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谁让华夏上古文明消失的(七).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9979012
  • 上传时间:2018-05-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0.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谁让华夏上古文明消失的(七)谁让华夏上古文明消失的(七)蜥蜴人孔子“删诗书” ,原来的一万多篇诗,被删成仅存 300 多篇 当年孔子这个恶魔掌握了周朝皇家藏书时,它会仅仅删诗吗?不是,整个 的华夏上古历史,上古无数珍贵书籍,都被孔子付之一炬《三坟》 、 《五典》 、 《八索》 、 《九丘》……这些上古时期的史书都没有了孔子把这些书全烧了,他整理的《尚书》 ,则把上古历史篡改的面目全非我们整个民族的记忆都被篡改了苍天有眼啊!2008 年,清华简,大量先秦古籍原貌重现人间!证实儒教中 过去流传的《尚书》是伪作,让我们感谢几千年前的埋书那位老先生吧先给大家看一个重要新闻,之后我们会详细说明 清华大学于 2008 年 7 月收藏的一批战国竹简,被称为“清华简” 经碳 14 测定证实,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文物,文字风格主要是楚国的,简的数量一共 约有 2500 枚(包括少数残断简) ,在迄今发现的战国竹简中为数较多清华简 在秦之前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 秦古籍的原貌,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2008 年 7 月,清华校友,现任清华紫光总裁赵伟国向母校清华大学捐赠了 2388 枚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 ) 。

      这批竹简由校友赵伟国从境外拍卖所得后 捐赠给清华的至于这批竹简的出土时间、流散过程,如今已不得而知竹简 上记录的“经、史”类书,大多数前所未见,曾任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 专家组组长的李学勤教授评价说, “这将极大地改变中国古史研究的面貌,价值 难以估计” 2008 年 10 月 14 日,清华大学邀请了李伯谦、裘锡圭等 11 位专家对这批 竹简进行观察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这批战国竹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涉 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前所罕见的重大发现,必将受到国内外学者重 视,对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等许多学科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这批简里有《尚书》 《尚书》本为古代历史文献的汇编,列于经典,是研 究古史最重要的依据秦代焚书,禁止《诗》 、 《书》 、百家语, 《尚书》大多佚 失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 ,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滕》 、 《康诰》 、 《顾命》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 在传世本里没有,或虽见于传世本,但后者是伪古文,如《傅说之命》 ,即先秦 不少文献引用过的《说命》 ,和今天流传的《说命》伪古文不是一回事清华简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编年体的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 下到战国前期,与《春秋》经传、 《史记》等对比,有许多新的内涵。

      特别是这 种史书体裁和已看到的一些文句,都很像《竹书纪年》 清华简中的《尚书》和 类似《竹书纪年》的史书,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3]第一辑2010 年 12 月,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出版,2011 年 1 月 5 日,首 批成果正式发布,包括 9 篇文献,包括《尹至》 《尹诰》 《程寤》 《保训》 《耆夜》 《金縢》 《皇门》 《祭公》和《楚居》 其中, 《尹至》 《尹诰》两篇述夏末商初之 事, 《程寤》 《保训》 《耆夜》三篇内容属商朝末期, 《金縢》 《皇门》 《祭公》为 周朝史事,而《楚居》讲述了楚国历史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认为首批文献有五大学术贡 献:重现了《尚书》及类似典籍、澄清了一些学术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发现 了前所未知的周代诗篇、复原了楚国历史及地理、提供了古文字特别是楚文字 研究的珍贵材料第二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 》收入了一部已经失传 2300 多年的历史著作,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将之命名为《系年》 《系年》一共 有 138 支竹简,全篇共分为 23 章,记录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 其中有许多事件不见于传世文献,对《左传》 、 《国语》 、 《史记》等典籍有订正 作用。

      第三辑《傅说之命》三篇:简文长约 45 厘米,有三篇,共 24 支 《傅说之命》是 《尚书》的一部分,然而它与东晋时梅赜所献的孔传本古文《尚书》中的《傅 说之命》内容全然不同,清华简《傅说之命》的出现,和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辑中刊出的《尹诰》即《咸有一德》一样,确证了传世孔传本为伪 书清华简经过来精心的清理保护、初步释读及研究工作,最终确定这批“清 华简”共为 2388 枚;在清华简发现的一些内容珍秘,在历史上久已失传其中, 整理出来的第一篇简书为《保训》 首次发现武王乐诗古文《尚书》重见天日9 篇古籍“隐藏”在 100 多枚战国竹简中,许多内容系首次为今人所知 《尹诰》真本出土,意味着时隔两千多年之后,真正的古文《尚书》首次重见 天日《尚书》位于六经之首,是夏商周三代各种重要历史文献的汇编,是研究 古史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清华简”中已发现多篇《尚书》 ,这次发现的《金縢》 等有传世本,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则是前所未见的《尚 书》佚篇除《尚书》外, “清华简”中还包含有类似《竹书纪年》的编年体史书,所 记历史上起西周初,下至战国前期,记载了很多《左传》 、 《春秋》 、 《史记》等 未有的史事。

      有学者指出,清华简中的古文原本《尚书》与编年体史书等重要 典籍的发现整理,将有可能重写中国上古史再证《尚书》系伪本2013 年 1 月 5 日,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在京发布,其中《傅说之命》三篇 与东晋时期古文《尚书》中的《傅说之命》内容完全不同,由此证明东晋文人 梅赜所献的孔传本古文《尚书》系伪造本次公布的研究成果共有八篇文献,分别是《傅说之命》三篇、 《周公之琴 舞》 、 《芮良夫毖》 、 《良臣》 、 《祝辞》及《赤鹄之集汤之屋》 这是自 2008 年入 藏清华大学以来,清华简所出的第三批研究成果第三次重大发现”“清华简”让我们发现了成批的先秦“秦王焚书”以前传统文化的典籍,这些都属于经史类典籍,包括《古文尚书》 此前,我们成批出土的都是诸子百 家的,经史类的还属于第一次当年王国维曾李学勤提到“自汉以来中国学问 上之最大发现”有两次, “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 而此次清华简的发 现意义不亚于这两次,可以称为“第三次重大发现” 从内容上来看,不光有《尚书》 , 《诗》 、 《礼》 、 《乐》的材料都有 “诗书礼 乐”是流传了 2000 多年的经典,而“清华简”中的这些内容是我们即使过了多 少年也会常讨论的。

      从此次清华简发现的部分《尚书》内容来看,见于《十三 经注疏》中的《古文尚书》确实是靠不住的这批清华简中,应该有 20 篇左右 《古文尚书》的内容,有些篇有传世本,但更多的却是前所未见的佚篇这对 我们认识真正的《古文尚书》有重要的意义此外,还有与周代历史有关的,包括楚国历史这些内容过去有些书中有 记载,但语焉不详新发现的内容则可以纠正传统误解、对周代历史的重新审 视、建立都有极大意义由此,这批“清华简”的发现研究,不仅是对文献本 身的,还有给我们打开了认识古代的面貌的新视野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2013 年 1 月 4 日清华大学举行“清华简”第三辑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 国竹简(叁) 》的成果发布会该报告收入失传两千多年,被古代文献称之为 《说命》三篇的《傅说之命》三篇由于内容和此前的《尚书》中《说命》篇 完全不同,更加印证了《尚书》系后人伪作2008 年 7 月,清华大学接受校友捐赠,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总数约为 2500 枚经专家鉴定, “清华简”的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 类的文献,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为了更好地保护、整理和研究这批 竹简,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由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 担任中心主任。

      “清华简”第一辑和第二辑整理报告分别已于 2010 年和 2011 年 年底出版在本辑公布的清华简中, 《傅说之命》三篇非常值得关注,它就是古代文献 中所提到的《说命》三篇,记述的内容是商王武丁获得贤臣傅说,并让他努力 辅佐自己治理国家等情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篇简文的内容与东晋时期出 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这种情况在清华简第一辑整理报 告中已经出现,它再一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确系后人伪作另外,两篇西周时期的佚诗也是极其重要的文献其中作于西周初年的《周公之琴舞》为周公及周成王所作,是一组十分珍贵重要的乐诗,堪与备受 学者重视的《大武》乐章相比,其内容与周公还政、成王嗣位有关作于西周 晚期的《芮良夫毖》反映了西周后期政治腐败、外患严重的严峻局面,对重新 研究这段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刘国忠介绍,清华简是战国中期的历史文献,这是 中国文化形成和初步繁荣的阶段,这批竹简是用楚国文字写成的,而且在战国 初期就被埋入地下,未经“焚书坑儒”影响,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先秦古 籍的原貌,研究它们有助于了解中华文化的初期面貌和发展脉络而本次公布 的文献对于经学的研究、西周历史和文学史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刘国忠教授介绍:“据称先秦时《尚书》有百篇之数,经过秦始皇焚书, 大多佚失,汉朝初年只有 28 篇传留下来,即今文《尚书》 汉景帝末年,在曲 阜的孔子故宅屋壁中发现了秦代焚书时隐藏的竹简书籍,有今文 28 篇以外的 《尚书》16 篇,即古文《尚书》 这一发现导致所谓今古文之争,有非常大的 影响传至现代, ‘十三经’中的《尚书》 ,古文乃是伪书,已经学者论定而 在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 ,都是秦始皇焚书以前的写本有些篇有传世 本,如《金縢》等,但文句与传世本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更多的则 是前所未见的佚篇,不见于传世本《尚书》 或虽见于传世本,但后者是伪古文, 如清华简中发现有《傅说之命》 ,即先秦不少文献引用过的《说命》 ,和今天流 传的《说命》伪古文不是一回事;还有如《尹至》 《耆夜》等,有待于做进一步 整理和研究,它们对于上古史研究的重大意义难以估计 ”通过对简的编排和读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选出第一批发表成果,即《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 》 (《纪年》 ) ,该册收录了《尹至》 《尹诰》 《程寤》 《保训》 《耆夜》 《金縢》 《皇门》 《祭公》和《楚居》共 9 篇简 文。

      其中,属于古文《尚书》一类的文献有《尹诰》篇,专家将其与传世的古 文《尚书》中《咸有一德》篇进行比对后发现,清华简《尹诰》属于秦始皇焚 书之前真正的《尹诰》写本,而传世的古文《尚书》中《咸有一德》篇与之没 有任何共同之处另外,清华简中也有《说命》篇,题为《傅说之命》 ,由 3 篇 组成,部分内容与《国语·楚语》的引文一致,证明是先秦时期《说命》篇的 原貌但比对发现,传世的古文《尚书》中《说命》篇虽也由 3 篇组成,但其 中用的《说命》篇与清华简《傅说之命》完全不同由此,刘国忠教授认为, 传世两千多年的古文《尚书》确是伪书昨天,清华简最新研究成果在京发布,其中《傅说之命》三篇与东晋 时期古文《尚书》中的《傅说之命》内容完全不同,由此证明东晋文人梅赜所 献的孔传本古文《尚书》系伪造重新认识《逸周书》除《尚书》外,编年体史书也是“清华简”的一项重要内容此史书 体裁和已见的一些文句,很像《竹书纪年》 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至战国 前期与《春秋》经传、 《史记》等对比,有不少新的内涵《程寤》在《逸周书》中列有篇题,但内容在宋朝后已亡佚汉代王 符《潜夫论》 、晋代张华《博物志》以及《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中均引用该 篇片段,大意为周文王妻子太姒梦见商朝朝廷中长满荆棘,而周文王之子发(即 后来的周武王)取周人之树种于商廷,预示周朝将要替代商朝。

      《程寤》篇此次重现于世意义重大 ” “同时,同样具有重要订正价 值的,是《皇门》与《祭公》两篇 ” 《逸周书》在历史上未得到重视,20 世纪 以来学者们将出土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