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舞蹈教学的实践研究.doc
9页幼儿舞蹈教学的实践研究 【摘要】:幼儿舞蹈就是幼儿用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歌舞,是幼儿园音乐的教育内容之一,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对幼儿舞蹈教学目标的再认识、有效的舞蹈教学活动的探索等几方面出发,阐述了对新理念下的幼儿舞蹈教学的认识,以及开展舞蹈教学活动的方法,对幼儿舞蹈教学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舞蹈 幼儿舞蹈【正文】舞蹈是韵律的(有节奏的)身体运动,本质是用来表现个人的内在情感,无法用理性的言语表达,只能从韵律的象征性的动作中流露出来幼儿舞蹈就是幼儿用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反映幼儿生活,表达幼儿情趣的歌舞,是幼儿园音乐的教育内容之一,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舞蹈的内容包括: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表演舞(舞蹈基本组合小品),它们都是在音乐伴奏下,以动作来表达音乐的性质、内容的活动它强调让幼儿有自然、愉快的舞动经验,更多的是提供自娱和自我表现,因此,舞蹈是幼儿非常易于接受的艺术形式。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只要有音乐响起,孩子们就会禁不住手舞足蹈,通过形体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但许多教师都有同感,觉得幼儿舞蹈活动很难开展,一是很难找到适合幼儿表演的题材;二是不会教,因为孩子在舞蹈活动中过度兴奋,难以自控,在跳舞时不听指挥造成混乱场面;三是控制过多,使幼儿被动应付教师要求,有时为了学会一个基本步法而反复练习,使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不愿参与如何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舞蹈活动,既有感情地、愉快地舞蹈,又能保持长久的兴趣,享受舞蹈的美,启迪智慧,发挥创造力呢?以下是我对幼儿舞蹈教学的探索和认识一、对幼儿舞蹈教学目标的再认识在目标的制订过程中,教师一般从幼儿的心理活动的不同领域来考虑,把目标分成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方面以往在制定目标时一般是把认知领域放在第一,其次再考虑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很多时候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考虑目标的制定例】1、初步学会跳这个舞蹈,能按音乐结构有节奏地舞蹈 2、学会根据舞谱和语言提供的线索记忆舞蹈结构3、能与同组的伙伴协商配合,友好交流这是我在95年向幼师开放舞蹈见习课《花儿朵朵》的预定目标,其中主导目标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根据预先设定的教学方案,让孩子们学习集体舞,在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和图谱的提示让幼儿学习记忆舞蹈的结构和队形变化,孩子们在最后必需掌握小圆变大圆的队形。
教师靠一个预先确定的标准来要求评价幼儿,希望所有的幼儿能完成同样的任务,形成同样的技能我把眼光放在短期内让幼儿掌握知识,追求短期效应而新《纲要》中艺术领域的目标定位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明确指出了要让幼儿从感受、体验、表现出发来进行艺术活动,这样的目标定位淡化了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强调了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明确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以幼儿愉悦感受和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为出发点,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感知音乐基于以上的认识,同样是舞蹈活动《花儿朵朵》,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从感受入手,以听、看、讲、做等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把目标定位放在感受体验上例】1、感受音乐带来的愉快情绪,引导幼儿随着音乐旋律及图谱提供的线索,创编各种花儿动态的舞蹈动作;2、大胆的参与表现,能与同伴合作表现大花和小花的形态,体验集体活动的快乐;3、选择适当的位置和空间进行活动在活动中,我运用实物投影仪,利用图谱提示法,先让幼儿欣赏花园里的花儿,漂亮的背景和活泼的音乐给幼儿带来了强烈的视听感受,然后引导他们用各种动作表现花儿。
当看到幼儿的动作幅度小,和别人有类同,我就以给花儿浇水的游戏,引导幼儿花儿喝了水后要开得大,长得漂亮,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马上调整了动作,创造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在整个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教师和幼儿双主体的作用二、对幼儿舞蹈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我觉得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应从选、教、现、创四个字来体现,选是选材、教是教学、现是表现,创是创新,如果能把握好这四个字,那么就能充分激发幼儿参与舞蹈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幼儿对舞蹈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一) 选选就是选题材幼儿舞蹈所选的主题必须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吻合,在律动或表演游戏中加入模仿动作或是童话故事情节,有利于给幼儿更多的想象空间,引起兴趣1、早操律动的选材许多教师一到学期初就为选律动发愁,为编动作发愁其实教师在选择律动时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朗朗上口、能跟唱、节奏明快、节律感比较强、结构工整,便于用动作来表现的那一种,如动画片的主题歌、游戏歌曲而有角色定位和趣味性强的歌更适合小班幼儿,如《小花猫》《小老鼠上灯台》《办家家》《青蛙妈妈睡醒了》等中大班的早操还要考虑到动静交替、舞蹈感和美感第一个律动可以选用节奏明快的乐曲,编排的动作活泼、幅度大、适合队形的快速变化。
第二个律动则要讲究一点艺术效果,考虑动作的美感2、幼儿舞蹈的选材首先要考虑到排什么主题的舞蹈,确定题材,就象写作文一样要有一个中心思想主题的内容要与生活结合由旧经验引发新经验,才能体验周围事与物,并且启发幼儿自然运用身体的舞动这个内容是讲什么呢?是孩子游戏、欢庆、还是讲小动物的故事‥‥‥在02年宣传新《纲要》文娱演出时,要求舞蹈的内容能体现《纲要》的精神如何从舞蹈中来体现这个比较抽象的内容呢?我就决定用《纲要》所强调的师生关系来体现,但这种体现又不能成人化因此我设计一个《当我们同在一起》这样一个主题,用游戏的形式来表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互爱和伙伴式的关系舞蹈分成四个层次,第一段是教师和幼儿做游戏、第二段是上课、第三段用慢板表现老师象妈妈,第四段是A段游戏场景重现第二步就是根据设计的主题来选合适的音乐,最后编排合适的动作另一种是根据某一个较好的音乐来设计主题,如许卓亚老师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名曲的音乐来编成故事、模仿动作,让幼儿表现3、韵律活动的选材韵律活动的选择要来自幼儿身边的事和物,就是幼儿能感知、经历过的,能用肢体语言来表现的如韵律活动《抬花轿》就是来自于幼儿平日的游戏,老师看到孩子在玩新郎新娘抬轿子,就设计了这个韵律活动,并且配上了生动的儿歌:身穿红袄头戴红花 嘴上点上一点红 今天我来做新娘 新娘新娘快快来 坐上我的花 轿 新娘准备好了 嘿嘿 我们就要走了 嘿嘿整个教学的设计充满趣味性,环节自然过度,情节化,教师借助形象和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情感,使之产生情绪体验,激发表现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二)教教就是教动作,动作是舞蹈的语言,是基本的要素教师在教动作时,要忘记自己是个成人,要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动作有时候你觉得又好看又简单的动作,但孩子怎么也学不会、学不好,这时,教师就要更多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特点和动作发展的特点在实践中我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来开展舞蹈教学,以下是我在教舞蹈时所采取的几个有效策略1、运用形象化手段学习基本动作幼儿舞蹈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它有别于其它的教育活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如幼儿跳新疆舞须学会踏垫步和手腕转动,跳西藏舞须学会弹簧步,要学会小鸭走、小鸡走,学会踵趾小跑步等等幼儿对基本动作掌握得好,学习舞蹈就比较容易如果在教这些基本动作时,教师采用简单的注入式练习法、,让幼儿一遍遍练习,直到学会为止,这样就造成教师和幼儿都筋疲力尽,更谈不上有什么兴趣所以在舞蹈教学中,要充分地运用幼儿的好奇和形象化的思维特点,把这些枯燥的基本动作巧妙地变为形象的事物,多用形象的比喻,使幼儿能体会生动、形象的舞蹈动作的特点和领会其方法,让幼儿在轻松的游戏之中掌握技能技巧如教踏垫步时,可采用大脚丫和小脚丫的方法学习弹簧步时,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膝盖弯曲的感觉,可先练习变高人变矮人的游戏,而且要求谁变得快,还可以给膝盖装上小弹簧等方法,让幼儿轻松掌握。
教手腕转动可把小手当成镜子来照,先照自己再反过去给别人照照,这样幼儿能很快掌握手腕花的动作,及少出现错误舞蹈动作“吸腿跳”对孩子来说非常难,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把一条腿当成小猴子,另一条腿当成树,大家一起做猴子爬树的游戏,看谁的小猴子爬得快又高,这样即形象又有趣,幼儿可以很快的学会2、以游戏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幼儿在玩中自然地学,能提高幼儿学舞的兴趣教学的设计应充满趣味性,环节自然过度,使之情节化,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听音乐、看图片、讲故事、参加表演等)让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用多种感官参与对音乐的感受,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例如歌表演《小菜园》是一首幽默、风趣、节奏感强的乐曲,歌曲中有二段歌词是念旁白:有青菜,有蘑菇 ,有萝卜,有毛豆;第二段是小兔吃东西的节奏:吃掉了青菜,啊呜啊呜啊呜啊因为乐曲节奏性强,为了让幼儿能充分体验其中的趣味,我采用电子琴伴奏,弥补了钢琴声音的单薄整个活动运用了多种的教学手段,教师以兔妈妈身份贯穿始终,幼儿演小兔到菜园种蔬菜、吃蔬菜,在表演中孩子们都有声有色,兴趣盎然,在玩中学会了歌表演3、运用现代化电化教育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比,现代化电化教学手段具有声图并茂,直观形象、感染力强、表现手段多样,可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根据教学要求灵活调节画面的独特性。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我们可以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和灵活地采用电化教学手段如舞蹈欣赏活动《千手观音》中,我运用电化手段,再现优美的舞蹈它独特的造型、闪闪的服饰、五彩缤纷的灯光都呈现了一种美,给幼儿带来艺术的享受、心灵的震撼我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情感深深地倾注于舞蹈美的示范表演和讲解之中,启发孩子的想象,使他们愿意用动作和语言来表达对舞蹈的感受,积极参与表演,树立正确的审美意识三)、现现就是情感表现孩子跳舞普遍没有感情,男孩子做动作总是心不在焉,所以在舞蹈教学中因以“情”感染,从感情入手开展舞蹈教学,能融洽、愉快地完成《纲要》中提出的“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的目标教师简练、准确、形象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的动作,优美的舞姿、饱满的热情,都能唤起幼儿对美的感受,使之愿意去亲身尝试、体验情感”就会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萌芽,而且会在舞蹈中表现出来1、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促进幼儿的情感表现 教师可以借助形象和生动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情感,使之产生情绪体验,激发表现的欲望在教《采果子》律动时,我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果园”的意境:“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我们一起去采果子吧。
接着我边放音乐,边做踵趾小跑步的动作,边念自编的儿歌:“果园大丰收呀,我们采苹果,采了苹果真高兴,真呀真高兴,比一比,看一看,我摘的苹果最最多,最最多由于教师示范正确、熟练、并富有感染力,所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孩子们好象真的来到果园里,都兴致勃勃地随着音乐做起动作,而且边跳边说:“我找到一个大苹果,我要轻轻放,不要把苹果压坏了”在舞蹈活动《花儿朵朵》中,我用语言引导孩子“美丽的春天来了,花园里的花儿开放了”,当幼儿被直观的图片和活泼的音乐所吸引,创造出不同的动作时,我又引导说:“看,这朵花长得多美,羞答答的,这朵花开得真漂亮,还在风中摇摇摆摆呢”当看到孩子没有表情时,我故作惊讶地说:“怎么啦,美丽的小花是不是生病了?”这样一来,幼儿就会很自然地笑起来2、教师投入地表演,能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 在实践中,我发现对幼儿来说,要正确地理解舞蹈的情绪和作品所表达的内容、意境,往往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教师可通过表情、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