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控机床机械系统工件的定位.ppt
38页2-5 工件的定位一、工件定位原理n n工件定位,就是要使工件在夹具中占据某个确定的正确加工位置n n工件定位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一个工件在空间有六个自由度;2、运用各种定位元件限制工件某一方向上的自由度,工件在该方向上的位置就确定了3、通过多个定位元件的组合,限制一定数目的自由度,才可满足该工序的加工精度要求n n工件定位一般有下述四种情况: 完全定位 部分定位 欠定位 重复定位n n在工件定位分析中,常将定位元件抽象为定位支承点(一)完全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六个自由度均被限制,称为完全定位(二)部分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六个自由度没有被全部限制,称为部分定位此时可能有两种情况:1、由于工件结构特点,不必限制所有自由度2、由于加工精度要求,不必限制所有自由度(三)欠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定位支承点数目少于工序加工所要求的数目,工件定位不足,称为欠定位(四)重复定位:工件在夹具中定位时,若几个定位支承点重复限制一个或几个不定度,称为部分定位当以形、位精度较低的毛坯面定位时,不允许重复定位为提高定位稳定性和刚度,以加工过的表面定位时,可以出现重复定位。
n n当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表面定位时,重复定位可能造成不良后果n n为减少重复定位造成的加工误差,可采取如下措施:(1)改变定位元件结构(2)撤消重复定位的定位元件:(3)提高工件定位基准之间、定位元件定位面之间的位置精度二、定位元件的选择n n定位表面不同,应选择不同的定位元件(一)平面定位元件1、主要支承:工件定位时起主要定位支承作用(1)固定支承:定位支承点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定位元件,称为固定支承(2)可调支承:定位支承点的位置可以调节的定位元件,称为可调支承主要用于以制造精度不高的毛坯面定位的场合(3)自位支承:定位支承点的位置随工件定位基准位置变化而自动与之适应的定位元件,称为自位支承自位支承一般只起一个定位支承点的作用2、辅助支承:只起提高工件支承刚性或辅助定位作用的定位元件,称为辅助支承(二)圆孔表面定位元件主要有:定位销、刚性心轴和小锥度心轴1、定位销 固定式定位销: 可换式定位销: 锥面定位销 削边定位销: D<3mm; 3< D<50mm; D > 50mm 标准菱形定位销2、刚性心轴:常用于套类零件的定位元件刚性心轴一般由导向、定位及传动三部分组成3、小锥度心轴:小锥度心轴可消除工件与心轴之间的配合间隙,提高定心精度。
锥度一般取 K=1/5000~1/1000(三)外圆表面定位元件:常用的有三类n n 定位套:实现定心定位n n 支承板:给外圆定位n n V型块:实现外圆表面定心、对中定位(1)定位套:长套限制四个不定度,短套限制二个不定度,锥套限制三个不定度,半圆套长四、短二2、支承板:长板限制二个不定度,短板限制一个不定度3、V型块:长V型块限制四个不定度; 短V型块限制二个不定度(四)锥面定位元件;当轴类零件要求精确定心时,可以工件上的锥孔作为定位基准长锥心轴限制五个不定度:n n两个顶尖配合使用,限制五个自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