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省宁县2022年化学高二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7页2022-2023学年高二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电解HNO3和HNO2(弱酸)的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应接电源的负极B.阳极反应为:HNO2-2e-+H2O=NO3-+3H+C.电解时H+从阴极区移至阳极区D.电路中每转移0.2mol电子,b电极产生标准状况下1.12L气体2、根据乙烯氧化成乙醛的反应,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电化学装置是原电池装置B.电子移动方向:电极a→负载→电极b→磷酸溶液→电极aC.a极反应式可表示为:CH2=CH2-2e-+H2O=CH3CHO+2H+D.当b极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5.6L时,理论上玻璃纤维中有NA个H+从左往右移动3、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盐酸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则所测盐酸浓度偏小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且半分钟不变色时,停止滴定D.移取盐酸前需用盐酸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4、在反应C(s)+CO2(g)2CO(g)中,可使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措施是( )①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恒容下通入CO2 ④恒压下充入N2 ⑤恒容下充入N2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⑤5、在一密闭容器中,CO和H2O混合加热到800℃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K=1.0,若反应开始时CO和H2O的浓度分别为0.20mol/L和1.00mol/L,则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为( )A.80% B.83% C.75% D.91%6、下列溶液中有关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0.1 mol/L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B.NaHCO3溶液中:c(H+)+c(H2CO3)=c(OH-)C.室温下,由pH=1的CH3COOH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a+)>c(CH3COO-)>c(OH-)>c(H+)D.常温下,在pH=8的NaA溶液中:c(Na+)-c(A-)=9.9×10-7 mol/L7、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2×(-57.3)kJ/molB.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2CO2(g) =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B.配制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KCl溶液中的Fe3+D.为抑制Fe3+的水解,较好地保存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的碳原子: B.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10、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O2的同时生成2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1 mol O2的同时生成2 mol NO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②③④⑤ D.全部11、电解精炼铜和电镀,阳极分别是( )A.粗铜、镀层 B.粗铜、镀件 C.精铜、镀层 D.精铜、镀件12、将pH=3的盐酸溶液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H4+)>c(Clˉ)>c(H+)>c(OHˉ)B.c(Clˉ)>c(NH4+)>c(OHˉ)>c(H+)C.c(Clˉ)>c(NH4+)>c(H+)>c(OHˉ)D.c(NH4+)>c(Clˉ)>c(OHˉ)>c(H+)13、有四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证明:某种盐的水解是吸热的,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若水温下降,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B.乙同学:用加热的方法可除去KNO3溶液中混有的Fe3+,说明含Fe3+的盐水解是吸热的C.丙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浓度的热的纯碱液比冷的纯碱液去油污效果好,说明碳酸钠水解是吸热的D.丁同学:在醋酸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加热(不考虑水蒸发)后若红色加深,说明醋酸钠水解是吸热的14、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A.氯气与氢气反应 B.次氯酸分解 C.甲烷与氯气反应 D.甲烷与氧气反应15、下列分子或离子中,VSEPR模型名称与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名称不一致的是A.CO2 B.H2O C.CO32﹣ D.CCl416、针对下图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pH明显下降B.铁片为正极,镀锌铁片为负极C.铁片的电极反应式:Fe-2e-=Fe2+D.电子由锌经溶液流向铁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沉淀溶解平衡在生产、科研和环保等领域有着许多应用。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混有的少量铁离子,可向溶液中加入Cu(OH)2,调节溶液的PH,铁离子就会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除去已知:常温下Fe(OH)3的溶度积Ksp=8.0×10-38,Cu(OH)2的溶度积Ksp=3.0×10-20,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等于1×10-5 mol•L-1时就认为沉淀完全,设溶液中CuSO4的浓度为3.0mol•L-1,通过计算确定应调节溶液的pH范围是______已知lg5=0.7)为了研究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某同学查阅资料并设计如下实验资料:AgSCN是白色沉淀,相同温度下,溶解度AgSCN>AgI操作步骤现象步骤1:向2 mL 0.005 mol·L-1 AgNO3溶液中加入2 mL 0.005 mol·L-1 KSCN溶液,静置出现白色沉淀步骤2:取1 mL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1滴2 mol·L-1 Fe(NO3)3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步骤3:向步骤2的溶液中继续加入5滴3 mol·L-1 AgNO3溶液现象a,溶液红色变浅步骤4:向步骤1余下的浊液中加入5滴3 mol·L-1 KI溶液出现黄色沉淀①写出步骤2中溶液变为红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3中现象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4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乙醇为原料衍生出的部分化工产品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D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E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由乙醇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制取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检验C中非含氧官能团的试剂及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19、下图是实验室制备1,2一二溴乙烷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加热及夹持设备已略)有关数据列表如下: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已知:CH3CH2OHCH2=CH2 ↑+H2OG中药品为1:3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用来制备乙烯,装置G的名称为_____装置B中长直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E中大试管,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某学生发现反应结束时,G中试剂消耗量大大超过理论值(装置不漏气),其原因是_____(任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有学生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四氯化碳液体吸收多余的气体,其原因是______若消耗无水乙醇的体积为100 mL,制得1,2一二溴乙烷的体积为40 mL,则该反应的产率为___(保留一位小数)。
20、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的反应研究NH3的性质与分子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仪器a的名称为 ;仪器b中的试剂不能为下列中的 (填字母)A.氧化钙 B.碱石灰 C.石灰石 D.生石灰装置B的作用是 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收集到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了NH3具有 性,写出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 (写出一条即可)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21、亚硝酸氯(ClNO)可由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l2(g)2ClNO(g)在一定温度下,该反应于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继续通入Cl2,逆反应速率____(填增大、减少、不变)。
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NO的结构为: N≡O;亚硝酸氯的结构为Cl-N=O)化学键N≡OCl-ClCl-NN=O键能(kJ/mol)630243a6072NO(g)+Cl2(g)2ClNO(g) △H=-111kJ/mol 则a=______在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g)和1molCl2(g),在不同温度下测得c(ClNO)与时间的关系如图A:①该反应的T1______T2(填“ >”<”或“=”)②反应开始到10min时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mol/(L.min)③T2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一定比例充入NO(g)和Cl2(g),平衡时ClNO 的体积分数随n(NO)/n(Cl2)的变化图象如图B,则A、B、C 三状态中,NO的转化率最大的是_____点,当n(NO)/n(Cl2)=1.5时,达到平衡状态ClNO 的体积分数可能是D、E、F三点中的____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