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师招考教育学.doc

58页
  • 卖家[上传人]:ji****n
  • 文档编号:48152670
  • 上传时间:2018-07-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20KB
  • / 5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6060、简述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的条件简述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注意的条件 ((P116P116)) 答:(答:(1 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 ((2 2)必须科学地组织)必须科学地组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3 3)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 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4 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 生的个别差异生的个别差异 6161、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规律简述教学过程的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的规律 ((P118P118)) 答:(答:(1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 能动性 ((3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6262、简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简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P118P118)) 答: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答: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 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 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6363、简述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简述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P118P118)) 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答: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能动性具体表现在:受学生本人兴趣、需要以及所 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受学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学生对外部信息选择的能动性、自觉性;受学 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生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制约,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 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

      内部加工的独立性、创造性 6464、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答: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答: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6565、简述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简述我国中学教学原则 答: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答: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6666、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答: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答: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 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 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6767、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简述启发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P122P122)) 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答: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 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 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2)启发学生独)启发学生独 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 力 ((4 4)发扬教学民主发扬教学民主 6868、简述巩固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简述巩固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P123P123)) 答: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答: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 2)重视组织各种复)重视组织各种复 习 ((3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6969、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简述循序渐进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P124P124)) 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答: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 2)注意主)注意主 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7070、简述因材施教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简述因材施教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P125P125)) 答: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答: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 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7171、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 ((P125P125)) 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答: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 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 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7272、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P127P127)) 答:(答:(1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 3)学生特点;)学生特点; ((4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7373、简述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简述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P127P127)) 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7474、简述讲授法及其基本要求简述讲授法及其基本要求 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答: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包 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括讲述、讲解、讲演三种方式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1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 ((2 2)注意)注意 启发 ((3 3)讲究语言艺术讲究语言艺术 7575、简述谈话法及其基本要求答: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简述谈话法及其基本要求答: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 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 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可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1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提出的问题要明确, 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 ((3 3)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善于启发诱导 ((4 4)要做好归纳、小结要做好归纳、小结 7676、简述讨论法及其基本要求简述讨论法及其基本要求 答: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答: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 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1 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2 2)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 生启发引导生启发引导 ((3 3)做好讨论小结做好讨论小结 7777、简述演示法及其基本要求简述演示法及其基本要求 答: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答: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 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 直观性 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1 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做好演示前的准备 ((2 2)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 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3 3)引导学生在感知过程中进)引导学生在感知过程中进 行综合分析行综合分析 7878、简述练习法及其基本要求简述练习法及其基本要求 答: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答: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 巧的方法。

      巧的方法练习的基本要求是:(练习的基本要求是:(1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训练26 诗词五首(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化学(含答案).docx 吉林市2024-2025学年度初中毕业年级第二次阶段性教学质量检测 道德与法治.历史合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物理(含答题卡、答案)(1).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含答题卡、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模拟测试 化学(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时训练17散文两篇(含答案).docx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第一课时4.1整式1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第八课时6.3.2角的比较与运算1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化学(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数学(含答案).docx 第四章整式的加减第四课时4.2整式的加法与减法2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十一课时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3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课时练(含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2025~2026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 九年级英语(含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度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英语(含答题卡、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