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听声音数糖果》.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426159662
  • 上传时间:2023-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51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听声音数糖果》  【活动设计】  在“小超市”游戏中,我发现幼儿能熟练地唱数,但若要求他们进行一一对应地默数,就会遇到问题如默数到“5”,报出的总数却是“6”其实这是幼儿不明白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所代表的是集合的总数,不理解数字表示的实际意义  幼儿学习某些概念是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和理解的,而不是靠教师教会的所以我依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结合正在开展的“好吃的食物”主题,设计了“听声音数糖果”活动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我采用了默数的方法,同时通过反复练习让幼儿明白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所代表的实际意义  在活动中还添加了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节——“多1”或“少1”,并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开展这也是此活动的一个创新点  【活动目标】  1、能通过“听声音”默数10以内的数,并能找出相应的数字,尝试着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  2、鼓励幼儿积极、大胆地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1、供幼儿踩的板板6~8块,上面写有数字  2、糖罐一只(最好是铁罐):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玩法一: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糖罐和许多糖果,我们一起来玩‘听声音数糖果’的游戏。

      小朋友分成两组:南南组和西西组,比一比哪组的孩子最棒  2、小朋友用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老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告诉大家听到放进了几颗糖果,并要及时验证)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待教师请到后才能站起来大声回答  玩法二:  1、“今天老师还带来了许多板板,上面有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几呀?”(教师一边放板板,一边让幼儿认认板板上的数字)  2、“这次游戏的玩法和刚才的不一样小朋友蒙住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不能马上说出答案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有这个数字的板板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每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踩板板时不能拥挤,用脚碰到板板就行了  玩法三:  1、“接下来我们再玩一个更有难度的游戏,也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往糖罐里放了几颗糖果听完后等老师说开始,小朋友就去踩比这个数字多1的板板踩对的孩子老师要来抱一抱他,还有好吃的糖果奖励  2、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玩“少1”的游戏多1”或“少1”的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幼儿的游戏水平及时调整)  规则:  一定要蒙住眼睛,不能看。

        教师说“开始”,幼儿才能离开座位去踩板板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都能积极投入,高潮迭起分析原因,其一是游戏中的规则简单,幼儿非常容易理解和操作其二是游戏具有趣味性,默数是中班上学期不常用的一种数数方法,所以幼儿很喜欢听完声音后不能马上回答,而是要捂住嘴巴听到命令后才能报出答案或去踩相应的板板,小小的一个动作既帮助幼儿遵守了游戏规则,又让他们沉浸在游戏情节中  对于教师来说,我也非常喜欢这则活动其一这个活动教具少,便于操作其二是规则简单,便于教师交待清楚其三是整个活动层层递进,幼儿在活动中练习了默数、手口一致点数、尝试理解“多1”或“少1”的数概念等整个活动贯穿了“形式不变内容变”的设计原则,让幼儿反复练习,却不感到枯燥乏味  在整个活动实施过程中,我觉得教师一定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游戏后要有验证环节,因为验证就是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也是让幼儿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数数时最后一个数词代表集合的总数这一数概念幼儿园教案模板  问题一:备课备什么?  备课要三备——一备教材,二备幼儿,三备教法  问题二:教案撰写的基本格式  【活动名称】  1.写明××班××活动(按领域写):活动名称(类别)是作品要加书名号  2.对外观摩教案中这一项放在标题处,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日常教案撰写中不需要写××班  【设计意图】  1.可以从教材分析入手,分析作品特点(教育价值)、幼儿年龄特点及二者的结合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水平、现阶段教育教学的要求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选择这个教材的原因,字数不要太多,以100-200个字以内为宜。

        2.设计意图在日常教案中可以不写  【活动目标】  围绕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写,以幼儿为主体目标应具体、可操作、体现递进,并有针对性  不要写重复和无效的目标,目标制定应避免空、大的现象  【活动准备】  围绕知识经验准备和物质准备  【活动过程】  1.标号应按照一、(一)1.(1)的顺序设置  2.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应围绕目标,环节中应避免无效的学习,考虑用什么方式来达成目标,关注每个环节实现什么目标  3.理清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每一个大环节下属的小环节应是对大环节的有效分解  4.活动过程中要体现层层递进,如:感受——理解——体验  5.每个大点写明:做什么及用什么方式达到什么目的  6.不要提只回答是与不是的封闭性的问题  【活动延伸】  1.活动延伸单列,不属于活动过程中  2.应注明通过什么形式的活动完成如表演区:尝试多人套圈舞蹈表演from sign 2021100923433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