》 《弃绝》 《素芭》等,长篇代表作有《沉船》 《戈拉》 《两姐妹》等泰戈尔出生后,母亲身体不好,还要操持一个四代同堂,上百口的大家庭,无力照看孩子14岁的泰戈尔还没有充分享受到母爱,母亲就病逝了母亲病逝后,泰戈尔由五嫂照顾少年的泰戈尔与这位嫂子非常亲近,他们之间有着许多共同的语言。

      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讨论文学当泰戈尔成为诗人后,她是他的第一个有见识的评论者她对泰戈尔的一切作品都要仔细地审阅,使他免除了文艺家们常常容易产生的弊病——虚荣和缺乏自我批评但是,1884年,五嫂自缢身亡1902年,泰戈尔的那一场不以恋爱开始却十分恩爱的婚姻结束了比他小11岁的妻子,病逝了在妻子生命的最后两个月,泰戈尔日夜守护在侧,但紧接着,他的二女儿也逝世了泰戈尔对于印度妇女悲惨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他的众多短篇小说中,都述说了妇女们不幸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为妇女鸣不平2、背景介绍在印度,有 94%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与回教,而这两种宗教都歧视女性根据印度教的教义,一个人死前必须由儿子施以临终仪式,灵魂才能得救,而且儿子继承家产,有扶养父母的义务,於是父母千方百计的想生男孩,女孩先天就受歧视 不仅如此,大约西元前 750 年写成的印度教经典中规定,女子在世间唯一的神就是她们的丈夫,她们唯一的工作就是顺服丈夫,讨丈夫欢心,不论他有任何缺陷这种思想,深入民间,女性从小就被灌输将来做个贤妻良母 在印度,婚姻是许多女子的隐痛,因为印度盛行嫁妆,女子出嫁,如果没有体面的妆奁,易受夫家凌虐而且嫁妆不是结婚时一次付清,夫家在婚后多年还会不断索要。

      脚踏车,机车,电视或者洗衣机,妻子因为父母无力负担,而被夫家浇上汽油活活烧死的新闻,屡见不鲜父母为了女儿的幸福,不得不勉力营治,女儿於是成为家庭的包袱 事实上,印度人的婚姻多半由父母安排而相亲是女性一生之中极为羞辱的一刻,男方和他的家长应邀到女方家中女方盛装以待,用丰盛的食物款待男方,女方的家长免不了要夸耀女儿的手艺,例如强调菜肴都是女儿亲手做的,然后才把女儿带出来让对方打量 倘若对方满意,双方的父母就开始讨论嫁妆如果男方的条件好,比方是公务员,嫁妆就要多一些反之,如果女方的条件好,譬如受过高中教育,嫁妆就可以少一些如果谈不拢,整个相亲的过程就得重来一次对女子而言,不论因为她外貌平庸,或是她的父亲筹不出男方要求的嫁资而遭到拒绝,都是极大的创痛泰戈尔对于印度妇女悲惨的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在他的众多短篇小说中,都述说了妇女们不幸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为妇女鸣不平学习过程】1、激趣导入诵读泰戈尔的诗句:1.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2.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3、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4、道路虽然拥挤,却是寂寞的,因为它是不被爱的5、我不能选择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我。

      二、词语积累瑕疵( ) 浑身解( )数 蜷( )缩 毗( )邻 埠( ) 炙( ) 颊( ) 磨蹭( )( ) 舐( ) 摩挲( )( ) 憩( ) 蜃( ) 愫( ) 葺( ) 三、整体感知:(一)视角: (二)人称:(三)仿照例子,把小说每章的主要内容浓缩成一些语句,制作一张情节脉络表章节 情 节1 素芭身世 不幸的缺陷,美丽的双眸234564、人物分析(一)学习“贴着人物的处境(生活环境)写”1、探究自然环境,思考素芭生活的村子具有怎样的特点 2、探究人文环境,分析村里的人们是怎样对待可怜的哑女素芭的1)父母对素芭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找出有关父母对待素芭的句子并分析(2)村民、村民对素芭的态度是怎样的?(找出相关语句并分析回答)(3)唯一的同伴:帕勒达帕(4)探究:描写素芭生活的美丽的小村庄,对刻画素芭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3、探究:哑女素芭到哪里去寻求安慰?阅读小说第三章,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描绘的这幅画面,让人感觉十分温馨;素芭与这些动物朋友彼此依恋、彼此关怀、彼此理解。

      这一切让我们暂时忘却了素芭的不幸作者为什么要将素芭与动物之间的友谊描写地如此细致、这么温馨呢?4、思考:从人与动物、大自然的对比中,你读出了什么?(二)探究:贴着人物的肖像写 1、找出并赏析素芭的肖像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哑女素芭来说,画眼睛是介绍她的一条捷径眼睛是素芭表达感情的主要渠道,齐读第一节最后一段,体会并学习小说生动传神的描写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素芭的眼睛?2、拓展阅读: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里说道:“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所以,鲁迅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十分注重对人物眼睛的刻画如《祝福》中描写祥林嫂的眼睛:①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 ②她全不理会那些事,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③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 ④她单是一瞥他们,并不回答一句话 ⑤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从祥林嫂眼神的变化中,可以看出生活带给她的不幸,可以看出封建礼教对她的摧残三)探究:贴着人物的心理写找出并赏析素芭的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4)总结人物形象1、素芭是如此可怜,小说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提示:运用了哪些手法)2、给句子填上一个词语,总结素芭的形象:素芭是一个 的姑娘。

      3、人物类型本单元话题将小说人物在人物性格上分为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请问,父母、村民、帕勒达帕、素芭分别属于哪一类?五、合作探究阅读最后一节,素芭被逼远嫁他乡,哭得像个泪人儿似的素芭反而顺利地通过了“考官们”的检验但是没过多久,婆家就发现她是个哑巴末段“这次,她的丈夫用自己的双眼和双耳,非常仔细地察听相了亲,娶了一位会说话的姑娘 ”此后,素芭的命运会是怎样的呢?你是怎样理解小说的结尾的?六、领会主旨通过塑造这么一个美丽善良却命运悲惨的哑女素芭的形象,要表达怎样的主题呢?七、拓展练习想像素芭被抛弃之后的情景,续写本文 8、课后作业新课标学案的“智能测试” 答案一.cī xiè quán pí bù zhì jiá mó ceng shì mó suō qì shèn sù qì 二.整体感知: (一)视角: 全知视角 (二)人称:第三人称(三)场景:1 素芭的身世 --------不幸的缺陷,美丽的双眸 2 素芭的生活 --------优美的村庄,孤寂的素芭 3 素芭的朋友 --------特殊的朋友,深厚的友情 4 素芭的同伴 --------唯一的玩伴,奇异的梦想 5 素芭的婚事 --------残酷的现实,孤独的哭诉 6 素芭的悲剧 --------悲伤的眼泪,凄苦的结局三、人物分析(一)学习“贴着人物的处境(生活环境)写”1、探究自然环境,思考素芭生活的村子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素芭生活的村庄,是一个美丽如画的地方:小村远离尘嚣,小溪、小鸟、树叶、蟋蟀,仿佛是世外桃源。

      2、探究人文环境,分析村里的人们是怎样对待可怜的哑女素芭的1)a.“小女儿素芭犹如一块硕大的无言石头,重重压在父母的心田上”b.“尤其是她母亲把她视为自身的一个残疾” “把女儿身上的任何疵点看做是自己的奇耻大辱” “把她视为自己胚胎的污点,因而她始终沮丧不堪”c.“把自己的哑女托付给人之后,父母踏上了回村的归途,他们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终于保住了他们的种姓和美好的来世 ”(2)a“人们在素芭面前,毫无顾忌地对素芭的前途发表了各色各样令人担忧的议论”b、 “村人也到处谴责他们,甚至要把他们逐出种姓的流言飞语,到处扩散着 ”没有过多的同情,似乎也把她看作是村子的一个耻辱,是一个不祥之物3)a、 “在高等动物里,素芭还有一个同伴,但人们很难描述素芭与他关系的深浅程度,因为他会说话,而素芭是位哑女,他们的话语不会毫无差别 ”b、 “不管什么事,若有个同伴参与,帕勒达帕总感到十分高兴;尤其在钓鱼时刻,有一位不会说话的同伴,那是再好不过的 ”c、 “这期间,一天下午时分,在河岸边,帕勒达帕一边专心致志地钓鱼,一边面带笑容问素芭:‘喂,素,我听说,你有了未婚夫,你准备赴加尔各答结婚?可别把我们忘得一干二净!’ ”漫不经心,漠不关心没有丝毫的分别的惆怅,只是轻描淡写,并带有一种调侃的味道。

      4)探究:描写素芭生活的美丽的小村庄,对刻画素芭这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明确:素芭生活的这个地方的确美丽如画,但也是一个人情冷漠的地方在那样一个美丽而热闹的世界里,素芭显得那样的孤寂,反衬出素芭的孤独3、探究:哑女素芭到哪里去寻求安慰?(1)动物——作者为什么要将素芭与动物之间的友谊描写得如此细致、温馨?明确:正是因为素芭无法从人类那里得到关心和理解,所以她只能从那些动物那里寻找安慰这个温馨的画面,既从侧面反映出了人情的冷漠,也再一次反衬出了素芭的不幸和孤独 (2)大自然在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大自然面前,在可爱温顺的小动物面前,素芭没有任何交流的障碍,她甚至能比常人更为轻易地表达自己侧面的烘托让素芭的形象更为动人4、人比动物、比大自然冷漠无情,这不仅仅是素芭的悲哀,也是泰戈尔对人们这种漠视的态度感到悲哀,流露出作者对人世的悲悯情怀二)探究:贴着人物的肖像写  1、找出并赏析素芭的肖像描写(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哑女素芭来说,画眼睛是介绍她的一条捷径 )眼睛是素芭表达感情的主要渠道,齐读第一节最后一段,体会并学习小说生动传神的描写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素芭的眼睛?运用正面的细笔描绘,贴切而惊人的排比、比喻把这双黑眸勾勒得让人遐想又艳羡:这是一个美丽、聪颖、心灵敏感的女孩子。

      她的眼睛里有掩饰不住的热情和渴望、忧郁与伤感甚至是恐惧3)探究:贴着人物的心理写明确:她幻想着自己有非凡的力量,这样,她可以帮上朋友,引起朋友的注意,让身边的人惊奇遭到村民鄙视后和被逼远嫁前,素芭心里极度痛苦、无助四)总结人物形象1、明确:小说运用了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景物、环境、动物等)和反面衬托(父母、村民、帕勒达帕等)的手法,通过对素芭的肖像、心理、神态和行为描写来刻画这一人物,表现了一位感情丰富、善良孤寂、命运悲惨的美丽姑娘2、举例:素芭是一个美丽、聪颖、敏感的姑娘:第一部分眼睛的描写素芭是一个感情丰富、孤独的姑娘:心理描写素芭是一个善良的姑娘:与动物、与自然素芭是一个命运悲惨、令人同情的姑娘:是亲人的负担、让朋友冷漠、被丈夫抛弃3、人物类型 明确:父母、村民、帕勒达帕------圆形人物素芭------- 扁平人物五、五、合作探究 引导:对小说结尾的理解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素芭被她的丈夫理解、接纳,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是一大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