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57页备考2025内蒙古自治区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在课上,教师不仅描述化学事实,而且加以深入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方法是( )A.讲述法B.讲解法C.讲演法D.谈话法【答案】 C2、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A.谈话法B.演示法C.讨论法D.讲授法【答案】 D3、下列各选项中,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最高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A.感受B.关注C.珍惜D.树立【答案】 D4、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它的主题是“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旨在纪念化学学科取得的成就及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下列叙述不能直接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风力发电.让能源更清洁B.合成光纤,让通讯更快捷C.合成药物,让人类更健康D.环保涂料,让环境更宜居【答案】 A5、在化学教学中,有的学生特别喜欢亲自动手操作化学实验这种兴趣属于( )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 B6、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3A(气)+B(气)=2c(气)的反应,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4 mol,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2 mol/(L·S),则10s后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1.6 molB.3.2 molC.3.6 molD.2.8 mol【答案】 B7、( )测验是在一个大的教学单元或一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进行的测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学生经过一定阶段学习后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是对阶段教学效果的总评价A.诊断性B.形成性C.终结性D.过程性【答案】 C8、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9、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B.生石灰C.烧碱D.食盐【答案】 A10、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常规手段和主要方法是( )A.成长记录袋评价B.活动表现评价C.纸笔考试D.作业评价【答案】 C11、重在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获取和加工化学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方式是( )A.纸笔测验B.档案袋评价C.作业评价D.活动表现评价【答案】 D12、下列关于化学教学板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板书具有概括、引导思考、示范和互动功能B.主板书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不要轻易擦去C.副板书也要写在黑板的显著位置并尽量保持。
不要轻易擦去D.板书设计要体现准确性、简洁性、启发性和示范性【答案】 C13、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编写强调STSE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其中STSE是( )的缩写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 C14、化学教学中使用情境素材时不宜选择的策略是( )A.情境素材要真实B.教学中用到的情境素材越多越好C.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学习基础能力D.选用情境素材时要考虑科技发展前沿和社会生活现状【答案】 B15、在科学探究的四部分内容中,( )是核心A.发展科学探究能力B.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C.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D.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答案】 A16、在科学探究的四部分内容中,( )是核心A.发展科学探究能力B.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C.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D.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答案】 A17、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铜球掉人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一216℃时,氧是固态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答案】 D18、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 )A.液氨气化B.钠与水反应C.碳酸钙分解D.化学键的断裂【答案】 B19、研究者按照研究的目的,以一定的理论假设做指导,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之间因果的化学教学研究方法是()A.调查法B.实验法C.行动研究法D.文献检索法【答案】 B20、某学生运用“如果一种物质中的元素处于中间价态,那么这种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规律,得出“一氧化碳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这种学习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是( )A.演绎B.归纳C.分类D.类比【答案】 A21、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方程式C.结构式D.铝的化学性质【答案】 D22、下列有关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科书内容是教学内容组织和选取的重要参考B.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必须与教科书保持一致C.教学内容的选取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D.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答案】 B23、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A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半径:A<B<C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答案】 C24、对于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Y一定是氯化钠B.X和Y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8C.X可能是CuCl2或Cu(NO3)2D.Y可能是Na2SO4【答案】 C25、在化学探究活动中,除了要考虑知识值不值得探究以外,还要考虑这个知识能不能够探究,下列中作为探究问题的是( )。
A.食盐能否溶于水中B.什么样的溶液能够导电C.醋化反应按什么方式脱水D.同位素物理性质相同吗【答案】 B26、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被誉为我国“制碱工业先驱”的科学家是( )A.汤姆逊B.张青莲C.门捷列夫D.侯德榜【答案】 D27、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A.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描述C.学生通过氧气的个别反应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D.通过氧气这一节的学习让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的思想【答案】 A28、下列属于化学课程标准中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的是( )A.识别B.认同C.发展D.模仿操作【答案】 D29、下列各组离子可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⑤C.②③④D.②③⑤【答案】 C30、《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关注哪项内容?( )A.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B.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发展C.关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D.关心自然【答案】 D31、下列方法和策略中,不属于组织、指导讨论活动的是( )。
A.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讨论问题B.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选择、加工C.做好自学指导,通过学案等途径提出自学要解决的问题D.预测学生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不同意见、疑难或障碍【答案】 C32、用来表示试题作为测试工具的可靠程度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答案】 A3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H=6的溶液一定呈酸性B.c(H+)水电离产生=c(OH-)水电离产生的溶液一定呈中性C.使石蕊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一定呈酸性D.强酸和强碱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一定呈中性【答案】 C34、下列属于“化学1”的内容主题的是( )A.化学与可持续发展B.生活中的材料C.化学实验基础D.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答案】 C35、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精髓是(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情谊类知识C.化学理论性知识D.化学技能性知识【答案】 C36、学生在学习了钠、钾的性质后,总结出碱金属的一般性质,这种方法属于( )A.分析法B.归纳法C.演绎法D.类比法【答案】 B37、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 A38、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B.化学方程式C.结构式D.铝的化学性质【答案】 D39、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和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化学原理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观察法B.练习实践法C.讨论谈话法D.引导探究法【答案】 D40、下列属于“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是( )A.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B.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C.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D.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答案】 A41、将淀粉与KI的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实验,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