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宣城市县处级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复习纲要.doc

30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17328899
  • 上传时间:2017-11-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8KB
  • / 3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宣城市县处级干部政治理论水平任职资格考试复习纲要中共宣城市委党校编印(仅供参考)(一)政治理论部分1、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1)哲学①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点: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④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辩证法的两个基本原则,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三条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包括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必然性和偶然性、现实性和可能性等基本范畴⑤认识和实践:认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定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有积极能动的反作用⑥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⑦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⑨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物质力量。

      三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首要的生产力⑩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三要素: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2⑪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诸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⑫ 人们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表现: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个人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指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⑬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强调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取向2)政治经济学①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职能②货币在一定的经济和历史条件下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③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它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过程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3)科学社会主义①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②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特征有七: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B、社会生产力获得更大3的发展;C、社会生产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D、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E、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消除,国家逐步走向消亡;F、商品生产和货币交换将退出历史舞台;G、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2、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A、要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B、要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的胜利旗帜;C 、要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国际影响3、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1)邓小平理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从十二大到十三大,从十三大到十四大,这个理论从产生、形成、发展到走向成熟2)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社会主义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6)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其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7)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8)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9) “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 1991 年到 2000 年,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0)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手段,都是配置资源的方式。

      1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意义: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1有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为社会主义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 3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开辟了新途径○ 4(1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民主是法制的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保障1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14)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外交战略是—— 独立自主; 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反对○ 1 ○ 2 ○ 3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决○ 4不当头,有所作为15)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依靠力量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族人民的团结,新时期的统一战线,人民军队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时代背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5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

      2)实践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3)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的集中概括4)精神实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核心、本质的有机统一 (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历史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5、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重要意义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6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2)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7深刻内涵: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其深刻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基本要求: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坚持“五个统筹”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各方面的发展相适应,各个发展环节相协调③增强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辩证思维能力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关系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四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8(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途径①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思路是: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