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茯苓栽培技术课件.pptx

19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606287506
  • 上传时间:2025-05-23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75M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茯苓栽培技术,茯苓栽培技术,1,茯苓又称云苓、松苓、茯灵、茯蕶、茯菟、松木薯等,为寄生在松树根上的低等菌类植物,形似甘薯,外皮黑褐色,里为白色或粉红色药用部分为干燥菌核体性平,味甘、淡,无毒具有渗湿、健脾、宁心安神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心悸、眩晕等症野生茯苓在我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南方各省均有人工栽培,湖北、安徽、浙江、湖南、四川、云南等地为主产地茯苓又称云苓、松苓、茯灵、茯蕶、茯菟,2,茯苓总体分布图,茯苓总体分布图,3,野生茯苓与家种茯苓的分布,野生,家种,野生茯苓与家种茯苓的分布野生家种,4,生物学特性,茯苓为兼性寄生菌,野生在海拔,600 1000 m,山区的干燥、向阳山坡上的马尾松、黄山松、赤松、云南松、黑松等树种的根际孢子,22 28,萌发,菌丝,18 35,生长,于,25 30,生长迅速,子实体,18 26,分化生长并能产生孢子段木含水量以,50%60%,、土壤以含水量,20%,、,pH3 7,、坡度,10 35,的山地砂性土较适宜生长在昼夜温差大的条件下有利获等的生长生物学特性 茯苓为兼性寄生菌,野生在海,5,茯苓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白色丝状物)阶段和菌核阶段。

      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木材表面吸收水分和营养,同时分泌酶来分解和转化木材中的有机质纤维素,使菌丝蔓延在木材中旺盛生长第二阶段是菌丝至中后期聚结成团,逐渐形成菌核茯苓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即菌丝,6,茯苓子实体常生于菌核表面,蜂窝状,大小不一,平卧,厚,0.3 2 cm,,初时白色,老后或干后变为淡黄白色不同品种的菌种,结苓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有的品种栽后,3 4,个月开始结苓,有些则较慢,需,6 7,个月早熟种栽后,9 10,个月即可收获,晚熟种则需,12 14,个月茯苓子实体常生于菌核表面,蜂窝状,大,7,一、备料,茯苓生长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在松树的根和树干中蔓延生长,并分解和吸收其中养分和水分,故选用松树作为茯苓的生活原料为了充分发挥松树的利用效率,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椴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方法一、备料 茯苓生长的营养主要靠菌丝在松,8,1.,椴木备料,每年,10 12,月松树砍伐后,立即修去树枝及削皮留筋,削皮要露出木质部,顺木将树皮相间纵削(不削不铲的一条称为筋),各宽,4 6 cm,,削皮留筋后全株放在山上干燥经,15 d,后,将木料锯成长约,80 cm,的小段,然后就地在向阳处叠成“井”字形,待敲之发出清脆响声,两端无松脂分泌时即可供用。

      1.椴木备料,9,2.,树蔸备料,利用伐木后留下的树蔸作材料在秋、冬季节伐松树时,选择直径,12 cm,以上的树桩,将周围地面杂草和灌木砍掉,深挖,40 50 cm,,让树桩和根部暴露在土外,然后在树桩上部分别铲皮,4 6,向,留下,4 6,条约,3 6 cm,宽未铲皮的筋(也叫引线)树桩下的粗大树根也可用来栽茯苓,每条树根铲皮,3,向,留,3,条引线根留,1 1.5 cm,长,过长即截断不要,使树蔸得到充分暴晒至干透干后可用草将树蔸盖好,防止降雨淋湿2.树蔸备料 利用伐木后留下的树蔸,10,二、苓场的选择及整理,场地要求背西北朝南或背西北朝东南,通风向阳土质要求疏松透气,以含水量达七成的粘壤为宜地势以,20 30,度的缓坡利于排水春节前后进行挖场翻耕,一般要求不得浅于,50 cm,,除去杂草、石块、树根等杂物,然后曝晒,四周挖人字形排水沟接种前,7 d,将细沙拌,3%,呋喃丹铺撒窖底及上面覆土层,以防治白蚁危害在挖好的苓场内顺坡挖窖,窖长,80 cm,,宽,30 45 cm,,深,30 cm,,窖底与坡面平行窖间距离为,10 15 cm,窖挖好后,应立即进行接菌栽种,挖窖与栽种应同时进行,要边挖窖边接菌。

      二、苓场的选择及整理 场地要求背西北,11,三、接菌,春末夏初接菌为春栽(冬季备料后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进行),秋季接菌为秋栽(夏季备料于,8,月末至,9,月初进行)下窖时将两条或三条椴木并排靠拢放入窖沟内,然后在削去树皮部位撒播,填满菌种,在菌种上再盖上一些树叶、木片、木屑等填充物,以保护菌种最后覆盖约,10 15 cm,厚,呈龟背形的疏松沙壤土三、接菌 春末夏初接菌为春栽(冬季备,12,四、苓场管理,开好排水沟,雨后及时修沟排水因雨水冲刷、沙土流失,如筒木外露,要及时培土要彻底铲除苓场内及窖面周围的杂草、树根头年,9 10,月和次年,3 5,月,因茯苓生长快,苓场常会出现龟裂,要少量多次培土,防止茯苓露出地面,避免日晒炸裂或遭雨淋腐败做好苓场防护工作,防止人畜践踏四、苓场管理 开好排水沟,雨后及时修沟,13,五、采收及加工,1.,采收,春栽茯苓要在,10,月下旬至,12,月初进行采收,而夏栽茯苓要在翌年,4,月末至,5,月中下旬采收采收时先将窖面沙土挖开,掀起椴木,轻轻取出菌核当菌核长在椴木上时,可将椴木放在窖边用工具轻轻敲打段木,使菌核完整振落下来采收后的菌核要及时运至加工厂或阴凉处,以备加工。

      五、采收及加工 1.采收,14,2.,加工,茯苓个,:,将鲜茯苓堆放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围盖,进行“,发汗,”,取出于阴凉处摊晾,待表面干燥后,再行“发汗”反复至表面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茯苓片:,鲜茯苓去皮后切片,干燥菌核外侧呈淡红色者为“赤茯苓”;,菌核内部呈白色者为“白茯苓”茯苓块:,切成方形或长方形块茯苓皮:,加工茯苓块片时削下的皮茯神:,中有松根者2.加工,15,性状鉴别,茯苓个:,类球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隆起的皱纹体重,,质坚实,不易破裂,断面不平,,呈颗粒状,,现棱角,有的具裂隙或中间抱有松根断面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无臭,味淡,嚼之粘牙,以体重坚实、外色棕褐、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性状鉴别 茯苓个:,16,茯苓块片,:,方形或长方形块片状,,,白色,(白苓),,淡红色,或淡棕色(赤苓)茯苓块片:方形或长方形块片状,白色(白苓),淡红色,17,茯苓皮,: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体软质松,,略具,弹性,茯苓皮:长条形或不规则块片,大小不一。

      外面棕褐色至,18,茯神,:方块状,,中央有松根,,质坚实,色白茯神:方块状,中央有松根,质坚实,色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