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ch15第十五章胺.ppt
35页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十五章,胺,胺类是指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衍生物例如,:,RNH,2,、R,2,NH、R,3,N,-,OH,键对应,3,碳,-,N,键对应一个烃基,一、胺的分类和命名,(,P367),.胺的分类,根据氮上所连烃基的,个数,分为伯、仲、叔、季胺又可分为:脂肪族和芳香族胺;一元胺、二元胺等1,脂伯胺,脂,胺,脂仲胺,(,CH,3,CH,2,),2,NH,脂叔胺,(,CH,3,CH,2,),N,芳香伯胺,芳香胺,芳香仲胺,HN(C,6,H,5,),2,芳香叔胺,N(C,6,H,5,),3,2,此外,胺能与酸作用生成,胺盐,铵盐(,NH,4,+,),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被四个羟基取代后的产物叫做,季铵盐,,其相应的氢氧化物叫做,季铵碱,例如:,胺盐 季铵盐 季铵碱,3,2.胺的命名,(1,)简单胺的命名法,以,胺,为母体,在烃基名称后面加“胺”字,,称为“,某胺,”4,若在仲胺或叔胺中,如果氮原子同时连有环基和烷基,命名时烷基作为取代基并在烷基的名称前加符号“,N,”,,表示其位置5,(2),复杂胺的命名法,复杂的胺命名时是以,烃为母体,,氨基及取代氨基作为取代基。
例如:,6,(3,)胺盐、季铵盐和季铵碱的命名,他们的命名与无机盐、无机碱的命名原则相似例如:,2,7,1.硝基化合物还原,二.胺的制备,(,P369),(1),催化氢化,(2)酸性还原,还原剂,:,Fe/,HCl,(,或,HOAc,),Sn,/,HCl,(,HOAc,),SnCl,2,FeCl,2,),8,(3),选择还原,还原剂(弱):,Na,2,S,NaSH,(,NH,4,),2,S(,只还原一个硝基),9,2.卤代烃的氨解,(,P370),也可制备,仲、叔胺,和,季铵,化合物,10,3.醛或酮的氨化还原,(,P371),11,4.腈和酰胺,的还原,(,P371),(1)腈还原制伯胺,(2),酰胺还原,能制备,1,2,3,胺12,(3)酰胺降解反应,(,P372),(,伯胺的制备),得到少一个碳的伯胺,13,5.盖布瑞尔合成法,(,P372),实验室中制备纯净的伯胺,Notes,:,1.R-X,必须是,1,或,2,卤代烃2.,仅用于合成伯胺邻苯二甲酰亚胺,乙醇,14,三、胺的化学性质,1.,碱性,(,P375),(1),弱碱性,胺的碱性强弱是电子效应、溶剂化效应和立体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
不同胺的碱性强弱的一般规律为:,脂胺(仲伯叔)氨芳香胺(苯胺),R,N,H,H,R,是,给,电,子,基,团,,,使,N,上,电,子,更,集,中,碱,性,增,加,苯胺,:,孤对电子与苯环共轭,电子云密度减弱,碱性减弱N,-sp,2,杂化,15,当芳胺的苯环上连有给电子基时,可使其碱性增强,而连有吸电子基时,则使其碱性减弱例如,下列芳胺的碱性强弱顺序为:,对甲苯胺苯胺对氯苯胺对硝基苯胺,16,(2),成盐及应用,不溶于水 溶于水 不溶于水,利用这一性质可分离、提纯和鉴别不溶于水的胺类化合物由于铵盐的水溶性较大,所以含有氨基、亚氨基或取代氨基的药物常以铵盐的形式供用17,2,.烃基化反应,(,P377),3.氮上的酰基化反应,(1),同酰基化试剂反应,生成酰胺,彻底甲基化,叔胺无此反应;产物易水解;,在有机合成中又可保护氨基18,(2)与磺酰化试剂反应,生成相应的磺酰胺(兴斯堡反应),HCI,19,鉴定、分离伯、仲、叔胺,利用磺酰化反应可合成磺胺类药物,;,可用来分离和鉴别伯、仲、叔胺例如:,黄色,黄色,20,4.与亚硝酸的反应,(,P378),(1)伯胺,定量放出,N,2,定量分析,RNH,2,该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该反应在药物合成和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21,(2)仲胺,鉴别、提纯仲胺,黄色油状液体,黄色油状液体,22,(3)叔胺,(,绿色晶体,,,熔点,86,0,C,),分离脂肪族和芳香族的伯、仲、叔胺23,不同的胺与亚硝酸反应现象不同,可用于鉴别脂肪及芳香伯、仲、叔胺例如,:,室温,低温反应,水解加热有气体,24,5.芳胺环上的取代反应,(,P380),(1)卤代,N,H,N,H,2,B,r,2,2,Br,Br,Br,Br,3H,3,+,+,定量、定性分析,控制一卤代反应,25,(2),硝化,26,(3)磺化,27,6、霍夫曼热消除反应,(,P381),Notes:,1.E2,历程,反式共平面,消除,-H2.,消去含氢较多的,碳上的,H(Hofmanns,规则,),3,.,用于推断胺的结构机理,:,E2,反式共平面,28,霍夫曼消除规律:,消除含氢较多的,-,碳上的氢,当,-,碳上有强吸电子基团,或可形成共轭烯时,往往不符合霍夫曼规律29,e.g.:,30,练习:写出下列化合物经过两次霍夫曼消除后的产物,31,32,一、命名(有点难季铵盐、季铵碱),二、胺的制备,1、,硝基化合物还原,(1),Fe/,HCl,(2)选择性还原,2、卤代烃的胺解(易得混合物),3、醛或酮的氨化还原,4、,腈和酰胺的还原,5、盖布瑞尔合成法,第十五章小结,33,三、胺的化学性质,1、,碱性(选择题),2、,烃基化+霍夫曼热消除,3、氮上的酰基化,(1)酰基化,,NH,2,保护,(2)磺酰化(鉴别题,兴斯堡实验),4、同亚硝酸的反应(,NaNO,2,+,HCl,),鉴别,反应式不重要,5、芳胺环上的取代反应,卤化、,硝化、磺化,34,作业:,P387,1(4,8)5(2,3),6(2)7(1,3),8(7)11,课后练习:,1,2,5,6,7,8(1-4),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