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思恩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5页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思恩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下列分子结构图中的大黑点表示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的“原子实”(指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的剩余部分),小黑点表示没形成共价键的最外层电子,短线表示共价键其中分子结构图与化学式关系错误的是 A.(C3H4O) B.(HCN)C. (NH3) D. (BF3)参考答案:A略2. 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A. 46∶9 B. 32∶9 C. 23∶9 D. 16∶9参考答案:D略0.1mol某元素M的单质直接与氯气反应后,消耗Cl23.55g,这种元素是( ) A.Na B.Mg C.Fe D.H2参考答案:A略4. 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SO2和SO3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分子数目比为1:1 B. 原子数目比为16:15C. 体积比为4:5 D. 密度比为4:5参考答案:D【分析】同温同压下,Vm相同,结合n=m/M、V=nVm、ρ=M/Vm计算。
详解】A.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相同质量的SO2和SO3的分子数目之比为m/64:m/80=5:4,故A错误;B.二氧化硫中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硫的3倍,三氧化硫中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三氧化硫的4倍,则相同质量的SO2和SO3相比较原子数之比为:5×3:4×4=15:16,故B错误;C.同温同压下,Vm相同,相同质量的两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为5:4,故C错误;D.相同条件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为64:80=4:5,故D正确;故答案选D5. 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A.H2SO4+BaCl2==2HCl+BaSO4↓B.2CH3CH2OH+3O22CO2+4H2OC.4Fe(OH)2+2H2O+O2==4Fe(OH)3D.3Cu+8HNO3==3Cu(NO3)2+2NO↑+4H2O参考答案:A略6. 3月11日日本发生9级地震导至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 、 、 、等放射性元素或物质发生泄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核内有78个中子 B.的质量数为137C.核外电子数为51 D. 、互为同位素参考答案:C略7.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r(W)>r(Z)>r(Y)>r(X)B. 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都能与稀硝酸反应C.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弱D. 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参考答案:D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因此X是C,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O,W与X同主族,W是Si,短周期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电子层结构与Ne相同,因此Z为MgA.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r(Y)>r(X)>r(Z)>r(W) ,选项A错误;B. 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氧化镁、二氧化硅中二氧化硅不能与稀硝酸反应,选项B错误;C.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选项C错误;D. Y的气态简单氢化物H2O的热稳定性比SiH4强,选项D正确答案选D8. 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如图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A. B. C. D.参考答案:B考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分析:A.天平称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B.依据玻璃棒在搅拌过程中的正确操作判断;C.容量瓶瓶颈较细,移液时应用玻璃棒引流;D.依据胶头滴管正确使用方法判断.解答:解:A.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错了,故A错误;B.用玻璃棒搅拌时尽量不要碰到容器内壁(烧杯内壁),沿着一个方向进行搅拌,故B正确;C.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C错误;D.胶头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注意掌握中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方法.9. 为除去CO2气体中混有少量杂质SO2气体,应选用的试剂是 A.Na2CO3溶液 B.饱和NaHCO3溶液 C.NaOH溶液 D.Ba(OH)2溶液参考答案:B略10.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 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B.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C.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D.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 1∶2参考答案:B11. 已知:Na2S2O3+H2SO4= S↓+SO2↑+H2O+ Na2SO4,通过析出硫的快慢可以说明反应速率的大小,请判断下列几种情况下,最先看到硫析出的是选项温度Na2S2O3溶液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H2SO4的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A20℃15mL0.1mol·L-115mL0.1mol·L-1B20℃10mL0.2mol·L-110mL0.2mol·L-1C50℃50mL0.1mol·L-150mL0.1mol·L-1D50℃5mL0.5mol·L-15mL0.5mol·L-1参考答案:D因50℃>20℃,则选项C和D中的反应速率大于选项A和B中,又D中反应物的浓度大于C中反应物的浓度,则D中反应速率最快,即在实验中就最先出现浑浊,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明确温度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解答,注意利用表格中的数据来比较温度和浓度,注意控制变量法的灵活应用。
12. 下列各组物质,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NaCl、BaSO4 、SO2 B.Cu、CH3C00H、酒精 C.氯化钠晶体、水、酒精 D.KNO3、NH3·H2O、CaCO3参考答案:C13. 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 、CO32-、Al3+、Cl- B.Na+、HCO3-、K+、SO42- C.MnO4-、K+、SO42-、Na+ D.Mg2+、Na+、SO42-、NO 3-参考答案:D略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B. 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C.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D. 将盛有NH4HCO3粉末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少量醋酸的大烧杯中,然后向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反应剧烈,醋酸逐渐凝固由此可知,在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参考答案:C【详解】A.加热是化学反应进行的条件,而吸、放热是比较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差值,所以加热与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没有必然联系。
有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加热才能进行,比如铁与硫的反应,需要加热反应才能“启动”,A项正确;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由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差值决定,如反应物的总能量多,则表现为放热,B项正确;C.物质不同,能量不同;物质改变,能量必然改变,C项错误;D.醋酸的凝固点为16.6℃,醋酸的凝固说明反应后烧杯中的温度降低,说明烧杯中发生了吸热反应,即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项正确;所以答案选择C项 15. 短周期元素X、Y、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常温下,Al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XY WQ A. Y的最高化合价为+6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WC. 简单离子半径:W>Q>Y>XD. X、Y、W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种离子化合物中参考答案:B短周期元素X、Y、W、Q,常温下,Al能溶于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稀溶液,却不溶于其浓溶液,则W为S元素,由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以知道,X为N元素、Y为O元素、Q为Cl元素;Y为O元素,氧元素没有+6价,A错误;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S,则氢化物的稳定性:W<Y,B正确;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大小为:S2->Cl->N3->O2-,C错误;硫酸铵物质中含有N、O、S三种元素,该物质为离子化合物,D错误;正确选项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NaCl溶液,但现在只有混有Na2SO4、NH4HCO3的NaCl某学生设计了如图所示方案提取纯净的NaCl溶液已知:NH4HCO3NH3↑+CO2↑+H2O)如果此方案正确,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①可选择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②不用硝酸钡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42? 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5)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坩埚(或蒸发皿或试管) 酒精灯 (2)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 (3)取少量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SO42-已除尽 (4)除去过量的Ba2+ (5)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和HCl【分析】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固体,由流程可知,①中加热条件下分解,分解后的固体溶于水后,与氯化钡反应除去硫酸根离子,再利用碳酸钠除去过量的钡离子,过滤后滤液中含NaCl、碳酸钠,加盐酸除去碳酸钠后溶质为NaCl,蒸发得到纯净的NaCl。
详解】(1)用酒精灯加热固体,应在坩埚中进行2)加入硝酸钡溶液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除去了硫酸根离子,但引入了硝酸根新的杂质离子;(3)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如果硫酸根离子没有完全除去,能够与钡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所以检验硫酸根离子已除尽,。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