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docx

25页
  • 卖家[上传人]:20****03
  • 文档编号:185117493
  • 上传时间:2021-07-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22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详细知识点汇总  第1课 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1、 时间:1917年3月 2、 任务:推翻沙皇统治  3、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 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5、 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权力)、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 二、十月革命  1、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②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 ③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  ④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便于组织和发动  2、时间与领导人:1917年11月  3、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4、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5、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6、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7、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8、巩固新生政权措施:P3最后一段  9、历史意义:P5 三、苏俄三年国内战争 1、 时间:1918—1920年  2、 措施:①加强红军建设;②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 结果:巩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 4、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①内容:P5小字  ②作用:为战胜国内外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奠定了经济基础  总结:  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  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而俄国采取的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可见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灵活运用,故我们在学习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知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  第2课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经济:实行新经济政策  ①原因: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②时间与领导人:1921年,列宁  ③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④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⑤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按经济规律办事(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政治:1922年,苏联成立 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经济: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①时间:1928—1937年,先后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②作用: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转变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大加强了 2、政治:1936年新宪法颁布  ①内容: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②意义: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形成(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三、斯大林模式  1、基本特点:高度集中  2、评价:P9-10  3、启示:①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保证其他部门相协调发展  ②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实行依法治国  ③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④遵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  第3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战后的新秩序  1、巴黎和会  ①时间:1919年1月-1919年6月  ②目的: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重新安排 ③操纵国:英国、法国、美国  ④实质:是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 ⑤结果:签定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  2、确立凡尔赛体系  ①、构成:《凡尔赛和约》 对奥和约、对土和约、对匈和约、对保和约。

      ②、影响/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3、国际联盟  ①成立:1920年 ②总部:日内瓦万国宫 ③操纵国:英、法 ④实质:是战后帝国主义维护资本主义世界秩序的工具 二、对亚太地区的安排  1、华盛顿会议 :使中国又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持的局面 ①、时间:1921-1922年 ②、目的:协调列强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尤其是美、日关系)  ③、操纵国:美、英、日 ④、结果: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其中《九国公约》: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扩张的创造条件 2、确立华盛顿体系  ①构成:《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②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统治秩序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一战后世界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它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西亚、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固有的矛盾,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力量对比的消长和矛盾的加剧一场新的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  小结:通过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一战后国际新秩序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一、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主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引起生产过剩  2、导火线:192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暴跌(从美国金融部门开始) 3、特点:①涉及范围广②持续时间长③破坏性大 4、影响:①经济下滑、大量工人失业,流离失所,饥寒交迫 ②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实行  1、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2、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  3、措施 :①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②中心措施:对工业调整,以《国家工业复兴法》为指导 ③对农业调整,政府补贴 ④兴建公共工程;  4、作用/成效/意义: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  5、借鉴:①加强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②兴建公共工程扩大就业  6、对“新政”的局限性认识: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 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此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只是减缓了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  7、中国现阶段应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的带来影响  ①加强国际合作 ②扩大内需刺激消费③扩大投资兴建公共工程④加大对金融系统的监管⑤保持社会稳定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遭受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特别严重,德国社会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2、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  3、影响: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4、恐怖统治;P26(4点)  5、反犹狂潮:迫害犹太人  二、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最早)  1、背景: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社会矛盾尖锐 2、标志: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墨索里尼上台)  三、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1、背景:遭受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特别严重,日本社会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  1.标志:1936年,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 2、影响;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四、轴心国形成:即(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1、时间:1937年  2、组成:德国、意大利、日本  3、目的:为了实现各自的侵略野心,抵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称霸世界 4、影响:对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  小结:美国、德国、日本受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分别走上不同道路:美国在罗斯福的领导下实行“新政”克服了经济危机,德国、日本则走上了法西斯道路,这主要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政治经济条件不同。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 慕尼黑阴谋  1、时间:1938年9月  2、操纵国:德、意、英、法  3、内容: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4、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绥靖政策  1、定义: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苏联,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 2、实质:西方大国以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维护本国利益的政策3、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三、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三次突袭事件)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②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所隐含的矛盾  ③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欧亚争策源地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  ④具体原因:英法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二战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  3、初期的欧洲战事:1940年德国很快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西欧和北欧在内许多国家,德国对英国发动了“不列颠之战”  4、战争的扩大  ①苏德战争的爆发: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突袭)  ②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突袭),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战争的建立  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反法西斯国家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尽快打败法西斯  2、标志:1942年1月1日,苏美英中等26个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3、作用/意义: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鼓舞了斗志,加速了二战的胜利 二、 雅尔塔会议  1、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2、时间:1945年2月  3、三国首脑: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4、内容: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主义,还决定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三、 最后得胜利(苏德战场是欧洲第一战场)  1、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1943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九下P41)  ①时间:1944年6月6日  ②标志:美英等盟军进行诺曼底登陆,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③意义:配合苏联东西夹击德国,加速其灭亡 4、柏林战役:1945年5月2日德军投降  5、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签定投降书 6、中途岛海战:1942年6月,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  7、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定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四、二战的性质与胜利的原因  1、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2、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五、二战的影响与启示: 1、影响;P42最后一段  2、启示: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②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③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常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  ④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加强合作,求的共同发展  第8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一、战后的繁荣  1、时间:20世纪50—60年代  2、原因:①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战据了广阔的 国际市场。

        ②美国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利用高新技术成果,改进传统工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和军事工业,生产水平进一步发展  ③政府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  3、特点:美国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和南部发展尤其迅速,呈现出繁荣景象 二、危机和经济调整  1、1974-1975年经济危机  (1)原因:①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再次显现出来(根本原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等学校学生手册.doc 2025年区教育系统招聘编外教师储备人才事业单位考试押题.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轴对称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用乘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1200张纸有多厚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设计范本.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范文.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数中间有0或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课件.ppt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设计与意图.docx 2025年秋季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我学会了吗教学课件.pptx 2025年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深圳市大鹏新区发展和财政局招聘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绵阳市梓潼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招聘考试试题.docx 2025年来宾市妇幼保健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docx 2025年无极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考试笔试试卷.docx 2025年灵山县第三中学调配教师考试笔试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