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培三协同模式下乡村教育点实施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92648659
  • 上传时间:2022-05-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5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五培三协同”模式下乡村教育点实施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    钟佳摘 要: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在实现养成教育从“他律—自律—自觉”这一阶段转变,需要有目的、有策略、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系统规律的培养文章对乡村教学点学生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制定了养成教育“五培三协同”模式,从养成教育内容、培养路径进行阐述,确定以学校教育为龙头,家校社三合一协同育人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养成好习惯,以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审评、家长点评的方式树立典型、强化养成,开辟一条符合乡村教学点有效实施养成教育的特色道路Key:“五培三协同”模式;乡村教学点;养成教育;行动研究小学低年级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开展养成教育的行动研究,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养成教育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习惯、社会与教育三者密切相联、相互作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出要在生活和实践中养成习惯;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教研室主任关鸿宇认为养成教育内容要规范化、细目化、序列化;学者李萍提出养成教育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策略等等,都为开展养成教育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但关于农村小学养成教育理论行动研究较为缺乏,系统性研究和理论较少,在开展小学生具体养成教育工作中存在着知行不一的问题。

      一、乡村教学点低年级学生养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养成教育的认知问题大部分教师和家长更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文化知识的提高,忽略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养成教育缺乏正确的观念,认为养成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习惯养成二)养成教育的内容问题部分教师和家长虽然认识到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但对于具体的养成教育的内容和特点、方法和途径没有成体系的理论及典型的经验做法;在具体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倾向于口头式说教,让学生产生厌烦、抵触情绪;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能形成全方位的对策,缺少具体、有效的做法导致养成教育效果并不明显三)养成教育的“知行不一”问题在开展养成教育过程实践中,家校社教育缺乏合力,违背了养成教育“知行合一”的原则,部分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行为表现不一致,使得养成教育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二、乡村教学点学生养成教育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一)个人因素学生的年龄较小,以自我为中心,辨别能力较差,他们出于好奇心有意或无意地模仿不良行为,无法意识到其对自身的损害自控力低,良好行为的表现缺乏持续性,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与家长、教师的期望不符此外,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弱,内在动机主要体现在学生缺少求知欲,外在动机体现在学生缺少外在评价带来的动力。

      二)学校因素部分教师更关注学生文化成绩,忽略了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纠正部分教师虽意识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但对开展养成教育缺乏系统性理论和方法,无法开展具体可行的工作存在师资基础薄弱、教学资源有限、教学资源应用不足的教学局限,养成教育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教学,要求过高、缺乏实用性三)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家庭教育理念等都影响学生的养成教育家长由于忙于工作疏忽对孩子的管教,家庭关系的不稳定导致学生的性格存在缺陷,家庭成员不能对孩子起榜样示范作用,家庭教育理念、方法的缺失使家长忽略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四)社会因素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学生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可能存在一些不良习惯、不文明行为,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与社会教育脱节,知行不一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造成影响大部分學生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习得的行为习惯无法在社会中得以实践,无法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三、“五培三协同”模式的具体内涵“五培”是指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文明礼仪、阅读思考、劳动卫生、勤俭朴素五种习惯,“三协同”是指以学校教育为龙头,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协同育人一)养成教育“五培”具体内容据小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细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养成教育“五培”内容:1. 自主学习习惯:提前预习、及时复习;专心听讲、大胆发言;积极思考、不懂要问;书写工整,独立作业。

      2. 文明礼仪习惯:尊敬师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待客热情;诚实守信、不讲脏话;遵守秩序、自觉排队3. 阅读思考习惯:大声朗读、读通读顺;圈点勾画、做好笔记;边读边想、善于提问;勤于动脑、及时反思4. 劳动卫生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勤做家务、热爱劳动;穿戴整洁、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志愿服务5. 勤俭朴素习惯:节约水电、珍惜粮食;爱护公物、守时惜时;不乱花钱、不乱攀比;体贴父母、懂得感恩二)养成教育“三协同”的具体内涵在学校、家庭、社会培养目标一致,即培养出全面发展,懂礼仪、讲卫生、会学习、善思考、知勤俭的新时代好少年的情况下,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既是“龙头”又是“桥梁”,向家庭传递教育理念,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家庭配合学校工作,并反馈学生习惯养成的阶段性情况社会为学校教育提供场所,学校联动社会搭建实践平台高质量的家校社合作是平等协作、双向促进的关系,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四、“五培三协同”模式对乡村教学点有效开展养成教育的作用(一)有利于助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抓住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细节抓起,长期坚持,注重学生参与和体验,避免空洞说教,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与课堂教学、班会队会、主题教育、游戏竞赛、社会实践、家庭教育等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提高素质。

      二)有利于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效“五培三协同”模式构建了以学校为龙头,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协同育人的网络模式,拓宽共育渠道,实现多元化交流,保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五、“五培三协同”模式下乡村教育点有效实施养成教育的研究策略(一)“三协同”学校研究策略1. 常规主题教育渗透习惯养成策略常规主题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常规主题教育中渗透养成教育内容1)常规主题教育与情境体验相融合在学校常规主题教育中加入情景式的学习体验活动,创新情境体验载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体验感情境式主题教育”的核心是强化感受性,其活动路径是“确定主题—创设情境—情感体验—潜移默化”2)常规主题教育与少队活动相融合依托学校常规主题教育,以少队活动为载体,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少队式主题教育”的核心是组织教育性,活动路径是“确定主题—队课学习—活动争章—总结感悟”3)常规主题教育与意志品质相融合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养成的因素包括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差、缺乏自制力、坚持性,在常规主题教育中注重与意志品质相融合,以达到强化认知、激发情感动机意志式主题教育”的核心是主观能动性,活动路径是“确定主题—实践活动—激发情感—强化认知”。

      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劳动、在出力流汗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品质,体会劳动艰辛,感受劳动光荣,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2. 学科特色活动融入习惯养成策略(1)依托海量阅读提升学生素养海量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素养,在学科教育中重视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可以通过推荐阅读书目丰富学生阅读面,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加深阅读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海量阅读”的核心是全面发展性,路径是“课内共读—阅读打卡—形成氛围—成果展示”2)开发学习指导,促进教学实效学习指导核心是学生自学、教师指导,先学后导、以导利学以“学生自学+教师指导”的导学式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导学式教学法的活动路径是“自主预习—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汇报答疑—归纳精讲—巩固提升”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自主预习、提出问题、合作探究、汇报答疑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体验性,以及合作探究意识,以达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3)建构自我管理,助力自我养成构建学科学习自我管理养成机制,助力自主习惯养成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自我教育性,活动路径是“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提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此路径进行学科学习,发现不足、及时修正、自我教育。

      3. 学生成长档案激励习惯养成策略学生成长档案袋能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档案袋以激励为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利用学生成长档案袋要做到全员、多元、创新对学生成长档案的记录应体现全员性,档案袋的评价对象及设计内容是多元的,档案袋以学生自评为主,构建“学生—班级—学校—家庭—社区”五级结构,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真正做到根据学生的特点、不同成长环境、发展阶段所呈现的设计多元化内容此外,要注重创新,表现为管理对象创新在本课题研究中,创新档案袋管理对象,由学生进行制作管理,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凸显学生个性其次为类型区别创新,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分为过程型和展示型4. 专题竞赛活动内化习惯养成策略把養成教育理念内化为行动,以竞赛检验养成教育实践成果专题竞赛”活动路径是“确定主题—组织活动—成果展示(观察记录)—评价总结”①开展学科能力竞赛,如数学“口算比赛”、语文“汉字拼写大赛”等,考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②开展特长展示竞赛,如“手工制作比赛”“舞蹈个人秀”“讲故事大赛”等,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③开展趣味游戏竞赛,如“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拔河比赛”等,让学生在游戏竞赛中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体验集体荣誉感。

      二)“三协同”家庭研究策略以“线上+线下”方式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家校联动新模式增强了教育的一致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习惯养成提供了重要保障1. 家校合作线上渠道①利用网络应用加强家校沟通利用、美篇等应用拓宽家校沟通渠道,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利用小盒学生APP检验线上学习成效、利用钉钉为学生直播作业答疑,寒暑假利用小打卡小程序组织学生参与打卡活动,家长记录学生点滴成长并向学校反馈习惯养成阶段性素材②“微课”引领家庭教育教师通过录制家庭教育微视频,针对孩子成长现状满足家长教育需要,并利用网络应用推广,向家长传递家庭教育理念、养成教育理论,这是麻山镇桃源小学的创新之举2. 家校合作线下渠道利用家长会和家访做好线下交流,偶遇式家访、实地家访、代言式家访让家校沟通更加紧密三)“三协同”社会研究策略1. 社会志愿与本土资源相结合结合本土资源,搭建教育平台以社会志愿为途径,用劳动、服务、实践、公益的方式,让养成教育落地生根如利用麻山幸福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一本土资源,开展“我是家乡小导游”“为家乡制作宣传册”“画我美丽家乡”活动,让学生走进家乡、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树立家乡主人翁意识2. 综合实践与多元文化相结合结合多元文化,搭建教育平台。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多渠道、多探究、实现学生的多元发展如让学生体验农耕文化,充分利用麻山镇桃源村农耕文化体验园这一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以参观农耕文化体验园、认识农业生产工具、了解农具的实用性、使用农具劳动体验、研学成果展示的方式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知道劳动的艰辛,从而培养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六、“五培三协同”模式下乡村教育点有效实施养成教育的评价策略在实现养成教育从“他律—自律—自觉”这一阶段转变,养成教育的评价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研究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审评—家长点评”的“四评”评价模式,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自评以“自我感知—自我评判—自我修正”模式展开;同伴互评包括描述性评价和岗位监督评价;教师审评从常规主题教育、学科特色活动、专题竞赛、课堂教学评价着手;家长评价主要是表现性评价,评价对象。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