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弯矩二次分配法.doc
5页按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例题5-2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弯矩,并绘出弯矩图屋面和楼面荷载标准值见下表7表7 例题5-3框架屋面和楼面荷载【解】(1)计算梁、柱转动刚度 因为框架结构对称、荷载对称,又属奇数跨,故在对称轴上梁的截面只有竖向位移(沿对称轴方向),没有转角所以可取如图4所示半边结构计算对称截面处可取为滑动端 梁、柱转动刚度及相对转动刚度如表8所示图4 [例题5-3]计算简图表8 粱、柱转动刚度及相对转动刚度(2)计算分配系数分配系数按下式计算:其中各节点杆件分配系数见表9表9 分配系数(3)荷载分析1)屋面梁上线荷载设计值恒载:1.2[(2.93+1.00+2.60) ×4.5+0.25×0.60×25×1.2①]=40.67kN/m活载: (①式中系数1.2为考虑梁挑檐及抹灰重的系数) q1=45.08 kN/m2)楼面梁上线荷载设计值教室恒载:1.2[(1.10+1.00+2.60) ×4.5+0.25×0.60×25×1.2]=30.78kN/m活载: (②系数0.9为屋面及楼而活荷载折减系数 q2=42.12 kN/m走道恒载:=30.78kN/m活载: q3=44.96 kN/m(4)梁端固端弯矩MF顶层边跨梁(教室):中跨梁(走道):其他层边跨梁(教室):中跨梁(走道):(5)弯矩分配与传递 弯矩分配与传递按图5的方法进行。
首先将各节点的分配系数填在相应方框内;将梁的固端弯矩填写在框架横梁相应位置上然后将节点放松,把各节点不平衡弯矩同时进行分配假定远端固定进行传递(不向滑动端传递):右(左)梁分配弯矩向左(右)梁传递;上(下)柱分配弯矩向下(上)柱传递(传递系数均为1/2)第一次分配弯矩传递后,再进行第二次弯矩分配,然后不再传递实际上,弯矩二次分配法,只将不平衡弯矩分配两次,将分配弯矩传递一次图5 弯矩分配与传递(6)作弯矩图 将杆端弯矩按比例画在杆件受拉一侧对于无荷载直接作用的杆件(如柱),将杆端弯矩连以直线,即为该杆的弯矩图;对于有荷载直接作用的杆件(如梁),以杆端弯矩的连线为基线,叠加相应简支梁的弯矩图,即为该杆件的弯矩图例如顶层边跨横梁B5,10的跨中弯矩为 框架的弯矩图(设计值)如图6所示图6 框架弯矩图计算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