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省张家口市三号乡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5页河北省张家口市三号乡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对于可逆反应A(g)+2B(g)2C(g) (正反应吸热),下列图象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D略2. 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 2CH3OH + 3O2 +4OH-2CO32-+6H2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双选题)A.构成该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活性不同的金属B.充电时有CH3OH生成的电极为阴极C.放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 CO32-+6H2O参考答案:BD略3. 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 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 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CC.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D.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参考答案:A略4.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参考答案:B略5. 已知4NH3 + 5O2 === 4NO + 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υ(NH3)、υ(O2)、υ(NO)、υ(H2O)表示,正确的关系是 ( )A.υ(NH3) =υ(O2) B.υ(O2) =υ(H2O) C.υ(NH3) =υ(H2O) D.υ(O2) =υ(NO)参考答案:D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2=CH-CH3 可形成顺反异构B. 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 乙烯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反应类型不同D. 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参考答案:CA. CH2=CH-CH3 中不饱和碳原子含有2个相同的氢原子,不能形成顺反异构,A错误;B. 含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错误;C.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反应类型不同,分别是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C正确;D. 苯酚的酸性强于碳酸氢钠,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D错误,答案选C。
7. 下列哪一种试剂可以鉴别乙醇、乙醛、乙酸、甲酸四种无色溶液A.银氨溶液 B.浓溴水 C.FeCl3溶液 D.新制Cu(OH)2浊液 参考答案:D略8. 某同学写出下列烷烃的名称中,正确的是A. 3, 3 -二甲基丁烷 B. 2, 2 -二甲基丁烷 C. 2 –乙基丁烷 D. 2, 3, 3 –三甲基丁烷参考答案:B9. 室温下,甲、乙两烧杯均盛有5mL pH=3的某一元酸溶液,向乙烧杯中加水稀释至pH=4.关于甲、乙烧杯中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 )A.溶液的体积10V甲≥V乙B.水电离出的OH﹣浓度:10c(OH﹣)甲≤c(OH﹣)乙C.若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甲≤乙D.若分别与5 mL pH=11的NaOH溶液反应,所得溶液的pH:甲≤乙参考答案:D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如果酸为强酸,则10V甲=V乙,如果酸为弱酸,则10V甲<V乙;B.两溶液都是酸溶液,酸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根据水的离子积计算出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C.如果生成的盐不水解,则两溶液的pH相等,如果生成的盐水解,则甲烧杯中溶液的碱性大于乙烧杯溶液的碱性;D.如果酸是强酸,则恰好反应,溶液为中性;如果酸是弱酸,则酸过量,反应后的混合液显示酸性.解答:解:A.若酸为强酸,则依据溶液吸稀释过程中氢离子浓度不变5ml×10﹣3=V×10﹣4,解得V=5Oml,则10V甲=V乙,若酸为弱酸,加水稀释时,促进弱酸的电离,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增多,要使pH仍然为4,加入的水应该多一些,所以10V甲<V乙,所以10V甲≤V乙,故A错误;B.酸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则pH=3的酸中,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甲==10﹣11mol/L,pH=4的酸中,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为,c(OH﹣)乙==10﹣10mol/L,则10c(OH﹣)甲=c(OH﹣)乙,故B错误;C.稀释前后甲乙两个烧杯中所含的一元酸的物质的量相等,依据酸碱中和反应可知,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生成的酸盐的浓度甲>乙,若酸为强酸,则二者的pH相等,若酸为弱酸,则甲溶液的pH大于乙,即:甲≥乙,故C错误;D.若酸是强酸,分别与5mL pH=11的NaOH溶液反应,恰好发生酸碱中和,生成强酸强碱盐,pH值相等,若为弱酸,则反应后酸有剩余,甲中剩余酸浓度大,酸性强,pH小,所得溶液的pH:甲≤乙,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pH的相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溶液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弱酸存在电离平衡的特点为解答本题的关键.10.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2e-=H2 B. Fe2++2e-=Fe C. 2H2O+O2+4e-=4OH- D. Fe3++e-=Fe2+ 参考答案:C略11. 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参考答案:A解: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能是两种不同的金属,也可能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棒)和金属,故A错误.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故B正确.C、在原电池中,负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故C正确.D、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故D正确.故选A.12. 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NO B.SO2 C.N2 D.NO2 参考答案:C略13. 在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B.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 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D.O3使某些染料褪色参考答案:C略14. 下图有关电化学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D略15. 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υ(D)=0.4 mol / (L·s) B.υ(C)=0.5 mol / (L·s) C.υ(B)=0.6 mol / (L·s) D.υ(A)=0.15 mol / (L·s)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1分)某校学生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和 ,冷凝水从 口进入(填“a”或“b”);(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III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 ;(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 ;(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简述这一操作的方法 ;(5)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5%的NaOH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 ④加入无水CaCl2粉末干燥;⑤ (填操作名称)参考答案:(11分,除特别说明外,其余每空2分)(1)导气(1分) 、a(1分);(2)吸收溴蒸气(1分);(3)Ⅲ中硝酸银溶液内出现淡黄色沉淀(或测反应后Ⅲ中硝酸银溶液的pH,其pH变小);(4)反应结束后装置Ⅱ中存在大量的溴化氢,使Ⅰ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先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后开启K2 ; (5)分馏(或蒸馏)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有甲、乙、丙三间工厂,排放的大量废水中各含有硝酸铜、氯化锌和盐酸中的一种,现分别向三厂废水的滤液中加入表面磨光的铁丝,观察现象:(1)甲厂的滤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则甲厂废水含 (填名称,下同);(2)乙厂的滤液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则乙厂废水含 ;(3)丙厂的无明显现象;通过这些反应说明铁、锌、铜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参考答案:(1)Fe+Cu(NO3)2=Fe(NO3)2+Cu;硝酸铜;(2)盐酸;(3)锌.试题分析:(1)Fe活泼性大于Cu,铁和可溶性铜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甲厂的滤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Fe和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u,所以甲厂中含有硝酸铜,反应方程式为Fe+Cu(NO3)2=Fe(NO3)2+Cu,故答案为:Fe+Cu(NO3)2=Fe(NO3)2+Cu;硝酸铜;(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Fe位于H元素之前,Fe和弱氧化性酸反应生成氢气,乙厂的滤液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乙厂溶液呈酸性,为盐酸,故答案为:盐酸;(3)丙厂中溶液和Fe不反应,则丙厂中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锌,锌的活泼性大于Fe,所以可溶性锌盐和铁不反应,通过以上分析知,金属活泼性强弱顺序是锌>铁>铜,所以最活泼的是锌,故答案为:锌.18. 在澄清的肥皂水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各有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⑴酚酞试液 , ⑵氯化镁溶液 , ⑶碳酸氢钙溶液 , ⑷盐酸 , 参考答案:⑴显红色 C17H35COONa+H2O C17H35COOH+NaOH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