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课件.ppt

42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606084932
  • 上传时间:2025-05-2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24MB
  • / 4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一、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二、低纬度气候,三、中纬度气候,第七章 气候带和气候型,世界各地区的气候错综复杂,各具特点,几乎找不出两个地方的气候是完全相同的但是从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和气候的基本特点来分析,可以舍其小异,取其大同,把全世界气候分成若干气候带和气候型世界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原则和方法,然后分低、中、高纬度带扼要说明各气候型的气候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还有高地气候同第一节 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气候带与气候型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是随着气候学的发展历史而不断演进的最早古希腊学者亚理斯多德(Aristotle)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把地球上分为五个气候带,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天文气候带一、柯本气候分类法,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他首先把全球气候分为五个气候带(A、B、C、D、E),其中A、C、D、E带为湿润气候,B带为干旱气候,各带之中又划分为若干气候型注意P201表71),二、斯查勒气候分类法,斯查勒认为影响人类活动的最主要气候要素是气温和降水,这二者在气团的性质、锋带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反映。

      因此,他首先根据气团源地、分布、锋的位置和它们季节变化将全球气候分成三大带:低纬度气候带、中纬度气候带和高纬度气候带再按照桑斯维特(C.Warren Thorntwaite)计算可能蒸散量(或称需水量Ep)和水分平衡的方法,用午总可能蒸散量(Ep),土壤缺水量(D),土壤储水量(S)和土壤多余水量(月)等项来确定气候带和气候型的界限(见图7-5),将全球气候分为三个气候带13个气候型和若干副型,高地气候则另列一类三、气候分类法评议,(一)关于干燥带的划分问题,柯本用年平均降水量与年平均温度的经验公式来计算干燥指标这是十分牵强的,实际上气候的干燥程度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关联并不那末简单再者,干燥气候并不能与A、C、D、E等四带相提并论,后者是按照温度来分带的,大体上具有与纬线相平行的地带性而干燥气候的形成有几种原因:有的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有的是因为处于信风带的背风面,受不到海风的影响(如热带沙漠);有的是因处在冷流海岸,逆温现象严重(如热带大陆西岸沙漠);有的是地处内陆,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如温带沙漠)这些干燥气候在A、C、D几个气候带内都可出现各种干燥气候的干燥程度虽然相似,但其昼夜长短、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和其他天气条件并不相同,因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带而异。

      因此,干燥气候只能作为A、C、D带内的一种气候型,并不能单独列为一个气候带二)关于高度因素的问题,柯本在进行气候分类时只注意气温和降水量数值的比较,忽视了高地气温、降水的垂直变化与水平纬度地带性的差异在柯本世界气候分类图上,除A类和E类气候完全适合纬度带原则外,其余的气候类型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带状分布例如,在图7-3中我国黄河下游、长江流域部分地区、云贵高原和印度德干高原等地都属于Cwa类,这样就把温带、副热带和热带三个不同纬度带的季风气候混为一谈了,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三)斯查勒的气候分类法对季风气候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东亚、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都是世界季风气候最发达的区域在应用动力气候进行世界气候分类时,季风这个因子是不容忽视的在斯查勒气候分类中把我国的副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与北美东部的副热带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等同起来,又把我国南方的热带季风气候与非洲、南美洲的热带干湿季气候等同起来,这都是不妥当的:就全世界范围的气候分类来讲,中国部分应分别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副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中纬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和高地气候等几个气候类型对于印度和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原斯查勒气候分类图中的第3类应改为热带季风气候型。

      四、周氏(常用)气候分类,以斯查勒的动力气候分类法为基础,加以适当修改,将世界气候分为三个纬度带和高地气候四大区,在各纬度带中又分若干气候类和气候型分析着眼点;,1、天文气候,2、大气环流,3、海陆分布及热力差异,4、洋流,5、特殊地形,世界洋流模式图,分布规律,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规律一:,中低纬度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反气,旋型大洋环流规律二:,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气旋型大洋环流规律三:,40,o,附近海区,形成,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太平洋,世界洋流模式图,分布规律,北赤道暖流,南赤道暖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第二节 低纬度气候,低纬度的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所控制,全年地-气系统的辐射差额是入超的,因此气温全年皆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18以上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赤道气流辐合带、信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由于这些系统的季节移动,导致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全年可能蒸散量在1300毫米以上一、赤道多雨气候,赤道多雨气候位于赤道区域和赤道的两侧,大约向南、向北伸展到纬度5-10左右,各地的宽窄不一,它是在赤道低压带中形成的在赤道低压带中,水平的风力很小,南北两半球的信风在此辐合上升。

      这一带海洋面积宽广,陆地面积小,是赤道气团的源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都很大,一年有两次受到太阳直射,全年昼夜长短差别小,基本上昼夜平分这类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刚果河(扎伊尔河)流域、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和亚洲与大洋洲间的从苏门答腊岛到新几内亚岛(伊里安岛)一带,其主要气候特征如下:,二、热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南北纬10一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加勒比海中诸岛、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的沿岸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沿海地带等这里长时期受信风影响,正当迎风海岸,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Tm,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对比不显著,所以没有热带季风现象,其主要气候特征如下:,三、热带干湿季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出现在热带多雨气候区的外围,纬度位置一般在5_15左右,也有伸达25左右的,主要分布在上述纬度的中美、南美和非洲由于一年中赤道低压槽的南北移动(图7-12),一年中有干、湿季的区别其主要气候特征如下:,四、热带季风气候,在热带纬度10到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特别是在我国的台湾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和澳大利亚的北部沿海地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表现如下:,五、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出现在副热带高压带以及信风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

      在南北半球各约以回归线为中心南北伸展,平均位置约在纬度15_25间因干旱程度和气候特征不同,可分三种亚型:5a热带干旱气候型、5b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型和5热带半干旱气候型一)热带干旱气候型5a,典型的热带干旱气候区有非洲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西、南亚的阿拉伯大沙漠、塔尔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马沙漠等这些地方具有典型的热带干旱气候,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的控制,又当信风带的背风海岸,是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离赤道低压槽和极锋都很远在沿岸地带亦因冷洋流的影响,空气稳定,雨量也极为稀少,荒漠面积一直延伸到海岸地带这里的气候特点如下:,1,.降水量少而变率大:,在北非的阿斯旺经常是连续多年无雨;在南美智利北部的阿里卡,在连续17年中仅下过三次可以量出雨量的阵雨,三次总量仅0.51毫米;又如智利的伊基克曾经连续4年无雨,但在第五年的一次阵雨中就降了15毫米的雨,在另一年伊基克有一次阵雨竟降了G3.5毫米的雨由此可见热带干旱气候区中的降水量极少,而变率却极大,在全年世界雨量变率图(图7-14)上,其年雨量变率皆在40以上,在这里所谓多年的平均降水量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一般讲来在这种地方年降水量小于125毫米。

      降水性质多属暴发性的阵雨,雨时极短而强度大,往往引起水土流失,冲刷成灾,对农业并无好处二)热带西岸多雾干旱气候型5b,在热带大陆西岸,有冷流经过的海滨地带如图7-16所示,北美的加利福尼亚冷流、南美的秘鲁冷流、北非的加那利冷流和南非的本格拉冷流的沿岸地带,纬度在20一30附近,个别地区可伸至10左右,出现一种热带多雾干旱气候这里降水量极为稀少,如非洲的诺洛斯港(图7-17)年降水量仅58.4毫米,南美秘鲁的卡亚俄年降水量仅30.5毫米,比热带内陆干旱气候区的降水量还要少这主要是因为它们位于副热带高气压的东部边缘,盛行着下沉气流,再加上冷流的影响,使空气下层气温减低,有明显的逆温现象,空气层结稳定,所以多雾而少雨,如非洲西南部的斯瓦科普蒙德一年中有150天以上的雾日三)热带半干旱气候5c,在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为热带半干旱气候热带半干旱气候有一短暂雨季,年雨量比干旱气候较多一般讲来,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年雨量小于250毫米,而热带半干旱气候区的年雨量却介于250-750毫米,它是干旱气候和湿润气候间的过渡地带它的雨季出现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的季节如北非的凯斯(图7-18),在5-10月,正午太阳高度角大时,因赤道低响,使得本带气候更加错综复杂。

      第三节中纬度气候,六、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副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位于热带干旱气候的向较高纬度的一侧,约在南北纬25-35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出现在北非、近东(约旦、叙利亚和伊拉克)、美国西南部、墨西哥北部、澳大利亚南部、阿根廷(潘帕和巴塔哥尼亚)以及南非部分地区它也是在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和信风带背岸风的作用下形成的因干旱程度不同可分副热带干旱气候(6a)与副热带半干早气候(6b)副热带干旱气候6a,副热带干旱气候是热带干旱气候的延伸,它亦具有少雨、少云、日照强、气温高、蒸发盛等特点但由于纬度位置稍高,与热带干早气候相比有以下两点差异:,1.凉季气温较低,年较差比热带沙漠大:副热带干早气候区在盛夏期间烈日高照,又在热带大陆气团控制下,其酷热程度与热带沙漠相似,如美国西部干旱区亚利桑那州的尤马,曾经出现连续80天(只有一天例外)白昼最高气温在38以上,最热月乎均气温达33(见图7-19)但因凉季正勺:太阳高度角较小,白昼时间较短,有时又有源自高纬度的极地大陆气团侵入,1月份个别日子的最低气温可降至0以下(见图7-20)1月平均气温为13,气温年较差达20,比热带沙漠为大2.凉季有气旋雨,土壤蓄水量比热带沙漠大:在凉季温带气旋路径偏南时,这里有少量的气旋雨,在8月份当热带海洋气团侵入时,有少量的对流雨。

      七、副热带季风气候,副热带季风气候位于副热带大陆东岸约以纬度30为中心向南向北各伸5左右,它是热带海洋气团与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它是在副热带季风的作用下形成的这里的气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八、副热带湿润气候,东亚大陆因海陆热力对比显著,所以季风发达,形成特殊的副热带季风气候在北美大陆东岸美国25_35N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带,南美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非洲的东南海岸和澳大利亚的东岸都盛行副热带湿润气候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大陆东岸)来讲,它们和东业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相似的但由于所处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的热力差异不像东亚那样突出,因此没有形成季风气候这里气候特点与东亚副热带季风气候行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差别九、副热带夏干气候(地中海气候),在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一40之间的地带,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沿岸、南美智利中部海岸、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这里是热带半干早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间的过渡地带这里的气候特征和相同纬度的大陆东岸副热带季风气候及副热带湿润气候有显著不同,主要表现在:,十、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大陆西岸,约以50纬度为中心向南、向北伸展10,左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