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稹 《得乐天书》.docx
5页Word元稹 《得乐天书》 元稹 《得乐天书》 元稹的《得乐天书》是一首构思奇怪的小诗,写出了场面、情节,却不直接抒情从形象中见深情,句句是常语,却句句是奇语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元稹于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旧历三月贬谪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当年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谪江州(今江西九江)相同的命运把两颗心连得更紧元稹的谪居生涯是很凄苦的他于闰六月到达通州后,就害了一场疟疾,差一点病死瘴乡独处,意绪消沉,千里之外,唯有好伴侣白居易与他互通音问他后来写的长诗《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的序言中,追述了通州期间与白居易的唱酬来往序文最终说:"通之人莫可与言诗者,唯妻淑在旁知状'所谓"知状',指知道他与白氏诗信来回,相互关切的情状这段话,对读者理解这首诗,很有关心 这是一首构思奇怪的小诗题目是《得乐天书》,按说,内容当然离不开信中所言及读信所感但诗里所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接信时一家人凄凄惶惶的场面诗的第一句"远信入门先有泪',是说,诗人接了乐天的江州来信,读完后泪流满面其次句笔锋一转,从妻女的反应上着笔:"妻惊女哭问何如。
'诗人手持远信,流着泪走回内室,引起了妻儿们的惊疑:接到了谁的.来信,引起他如此难过?这封信毕竟带来了什么噩耗?妻女由于困惑,发而为"惊'、为"哭'、为"问'可她们问来问去,并没有问出个毕竟由于,诗人这时已经难过得不能说话了于是,她们只好窃窃私语,猜想起来:自从来到通州,从没见什么事使他如此感动,也从未见谁的一封来信会引得他如此难过够得上他如此关怀的人只有一个──白乐天这封信,八成是江州司马白乐天寄来的了 小诗一直以直接抒情见长,几句话很难写出什么情节、场面元稹这首小诗,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写出了场面、情节,却不直接抒情他在四行诗里,画出了"妻惊女哭'的场景,描绘了"问何如'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了"寻常不省曾如此'的心理活动,而诗人万端感慨,却只凝铸在"先有泪'三字中,此外再不多说全诗以素描塑造形象,从形象中见深情,句句是常语,却句句是奇语刘熙载《艺概》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其实,用常得奇者,岂止白香山为然,香山的好友元微之,早就越过这道"重关'了 拓展阅读:元稹和白居易 "元白'情深 俗话说"文人相轻',但在唐代文坛上,却有两个文人给后人留下了文人相亲的佳话。
他们是白居易和元稹两人的友情,是在共患难中建立起来的 元和十年正月,白居易与元稹在长安久别重逢,两人常常畅谈达旦,吟诗酬和但事隔不久,元稹由于直言劝谏,触怒了宦官显贵,在那年三月被贬为通州司马 同年八月,白居易也因要求追查宰相武元衡被藩镇阀李师道勾结宦官暗杀身亡一案,被权臣嫉恨,宪宗听信谗言,把他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 两个好友竟落到同一被贬的命运白居易在秋风凄凄中离开长安,走的恰好是元稹不久前走过的路诗人满腔惆怅,一路上查找着好友留下的墨迹一日他行至蓝桥驿这里是长安通往河南、湖北的中途站一下马,便在驿站的墙柱上发觉了元稹在正月路过这里时写的一首《西归》绝句,诗人百感交集,提笔在边上写了一首绝句: 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西风我去时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离了蓝桥驿,经过商州、襄阳,诗人由汉水乘舟而行在船上诗人常常反复吟咏好友元稹的诗卷,来安慰孤独的心情,始终看到眼睛痛为止途中写下这样一首诗: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元稹在通州听说白居易被贬到九江,极度震动,不顾自己病重在床,提笔给白居易写信,并赋诗一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不久,白居易收到了这首诗,被好友的关切之情深深感动,他在给元稹的信中写道:"垂死病中这句诗,就是不相干的人看了都会感动得不忍再看,何况是我呢?到现在每次看到它,我心里还凄恻难忍' 元稹一收到信,知道是白居易写来的,还未拆开就已泪眼模糊他的女儿吓得哭起来,妻子也忙问怎么回事元稹告知她们,自己很少这样动情,只除在接到白居易来信的时候为此,元稹寄诗给白居易: 得乐天书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一次,元稹又接到老伴侣的诗,诗中写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好友对自己如此情深,竟在梦中与自己相见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自己也成天思念他,为什么就不能梦见呢?元稹非常懊恼,觉得也许是自己一来通州,就染上疟疾,至今不愈,以致神思混乱的原因于是也写诗一首,《酬乐天频梦微之》: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休戚相关的命运,把白居易与元稹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一生交谊很深,世人称为"元白'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