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南瑶族服饰纹样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ocx
13页连南瑶族服饰纹样在农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刘婷摘 要:在研究瑶族服饰纹样的基础上,提取服饰纹样元素,运用重组设计手法应用于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并融入消费者对包装的视觉审美,改良连南农产品包装设计方案,体现瑶族民俗文化、生活、民族精神的积淀与延续,彰显瑶族农产品包装的地域文化特色关键词:连南瑶族;服饰纹样;提取与重组;包装设计“设计扶贫”的目标是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建立设计扶贫平台,组织对接项目进行设计扶贫,统一各方的设计资源,针对贫困地区的设计需要提供设计服务,以提高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连南瑶族农产品包装改进升级设计服务,在研究瑶族服饰纹样基础上,对纹样元素运用了提取、简化、重组设计的构成方法,并应用到农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找出了两者在形态、结构上的相同点,在融入现代包装的视觉审美后,利用服饰纹样重组图形,改良农产品包装设计方案,将瑶族纹样元素运用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民族特色与现代设计的完美结合,体现了连南瑶族农产品地域包装特色1 研究的基本理论本次研究从纹样视觉角度出发,尝试研究连南自治县的瑶族服饰纹样,对纹样图案进行典型代表的提取,重组运用到设计上但传统纹样在历史的进化中,并非靠着简单地模仿和照搬其“形状”这一设计方法得以传承,而是瑶族人将内心的祈愿通过纹样的组合排列记录在服饰上。
本次农产品包装设计方案的改良就是尝试将纹样图形运用于地域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并采用现代设计方法对纹样图形进行创新设计因此,在研究分析连南瑶族服装纹样的特点、结构后,综合研究数据,提取典型地区服饰纹样的图形、色彩,运用简化图形的设计手法,打破瑶族服饰元素的构成方法并进行图形的重组排列,应用于连南瑶族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在传递瑶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瑶族农产品包装的视觉美感2 研究的基本框架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大量搜集连南瑶族服饰纹样的各类资料,对资料进行分类、筛选和汇总深入挖掘连山瑶族服饰纹样的特点与结构,提取出服饰纹样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元素,简化元素后得到初步设计纹样,运用重组构成方法对多个新纹样图形进行组合设计,获取瑶族服饰纹样新图形方案,强化视觉分析,筛选用户所需的设计因子,运用到瑶族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具体研究流程如图13 研究的价值3.1 瑶族服饰纹样应用于包装中的文化价值3.1.1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瑶族是一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它的传承依靠的是服饰上各种各样的纹样排列,记载了瑶族在战争中被迫移民的历史,记载了他们生活的苦与难,记载了盘王文化的信仰,记载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祈福文化。
随着现代文化的碰撞,少數民族一直流传下来的文化不断被汉化,导致少数民族的一些祈福文化和手工技艺逐渐淡化城镇化的发展也让年轻一辈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民俗信仰知之甚少设计者将传统服饰纹样元素提取出来并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对瑶族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等方面起到了保护、传承的作用3.1.2 产品文化价值的提升瑶族服饰上的传统纹样不仅包含了瑶族民间情感与民俗文化,更具有独特的民间美学与艺术欣赏性,是民间的一块瑰宝设计者将其应用到农产品包装设计中,寻找纹样与民族文化、现代包装的契合点,寻找设计方法与传统审美观念的平衡性:不仅提升了包装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怀,而且展现了瑶族文化特色,满足了消费者对物质文化的需求;不仅使包装外表更具民族性,而且提高了农产品外包装的吸引力和商业价值3.2 服饰纹样应用于包装中的文化审美价值包装艺术不仅要追求时代,而且要强调民族的特点正如瑶族农产品包装设计方案确定提取服饰纹样元素,简化图形、精炼色彩关系、重组构成新图形:一方面,蕴涵了瑶族的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从包装图形的结构上看,选择瑶族服装中具有典型性的纹样进行重组设计,使其有较高的认知和归属性①;在色彩方面,尊重瑶族好五色的色彩特征,提炼色彩的饱和度和纯度。
另一方面,运用了重组的设计手法,采用几何风和简约风的构成方式,提升视觉感受度总之,民族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使瑶族服饰纹样运用在包装中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即文化审美价值4 瑶族服饰纹样研究4.1 连南瑶族服饰纹样特点①被迫迁移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瑶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生产、工艺技术的落后制约了瑶族人的刺绣水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将生活中的文字通过刺绣传递出来,形成了连南瑶族服饰纹样简化、概括、抽象的最大特点纹样造型基本上以线形结构为主,由不同长线条、短线条、折点和点组成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或不规则的形状构成,而较复杂的图案是由这些线和形状结合而成②,曲线或弧线造型极少出现②连南瑶族图案色彩鲜明,好红、黄、白、绿、靛五色红色具有辟邪除疫、吉祥如意之意;靛色象征庄重、稳重;绿色代表的是大自然的山花野草,有着生机向荣之意;黄色象征着五谷丰收,能高度吸引别人眼球;白色是纯洁的颜色瑶族服饰纹样具有“好五色”色彩体系,但主体色彩还是以红、黄两色为主,动物纹和人形纹基本以黑白或红白为基本色,几何纹和植物纹以红、黄、绿色为主体色调,单花图形以大红或深红为主,双花图形以黄、白、绿、蓝和粉红为主,与深底色形成鲜明对比,组合图形的色彩通常以大红、玫红和紫红等暖色为主,间以蓝绿、中黄、青紫为衬托,白、黑为点缀的色彩搭配。
③连南瑶族服饰纹样受当地生活习俗、经济、历史、地理环境的影响,推崇民间文化、自然崇拜文化、宗教民俗文化,纹样艺术语言特征蕴涵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受不断迁徙和动荡的影响,瑶族人把能体现生活并与之密切相关的虫鱼鸟兽、自然植物、神话传奇等符号以客观形象为基础,提取它们的特征,转化成几何形式的造型图案这种强烈的原始氏族纹样和图案化、几何化等造型方法,以点形和线状符号元素形象呈现在瑶族服饰中,其服饰纹样块面符号组合形式运用也较少,通过层叠、重复的方式不断增加面积,搭配多种组合纹样和不同色彩组成层次丰富、视觉效果强烈的图形大盘王印图形就是这种既能传承瑶族祈福文化,又具有较强装饰性的服饰纹样,经过现代人的不断尝试和变化,组合变形成各式各样的盘王印符号元素4.2 服饰纹样结构连南瑶族服饰纹样的创作,主要有神话传奇、记载历史、歌颂瑶族祖辈生活等几个主题按纹样内容可分为动物纹样、人类纹样、植物纹样、文字纹样;根据纹样结构可分为单花结构、双花结构和组合结构;根据组合方式可分为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四方连续纹样单花结构是连南瑶族服饰最基本的刺绣纹和绣花图形单位,也是构成服饰纹样最丰富的基础图形,由其可延伸变化多种组合形式。
根据前期实物、图片数据调查,构成单花结构的图形大约有二三十种,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单花结构图形造型简单、形象生动常见的单花结构图形有大莲花花纹、龙角纹、松树纹,八角纹、鱼纹、马头纹、男性人纹、女性人纹、犬纹、鹿纹等双花结构是由两种单花结构纹样组合而成的,主要有:将原野纹与大花纹组合,表示花草盛开的田间山野;将松树纹与雪花纹组合,采用黑底衬托,表示大雪纷飞下夜间松树挺立的画面;将森林纹与小鸟纹组合,表现森林中小鸟唱歌的美好情景;将森林纹与松果纹组合,表示林木繁盛、硕果累累的美好生活向往;将蛇纹与龙角纹结合在一起表现的是河流奔流不息,生命循环不止①两个单花结构纹样的多种组合方式,表现了瑶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向往,在没有文字可传承的基础上,通过服饰纹样将瑶族历史和瑶族文化传承下来,让文化得以继续和发扬壮大组合结构是指把多种单花结构和有固定搭配的多花结构组合起来,用来表现更为复杂的祝愿场景组合结构在形式表现上比双花结构更为丰富,其变化性也是最大的,纹样的组合表现能力强、色彩丰富,多用于背面、胸前、头饰、新娘头盖等位置组合结构纹样的表现主要有:将树纹、草纹、界形纹和原野纹组合起来,形成一幅山野景观图,一般在儿童的绣花帽上使用较多,以表达瑶族女性对孩子的美好前景期望;将龙角纹、蛇纹和扇子纹结合在一起,形成大好河山的画面,一般用在男性的前襟;将八角纹与大莲花纹、女性纹组合起来,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表现。
瑶族服饰纹样的设计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连南瑶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审美理念②色彩搭配以大红、桃红和紫色为主,间以绿、黄、白和黑为衬托组合纹样一般将龙犬形纹、人形纹或碎花纹样组合填充或排列在最外围5 连南瑶族服饰纹样的提取与重组连南瑶族是排瑶聚居地,被誉为“中国第一排”,无山不成瑶和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特点,让连南自治县的瑶族形成了“八排二十四冲”的整体居住环境八排”指的是八个大的村寨,指东三排的油岭、南岗和横坑等,西五排的里八岷排、军寮、火烧排,马箭和大掌排等③本次研究以东三排、西五排常用纹样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大量的实物及图片资料,分析瑶族服饰纹样的造型元素,归纳、区别不同地区纹样的特征、结构和色彩运用,总结纹样造型元素的特征,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纹样造型中的色彩、图形等,尝试将能够表达文化内涵并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特征符号元素引入到农产品包装设计中5.1 瑶族服饰纹样的提取连南瑶族服饰纹样是研究瑶族历史、文化、民俗的重要表现因素,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通过对瑶族服饰纹样样本研究,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①多样性:瑶族服饰纹样复杂多变,图形组合形式多样,整体造型稚拙、形象生动,却不失细腻、粗犷;②重复性:瑶族服饰纹样在结构排列中具有重复性特征,纹样的呈现由简到繁的过程,由一个或多个纹样反复出现,从而给观者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③象征性:深究瑶族服饰纹样,我们发现它不是抽象的,比较具体形象,他们将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以一个个形象符号记录下来,记录历史,每一个纹样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与象征,直观地表达瑶族发展历史、审美观和文化传承。
连南瑶族服饰纹样以其特有的图形符号展现着当地的文化,图形的提取不应仅限于表层外部的形象,应上升至情感化境界及表现,瑶族服饰纹样是瑶族流离迁徙,生活的压迫、自然环境的恶劣而产生的符合瑶族人民心中的美好祈愿,深深的文化情感符号的加持,让纹样形成了特殊民族特色和文化思想,将物象的视觉认知转变为内心世界的一种反思人形纹、鹿形纹、万字纹、盘王印章形纹、松果形纹、豆腐格形纹、鸟形纹、界形纹、兽体印形纹、挤挤形纹、八角花纹、锯齿形纹、碎花形纹、花蕊形纹、莲花蕊形纹、果仁形纹、万字形纹、鱼骨形纹、蜘蛛花形纹、星星纹”这些都是常用的瑶族服饰纹样④5.2 瑶族服饰色彩的提取色彩是瑶族纹样最重要的视觉元素之一它不仅能够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蕴含一定的色彩情感在传统纹样色彩配色上,以红、绿、黄、蓝为基调,间以玫红、青紫等色,或以黑、白两色为间隔介色根据前期对服饰结构的分析,本次研究选取了东三排、西五排常用的动物、植物类服饰纹样作为样本,对这4个样本结合纹样特征进行了图形的提取、簡化,在此基础上,运用加法三原色原理,二次提取原图形色彩,并进行色彩的归纳首先,根据对这4个样本的分析及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两个地区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八角花纹、犬纹以及大莲花纹;其次,对这4个样本服饰纹样进一步的观察、区别和比较,发现东三排和西五排服饰纹样特征以直线、折线为主,并采用单花结构与组合结构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最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色彩进行二次提取和升华,选取最具特点的色彩配色方案,保持红、黄、蓝色调,将明度和饱和度提升,辅以间色配色原则,形成有变化的色阶。
具体过程如表15.3 纹样的重组再生根据上述分析,对于重组再生这一概念的理解,就是将具有典型代表的图形元素进行设计、重新构造的过程让新图形具有现代人所需的审美需求和文化意识形态,即在提取、简化服饰纹样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单个新图形,并对单个图形元素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运用平面构成手法,比如重复、近似、平铺等构成手法,将新图形重新组合设计,强化形式美法则,使画面统一和谐,强化新图形细节,保留个性,寻找共性,对图形的再生保留原图形底线,不夸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