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学校信息化自查报告(5篇).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Sup****ng
  • 文档编号:598793864
  • 上传时间:2025-02-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8.57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校信息化自查报告(5篇)学校信息化自查报告(精选5篇) 学校信息化自查报告 篇1   我校根据教育体育局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结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为基础,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现对照《宝鸡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县评估指标》细则对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学校在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校园数字化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课改的深化,谋求社会、学校、家庭教育一体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校进一步发展与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问题一:  学校文化建设主题不够鲜明,文化氛围不够浓厚;校本课程开发进程有待提高,缺少校本教材  对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鲜明浓厚的校园文化主题,促使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提升;着力开展教研活动,积极组织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领头,带领青年教师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对校本教材的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开发  问题二:  电脑配备还不能满足日常教育需求;部分教室电子白板设备陈旧,故障频繁,无法满足正常教学使用;另教师的教育现代化的意识还需不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念还需不断深化。

        对策: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经费支持,增添教学办公电脑数量,更换陈旧设备;学校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推进,关键是人的因素,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力度,选派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参加专题培训,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积极运用现有的教研平台,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积极开展“在做中引、在引中学、在学中研、在研中思”活动,努力探索现代技术与学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全面促进学校工作的进一步深化  问题三:  由于教学楼改造工程刚刚结束,部室建设还不够齐全,现有设施设备也较为陈旧;且部室使用记录也不够齐全  对策:对缺少部室合理规划位置,加快建设进程,对现有部室及时更换设备强化部室管理,细化部室职责与职能,做到一室一人的专人管理模式  问题四:  师资配备不足,教师学科不均衡,体音美等学科教师还有欠缺  对策:制定多劳多得的鼓励政策,让有水平有能力的教师多兼课;面向社会高新聘请兼职师资;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以满足学校教学要求  问题五:随着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逐年递增,以及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加之我校的地理位置和教育教学水平较为领先,大量的适龄儿童进入学校就学,促使我校大班额现象消除难度增大。

        对策: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导向通过大力宣传“大班额”的'不良影响,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化解大班额的良好氛围;  二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严格招生管理;积极联系当地户籍部门,及时掌握适龄儿童信息,统筹规划,适时打算,做好一切应对措施;按照学籍管理的相关规定,加强义务教育学籍信息化管理;规范转学行为,防止随意转学插班;因病休学必须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书、病历以及必要的住院票据;化解已有“大班额”,防止新“大班额”的出现;  三是学校狠抓学生学籍管理,规范班额行为通过学区校对,学校负责,班主任把关,落实新生建档、转学变档的学籍管理办法;  四是建立健全治理“大班额”的长效监督机制防止“大班额”现象的“死灰复燃”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将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在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还将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学校信息化自查报告 篇2   (一)资源建设  1.基础配置  锦洲小学依托信息技术为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服务,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的建设。

      在政府不断增加专项投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建成了校园网,网络光纤铺设覆盖所有专用教室,充分保障了全校师生的正常使用  目前学校基础设施配置完善、功能齐备,有1个电脑房、1个多媒体专用教室、12个班级全部配备多媒体设备在学校完成整体改造期间,学校添置了交换器,为所有班级和办公室增设了网点,确保教学、办公所需的电脑都能上网,也为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创设了必备的条件  2.信息资源 学校基本信息数据完备,符合教育部“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要求学校已建成了的校园网,网络光纤铺设覆盖所有专用教室楼,学校基础设施配置完善、功能齐备  3.人力资源  学校领导重视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与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参加各类信息化培训,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及网络  目前学校有以分管教学校长为组长,以各教研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专职的网管员,他们负责学校网络的安全运行,并负责各专用教室及教育信息化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如遇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借助与网络专业维护机构签定的协议,及时得到处理  (二)管理机制  1.组织规划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及信息技术组组长为成员的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分管信息化工作的校长为组长,各学科教研组长、各年级组长及各班信息员组成的学校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明确各自的职责,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工作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2.制度建设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 学校建立有教育信息化工作相关的激励机制,每学期对发表相关的论文、案例或推进信息化工作有突出成绩的老师给予奖励  3.投入经费  学校加大对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满足教育教学日益发展的需要校园网电教设备设施逐步升级改造,近几年年为相关为中层干部配置了U盘  近三年来已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投入经费,这些经费的投入,使用合理,用到点上,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校在管理、教育、教学等信息建设中经费使用的需要,确保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  4.维护情况  为了及时排除网络故障、维修信息技术设备,我校设有“电脑故障记录本”、接报后能及时到场检修,一般性的故障都能做到当场修复或当天修复,不超过24小时为了保证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我校联网计算机都安装了杀毒软件,并能及时更新为了维护网络控制室、教室等设备的安全,我校有安全使用措施,有防火防盗设施,能够及时维修和保养目前,我校信息技术设备能正常使用,确保了网络安全畅通,有效防御了计算机病毒的侵袭,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应用水平  1.课程实施  学校严格执行信息科技课程计划,在预备年级开设每班每周1课时的信息科技课全面落实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能,提升学生整体信息素养在基础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收集、管理和使用第一范文网络资源,开展信息技术与基础型课程的有效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教与学的有效教学手段  2.管理服务 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学校所有课表采用电脑软件排课,合理安排课程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资料采用电子文档对于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安排,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每学期进行考核,适应教师与学生发展的需要  积极应用校园网络发布信息,确保及时更新学校网站信息,使日常管理工作通过校园网更方便地实现实效化、规范化、科学化,使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有序高效  财务与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图书管理等能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管理,使各方面的工作及时准确的记载,保证落实得有序 我校在注重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同时,也比较关注学生网络文明规范意识的培养不仅在各种学生活动中进行宣传和教育,而且强调在学科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合理渗透,将网络文明规范意识的培养渗透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3.应用特色  我校立足以课程为核心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突出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的宗旨,重点探索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参与、教师引领、教学互动、沟通交流、学习评价、资源建设与共享等课题,初步形成以开源系统建立信息化教学应用平台的学校信息化应用特色  增强信息技术教学力度,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学校加强信息技术的基础性课程,引导学生将信息化平台作为学习工具、资料来源,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学习能力  加强校本信息化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全校45岁以下教师,进行信心花培训  __小学  20__年10月23日 学校信息化自查报告 篇3   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已得到广泛运用,也给教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加强教育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努力推进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而推进学校教育改革和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已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我校根据上级部门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指导精神,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目前,我校共有计算机教室4间,白板教室21间,多功能录播教室2间,班班通教室87个现有初高中学生2790人,学生电脑345台,生机比为8:1,教师187人,教师电脑200台,师机比为1:1现有52个教学班,班班通设备完好率100%宽带网络覆盖全校各教室和办公室,现对照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将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管理与经费保障  1、制定可行的规划计划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学校制定了切合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每个学期都认真制定学期计划,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实施步骤,确保了信息技术工作顺利开展,学期末认真总结,找出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  2、设立合理的人员机构  为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我校成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全面负统筹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成员覆盖到各部门,各学科,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同时,成立专门部门信息技术处负责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会议研讨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工作的制度建设,能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各项信息管理制度,制定了《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办公室教师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计算机专用教室管理制度》、《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普通教室电教设备管理制度》、《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远程直播教室管理制度》、《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网络服务器机房管理制度》、《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信息化设备管理制度》、《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校园网使用管理制度》、《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教师、学生邮箱管理制度》、《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乌鲁木齐市网络突发事件处置规定》、《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直录播室使用规则》、《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多媒体报告厅使用规则》等,使工作有章可循,保证了信息工作的顺利开展。

        4、经费投入  我校20__年至今投入信息化建设经费为420万左右,目前,已实现教职工人人有一台电脑,班班配备了电脑、电视、实物展台等信息设备,满足了教育教学需求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