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刘璋人体解剖学基本组织-血液.ppt

30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79609950
  • 上传时间:2024-08-2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98M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Epithelial TissueEpithelial Tissue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基本组织基本组织基本组织基本组织1 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血血液液 血浆血浆 血细胞血细胞红细胞红细胞 (Erythrocytes)(Erythrocytes)白细胞白细胞(Leukocytes)(Leukocytes)血小板血小板(Blood (Blood platelet)platelet)水(水(90%90%))其它其它四四. .血血 液液2 (一)(一)血液基本构成血液基本构成: :血浆血浆(Blood plasma),(Blood plasma),占血液总占血液总体积体积55%55%左右A.A.细胞细胞间间质质: :血清血清: : 血凝块中渗出的淡黄色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血凝块中渗出的淡黄色液体,不含纤维蛋白原①①②②血浆蛋白血浆蛋白: : 白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B.B.细胞细胞: :①①红细胞红细胞: :②②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和血小板: : 占血液总体积的占血液总体积的 45%45%左右。

      左右 占血液总占血液总体积的体积的1%1%左右3 (二)(二)血细胞血细胞:(:(瑞氏染色瑞氏染色) ) 1.1.红细胞红细胞: :①①最多最多, , 男性男性::4.5-5.5ⅹ104.5-5.5ⅹ101212/L/L,, 女性女性::3.5-4.5ⅹ103.5-4.5ⅹ101212/L/L②②双凹圆盘状双凹圆盘状直径直径7.57.5µm m,, 利于增加细胞的表面积利于增加细胞的表面积③③可塑性强可塑性强蛋白质占细胞膜蛋白质占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化学成分的50%50%以上另细胞膜以上另细胞膜上的镶嵌蛋白构成人类的上的镶嵌蛋白构成人类的ABOABO血血型抗原系统型抗原系统4 ④④无细胞核和细胞器,无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细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Hb)(Hb) 血红蛋白男性为血红蛋白男性为120-160g/L120-160g/L,女性为,女性为110-150 g/L110-150 g/L⑤⑤作用:运输作用:运输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⑥⑥来源于网织红细胞来源于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内含有少量核糖体,可以网织红细胞内含有少量核糖体,可以用煌焦油蓝显示。

      网织红细胞占外周血用煌焦油蓝显示网织红细胞占外周血红细胞的红细胞的0.5%-1.5%0.5%-1.5%※※贫血贫血: : 红细胞数量下降,或红红细胞数量下降,或红 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下降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下降5 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 :: 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正常成年人外周是一种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在正常成年人外周血中,约占红细胞总数的血中,约占红细胞总数的0.50.5%~%~1.51.5%,新生儿较多,%,新生儿较多,可达可达3 3%~%~6 6%,说明新生儿造血功能旺盛在常规染%,说明新生儿造血功能旺盛在常规染色的血液涂片中不能与成熟红细胞区分但新鲜血液色的血液涂片中不能与成熟红细胞区分但新鲜血液经煌焦油蓝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有染成蓝经煌焦油蓝染色,可见网织红细胞的胞质内有染成蓝色的细网或颗粒,色的细网或颗粒,它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外周血它是细胞内残留的核糖体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可作为了解红骨髓造血功能的中网织红细胞的数量,可作为了解红骨髓造血功能的一种指标一种指标知识卡片:知识卡片:6 1 1 叶叶 – 5% – 5%2 2 叶叶 – – 35%35%3 3 叶叶 – – 41%41%4 4 叶叶 – – 17%17%5 5 叶叶 – 2% – 2%核左移:核左移:核右移:核右移:不分叶者,重症感染情况下不分叶者,重症感染情况下出现出现, ,白血病人也可出现白血病人也可出现 。

      衰老,衰老,5 5叶以上,见于营养性巨叶以上,见于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幼红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等9 中性粒细胞的功能:中性粒细胞的功能: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趋化作用趋化作用趋化作用趋化作用杀死细菌杀死细菌杀死细菌杀死细菌酸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溶菌酶溶菌酶溶菌酶溶菌酶吞噬细菌吞噬细菌吞噬细菌吞噬细菌变形运动变形运动变形运动变形运动脓细胞脓细胞脓细胞脓细胞10 ①① 细胞质内有大量的折光性强细胞质内有大量的折光性强 的特殊颗粒,颗粒强嗜酸性,的特殊颗粒,颗粒强嗜酸性, 染成染成橘红色橘红色,含溶酶体酶,过,含溶酶体酶,过 氧化物酶和组胺酶等氧化物酶和组胺酶等b.b.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 占白细胞总数的占白细胞总数的1 1-3%3%直径1010-1515µm,细胞核,细胞核通常分通常分2 2叶叶11 ②②特殊颗粒特殊颗粒有含有含精氨酸精氨酸丰富的丰富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强嗜酸性,蛋白质该蛋白质强嗜酸性,参与参与杀灭寄生虫杀灭寄生虫③③分泌分泌组织胺酶组织胺酶--------破坏组破坏组 胺,胺,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 降低免疫反应。

      降低免疫反应12 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①①①①有有有有趋化性趋化性和和和和变形运动变形运动的能力的能力的能力的能力. . . .②②②②分泌物分泌物分泌物分泌物 * *抑制过敏反应抑制过敏反应, *, *杀伤寄生虫杀伤寄生虫. .趋化作用趋化作用趋化作用趋化作用变形运动变形运动变形运动变形运动释放颗释放颗释放颗释放颗粒内物质粒内物质粒内物质粒内物质减弱过敏反应减弱过敏反应减弱过敏反应减弱过敏反应杀伤寄生虫杀伤寄生虫杀伤寄生虫杀伤寄生虫13 占白细胞总数的占白细胞总数的1%1%左右左右直径1010-1212µm细胞核呈细胞核呈s s形或形或不规则形不规则形c.c.嗜碱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①①特殊颗粒特殊颗粒较大,蓝紫色,大小不一,分布不均较大,蓝紫色,大小不一,分布不均②②特殊颗粒内有组胺和肝素特殊颗粒内有组胺和肝素 组胺是血管活性物质,肝组胺是血管活性物质,肝 素可以阻止凝血素可以阻止凝血※ ※ 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14 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 :颗粒内含物:颗粒内含物:肝素肝素, ,组胺组胺, ,白三烯白三烯. .功能:参与过敏反应功能:参与过敏反应. .平滑肌收缩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血管通透性15 * * 细胞质稀少细胞质稀少, ,呈环状呈环状, ,嗜碱性。

      嗜碱性 * 有少量嗜天青颗粒有少量嗜天青颗粒, ,颗粒里无过氧化颗粒里无过氧化物酶 * 寿命介于几天到多年寿命介于几天到多年2)2)无粒细胞无粒细胞: :核圆形核圆形, ,无特殊颗粒无特殊颗粒a.a.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 占占白细胞的白细胞的 20 20-30%30%左右左右, ,核圆染色深核圆染色深①①特征:特征:16 根据细胞膜上的抗原可分为根据细胞膜上的抗原可分为T T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识别和杀灭异体细识别和杀灭异体细胞、肿瘤细胞、感染病毒的细胞胞、肿瘤细胞、感染病毒的细胞) )B B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可以转变成浆细可以转变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对抗病毒胞,产生抗体对抗病毒) )②②分类分类: :17 ②②细胞质嗜碱性细胞质嗜碱性, ,细小的细小的嗜天嗜天青颗粒青颗粒含过氧化物酶含过氧化物酶. .b.b.单核细胞单核细胞: : 占白细胞总数占白细胞总数 的的3 3-8%.8%.体积最大体积最大. .形态特征:形态特征:①①卵圆形卵圆形, ,马蹄形或肾形的马蹄形或肾形的细胞核内有纤细的染色质细胞核内有纤细的染色质, ,染色浅淡。

      染色浅淡18 单核细胞的功能单核细胞的功能: :•趋化性和变形运动趋化性和变形运动. .•分化为巨噬分化为巨噬C—C—单核吞噬单核吞噬C C系统系统. .趋化作用趋化作用变形运动变形运动巨噬巨噬C C 释放释放颗粒内物质颗粒内物质吞噬异物吞噬异物消灭衰老病变细胞消灭衰老病变细胞消灭病原微生物消灭病原微生物19 1.1.100100-300300×10109 9/L/L,,直径直径2 2-4 4µm. .双凸圆盘状双凸圆盘状. .常成群存常成群存 在年幼的血小板体积较大在年幼的血小板体积较大. .在在血液中存活血液中存活7-14天2.2.有被膜有被膜, ,来源于巨核细胞的细胞质来源于巨核细胞的细胞质. .无细胞核但有细无细胞核但有细 胞器3.3.功能:止血和凝血功能:止血和凝血3.3.血小板血小板: :20 21 ( (三三) )血细胞的发生血细胞的发生造血器官造血器官: :胚胎期:胚胎期: 卵黄囊壁的血岛、卵黄囊壁的血岛、肝脏、脾、胸腺、红骨髓肝脏、脾、胸腺、红骨髓成人期:成人期:红骨髓22 一一) )血细胞发生血细胞发生: : 血细胞血细胞最初起源于胚胎第最初起源于胚胎第3 3周卵黄囊周卵黄囊壁的壁的血岛血岛,血岛细胞分化成,血岛细胞分化成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第造血干细胞第6 6周迁入周迁入肝、脾肝、脾内开始增殖内开始增殖分化产生分化产生各种血细胞各种血细胞;第;第4 4个月以后,肝、个月以后,肝、脾的造血活动逐渐减少,从胚胎后期至出脾的造血活动逐渐减少,从胚胎后期至出生后生后骨髓骨髓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

      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23 1.1.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造血干细胞是生成各种血细胞的最原始细最原始细 胞,属多能干细胞胞,属多能干细胞,起源于人胚卵黄囊血,起源于人胚卵黄囊血 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红骨岛出生后,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红骨 髓,约占红骨髓有核细胞的髓,约占红骨髓有核细胞的0.5%0.5%,其次为,其次为 脾和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少量造血干细胞脾和淋巴结,外周血也有少量造血干细胞※ ※ 造血干细胞的基本特性是:造血干细胞的基本特性是: ①①具有很强的增殖潜能具有很强的增殖潜能. . ② ②多向分化能力多向分化能力. . ③ ③自我复制能力自我复制能力. .二)造血干细胞二)造血干细胞: :24 三三) )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 : 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方向确定分化方向确定的干细胞的干细胞, ,只能向一个方向分化形成某一系的只能向一个方向分化形成某一系的血细胞,故也称血细胞,故也称定向干细胞定向干细胞. . 造血祖细胞又有不同等级造血祖细胞又有不同等级, ,最后可分化形最后可分化形成各种原始血细胞成各种原始血细胞. .如如: :髓性造血干细胞髓性造血干细胞可分可分化为化为红细胞系、粒细胞红细胞系、粒细胞- -单核细胞系单核细胞系和和巨核细巨核细胞系胞系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 25 四四) )血细胞的发生血细胞的发生: :1.1.红细胞的发生红细胞的发生: : 红细胞系造血祖细胞依次分化为红细胞系造血祖细胞依次分化为原红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后者,后者脱去胞核成为脱去胞核成为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最后成为,最后成为成熟红细成熟红细胞胞。

      从原红细胞发育至晚幼红细胞需从原红细胞发育至晚幼红细胞需3-43-4天变化规律变化规律: : 细胞由大变小细胞由大变小, ,细胞核从有到无细胞核从有到无; ;细胞质由嗜细胞质由嗜碱性碱性, ,不含血红白质到含血红蛋白不含血红白质到含血红蛋白, ,并显嗜酸性并显嗜酸性. .26 2.2.有粒白细胞的发生有粒白细胞的发生: :变化规律变化规律: : 嗜酸、嗜碱和中性粒细胞的嗜酸、嗜碱和中性粒细胞的3 3种祖细胞均种祖细胞均经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经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幼粒细胞,继续分化成为成熟的,继续分化成为成熟的杆状核和分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叶核粒细胞从原粒细胞发育为晚幼粒细胞从原粒细胞发育为晚幼粒细胞需要需要4-64-6天骨髓可贮存大量的杆状核和分天骨髓可贮存大量的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停留叶核粒细胞,停留4-54-5天后释放入血天后释放入血 细胞由大变小细胞由大变小, ,细胞核由圆形变为杆状细胞核由圆形变为杆状, ,再到分叶再到分叶, ,细胞质由无颗粒到有颗粒细胞质由无颗粒到有颗粒. .27 5.5.血小板的发生血小板的发生: : 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经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经原巨核细胞、原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发育为巨核细胞幼巨核细胞发育为巨核细胞。

      巨核细胞伸巨核细胞伸出细长的胞质突起入血窦腔内,其胞质末出细长的胞质突起入血窦腔内,其胞质末端膨大脱落即成为血小板端膨大脱落即成为血小板4.4.单核细胞的发生单核细胞的发生: : 单核细胞系祖细胞经过原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系祖细胞经过原单核细胞和幼单核细胞发育为单核细胞单核细胞发育为单核细胞.形态变化不显著形态变化不显著.3.3.单核细胞的发生单核细胞的发生: : 主要经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最主要经原淋巴细胞、幼淋巴细胞、最后发育为成熟淋巴细胞后发育为成熟淋巴细胞. .形态变化不显著形态变化不显著. .28 一一. .填空题填空题: :1.1.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当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 ,外周血液中的外周血液中的 数量明显数量明显增多增多, ,其中尤以其中尤以 比例为高比例为高 2.2.中性粒细胞具有中性粒细胞具有 和和 作用作用. .3.3.红细胞成熟后红细胞成熟后, ,无无 , ,也无也无 , ,细胞内充满了细胞内充满了 . .4.4.嗜酸性粒细胞在嗜酸性粒细胞在 状态下状态下, ,可在外周血中数量可在外周血中数量增加增加. .5.5.嗜碱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和 的功能相似的功能相似, ,参与机体参与机体的的 . .29 二二. .问答题:问答题:1.1.简述三种有粒白细胞和两种无粒白细胞的功能。

      简述三种有粒白细胞和两种无粒白细胞的功能2.2.简述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简述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的功能及其临床意义 3.3.说出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值说出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