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政府时期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与发展.docx
7页民国政府时期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与发展摘要:民国政府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中国人民在受地主阶级压迫的同时,还收到官僚资产阶级的压迫这时的国家垄断资本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官僚资本的发展当时的以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官僚资本的发展最为突出这个官僚资本除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外,又具有买办的封建的特征在当时半殖民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官僚资本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不仅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还使中国的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本文主要分析民国政府时期国家垄断资本即官僚资本的形成与发展情况以及对当时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影响关键字:垄断资本、官僚资本主义、国民党、北洋政府正文:一、 明国政府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产生的背景介绍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这时的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人民已经成为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1929 年至 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的经济危机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继续受到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后来又增加的国家垄断资本即官僚资本的压迫,这三者就成为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 这个时候中国反动势力的政治代表,主要是帝国主义列强支持下的北洋军阀控制的政府北洋政府以外国帝国主义列强为靠山,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不惜出卖国家利权,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得到扩展以及后来取代北洋政府统治全国的国民党控制的中华民国政府也是在外国杜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建立的所以,从 1927 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到 1937 年卢沟桥事变之前的十年间,帝国主义的经济实力在中国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并且牢牢地掌握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这是的外国资本不仅垄断了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而且控制了中国的财政、金融以及若干主要的轻工业二、 对国家垄断资本的研究叙述民国时期在我国日渐发展的垄断资本和我国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成为了国家垄断资本当时的官僚资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垄断资本在中国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就是官僚资本的典型形态它在帝国主义的扶植下,直接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发展而来且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的结合着,成为买办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
同时也是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生产关系的代表,是历史上破坏生产力最大、最残酷的力量之一我国的国家垄断资本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的垄断资本不同,半殖民地中国的官僚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并不是在工业发展、一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不是经过一般垄断而进入国家垄断的它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直接利用国家政权,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以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兼并民族资本,而直接成为国家垄断资本的中国官僚资本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军阀、官僚政府建立和加强军事独裁统治的过程而且中国的官僚资本是利用中国政治不民主、经济不发达的条件,运用国家政权力量而形成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使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陷于极端贫困的境地,民族资本不断产生危机,中国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因而,它是一种反动的生产关系,是中国人民在民主革命中的革命对象三、 关于民国时期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研究民国时期国家垄断资本即官僚资本,主要是指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瑞、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即以“蒋宋孔陈”位代表的四大家族控制的经济体系当时的“四大家族官僚资本”被划分为了六种类型:官僚的私人资本、被四大家族控制的国家资本、与国家资本结合的官僚资本、与民间资本结合的官僚资本、与国家资本及民间资本结合的官僚资本、与外国资本结合的官僚资本。
完全属于官僚的资本是那些“利用政治特权”获得并“利用政治特权”去运用的资本在公民党的统治下,国家资本实际上是四大家族的私人资本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特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过是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本的附庸,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利益服务,具有浓厚的买办性和封建性此垄断资本在经济社会中完全是寄生腐朽的东西四、 明国政府时期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一)在金融业方面的发展时期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国名当政府通过加入“官股” 、改组有关机构等,将原北洋军阀的两大金融支柱即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控制起来随后,又成立了“国家的”中央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并设立“四行二局”(二局即为邮政金汇业局和中央信托局)为中心的金融体系发行法币成为了当时四大银行进行金融垄断的决定性的步骤但是,长时期内无限制的发行纸币,成为了国民党政府解决财政危机、发展官僚资本的主要手段滥发纸币造成了通货的恶性膨胀和物价的急剧上升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另外,1928 年 11 月 1 日完全由政府控制和投资的中央银行在上海正式成立,资本总额为 2000 万元,由国库一次拨足当时的中央银行可招商股,但是总额不得超过 49%。
中央银行具有发行兑换卷、发行货币、经理国库、募集和经理国内外公债事物等特权中央银行当时的资本只占银行界的 11%,但在 1934 年盈利却占银行利润的 34.7%,它的利润七倍于比它大两倍的中国银行这位官僚资本的垄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发行内债成为了官僚资本扩张的又一重要的手段承购内债的主要是四大银行内债的发行主要是以捐税为担保的,内债发行的越多,人民的捐税负担就越重也就是说,当时的发行内债,实际上就是把广大人民主要是农民的财富转化成为官僚资本集团财产的一种办法二)垄断资本在商业和工业方面的发展这时的官僚资本还利用国家政权力量对工业的实行垄断性的掠夺1935 年国民党政府成立的资源委员会垄断了全国主要的重工业和矿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又接受了日伪工厂 4411 家,其中发还原主或标卖的仅仅 10%其余绝大部分成为了官营企业,或者化“公”为私,成为了官僚资本家的私有财产解放前夕,官僚资本已经占到整个工业企业的 2/3,工业运输业固定资本的 80%它拥有电力的 67%,煤炭产量的 33%,水泥产量的 45%,纱锭设备的 40%,织布机设备的 60%,糖产量的 90%轮船吨位的 45%,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的 100%。
总之,国名党政府在官僚资本方面实行了垄断与兼并发展起来的另外,官僚资本在垄断金融的同时,利用自己的政治特权,依靠雄厚的金融力量,从事大规模的商业投机活动官僚本实际上主要还是商业的投机资本外汇和对外贸易是由他们垄断的如当时四大家族之一的孔祥熙家族独资经营的祥记商行专门贩卖匹头、煤油、颜料等洋货;宋子文家族经营的华南米业公司享有洋米进口免税、垄断洋米特销的特权他们借助于国民党政府实行的垄断贸易统治政策和专卖制度,控制了大量商品他们以低价收购,又以垄断价格出售,从而获取高额利润总之,官僚资本的发展,是在官僚资产阶级利用超经济特权,主要在从事金融和商业投机的过程中,在充当外国帝国主义买办的过程中,通过掠夺广大劳动人民和兼并民族工业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阻碍五、 民国时期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与总结明国时期,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中国是大地主和买办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它的官僚资本,除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一般特征外,又具有买办的封建的特征毛泽东曾说:“这个垄断资本主义,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就是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中等资产阶级”它的存在和发展,使中国的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中国人民陷于极端贫困的境地,民族资本不断产生危机,中国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因而,它是一种反动的生产关系,是中国人民在民主革命中的革命对象正因为如此,反对官僚主义、没收官僚资本归后来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就成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参考文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修订版官僚资本论,许涤新,1947 年孙氏家族全传,张建平,李安,中国文史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