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ppt
21页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第四章 代数式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培训材料 安吉县孝丰中学 陈 恒第四章第四章 代数式代数式§ 在完成了初中有理数、实数数集的扩充后在完成了初中有理数、实数数集的扩充后, ,第四第四章学习代数式从数到式是学生学习上章学习代数式从数到式是学生学习上“ “质质” ”的第的第一次飞跃学习了式以后,客观世界中的数学规律一次飞跃学习了式以后,客观世界中的数学规律变得简捷明了,数量关系变得清晰,有一大部分运变得简捷明了,数量关系变得清晰,有一大部分运算更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学生要完成这个质的飞跃,算更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学生要完成这个质的飞跃,必须先从大量的事例中体会、领悟,需要从已有的必须先从大量的事例中体会、领悟,需要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这种认识和知识、经验出发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对这种认识和飞跃没有心理准备,他们感到好奇,又感到难于理飞跃没有心理准备,他们感到好奇,又感到难于理解,作为教师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解,作为教师应该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第四章第四章 代数式代数式一、一、教学教学目标目标二、二、教时教时安排安排四、四、教材教材分析分析五、五、教学教学建议建议六、注六、注意意问题问题三、三、教学教学要求要求一一..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目标类别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性目标目标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知识点及相关技能代数式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 √ 用字母表示数 √ √ 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学规律和数量关系,体验符号感 √ √ 代数式的概念√ 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 √ 代数式值的概念√ √√ 求代数式的值 √ √ 运用代数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 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的概念√ √ 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 √ 多项式中的项.项的系数.多项式的次数 √ √ 整式的概念 √ √ 同类项的概念 √ √ 合并同类项 √ √ 去括号法则 √ √ 整式的化简 √ √ 整式的简单加减运算 √ √ 运用整式的加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二二、教时安排、教时安排§4.1 用字母表示数 1课时§4.2 代数式 1课时§4.3 代数式的值 1课时§4.4 整数 1课时§4.5 合并同类项 1课时§4.6 整式的加减 1课时§ §复习.评估3课时,机动1课时,合计11课时.复习.评估3课时,机动1课时,合计11课时.三三、、本章本章教学要求:教学要求:§ §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在现实情景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分析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能解释某些简单代数式问题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能解释某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和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感。
的实际背景和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感§ §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辨别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时中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辨别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多项时中的项、项的系数、多项式的次数的项、项的系数、多项式的次数§ §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问题,找到所需公式进行算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问题,找到所需公式进行算§ §了解整式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会进行整式了解整式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法则,会进行整式简单的加减运算简单的加减运算§ §经历经历“ “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式子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式子” ”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示数是人们对事物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四四、、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与原义教版教材比较:1、与原义教版教材比较: (1) 原义教版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处理方式是“先分散,再集中”,将整式内容分散于一元一次方程中,即先学一次式,紧接着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而新教材是相对比较完整学习了整式的运算后在再学一元一次方程,更有利于学习较系统掌握,更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四四..教材分析教材分析(2)与原义教版教材比较内容与要求的变化: 要求加强方面要求加强方面降低降低1 1、强调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强调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 没没 有有2 2、强调代数式的意义,重视一些简单、强调代数式的意义,重视一些简单代数式背景或几何意义代数式背景或几何意义3 3、根据待定问题查找数学公式并代入、根据待定问题查找数学公式并代入具体的值进行计算具体的值进行计算四四.教材分析.教材分析2.教材编写特点:2.教材编写特点:(1)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创设知识应用情景(2)重视落实基础知识,关注现代数学文化(3)改变课本呈现方式,体现改变学习手段五五.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2)重视认知规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3)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4)关注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通过适当练习达到巩固目的六六.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做好从算术到代数的过渡(2)注意与前后面内容和衔接(3)整式的数学要把握好教学要求(4)整式的加减教学中应突出式的运算意义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一、一、教学教学目标目标二、二、教时教时安排安排四、四、教材教材分析分析五、五、教学教学建议建议六、注六、注意意问题问题三、三、教学教学要求要求一一..教学教学目标目标 目标类别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性目标目标层次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知识点及相关技能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认识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 √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 √ 根据简单数量关系一元一次方程 √ √ 用尝试.检验的方法解简单一元一次方程 √ √ 进一步认识等式的性质 √ √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 √ 移项 √ √ 去括号 √ √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去分母 √ √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 √ 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 √ 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 √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 √ 问题解决的四个基本步骤√ √ 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 二二.教时安排.教时安排§5.1 一元一次方程 1课时§5.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步骤§ 2课时§5.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3课时§5.4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 1课时§复习.评估3课时,机动1课时,合计11课时复习.评估3课时,机动1课时,合计11课时..三三、、本章本章教学要求:教学要求:§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会解一元一次方程;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的实际问题,并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果是否合理§结合解决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问题,初步认识问结合解决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关的问题,初步认识问题解决的波利亚模式;了解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问题解决的波利亚模式;了解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问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等步骤以及尝试、题、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回顾等步骤以及尝试、检验和反思的意义和重要性检验和反思的意义和重要性四四.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与原义教版教材比较内容与要求的变化: 要求加强方面要求加强方面降低降低1 1突出模型思想突出模型思想————根据具体问题的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没没 有有2 2重视观察重视观察3 3重视结果检验重视结果检验4 4渗透问题解决思想渗透问题解决思想四.教材分析四.教材分析2.教材编写特点:(1)突出问题解决的意义.过程和方法(2)突出数学教学是活动教学的观点(3)充分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层次性和发展性五五.教学建议.教学建议(1)注意做好与前面学段的衔接,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到发展(2)关注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体验方程的工具作用(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4)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发挥积极的评价功能六六.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把握起点,逐步体验数学思想(2)掌握方法,表述规范(3)突出问题解决的策略.思想和方法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