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停车特性计算.doc
14页1车辆停放基本特征参数1.1调查方法概述1) 调查日2) 调查时间3) 方法1.2基本特征参数计算1) 累计观测停车量2) 累计停车时间3) 实际停车量4) 百分比5) 平均停车量6) 停车能力(泊位数)7) 高峰时停车量8) 停车集中指数高峰小时停车集中指数平均停车集中指数9) 平均周转率10) 平均停车时间1.3调查结果的计算与分析汇总表例如调查点停车场特征参数计算数编号停车场泊位数平均停车时间(分)平均周转率高峰停车数高峰停车指数路外P1文庙社区2023.061.7060.30P2力都园6081.901.32510.85P3亚太世纪花园2659.231.50180.69P4保龙仓4038.570.7070.18P5千禧大厦3539.782.57270.77P6新世纪商业广场14052.312.79620.44P7樱化大卖场3042.332.87140.47P8华隆商厦2140.481.0060.29P9北国商场4758.842.0260.13P10中心医院70101.142.39801.14P11中医院4089.841.60380.95P12华冶医院2061.672.10140.70路上P13赵苑7072.502.74250.36P14邯郸宾馆5844.201.19230.40P15邯郸大酒店9069.921.14590.66P16矿山宾馆33107.251.21220.67P17江南春大酒店2359.044.52391.70P18丛台公园3557.781.54270.77P19体育场2546.981.72150.60P20体育馆2040.371.35100.50P21邯郸地税4376.892.09410.95P22广播电视中心2167.622.00170.81P23工商银行-移动4054.111.40200.50P24中国农业银行2044.944.35271.35平均停车指数0.67平均停车场利用率16.16路外和路边停车场停车时间记录表编号停车场高峰时段停车量合计实际停车量10 : 00-11 :0011 : 00-12 :0012: 00-13 :0013: 00-14 :00P1文庙社区101512114836P2力都园1328625515879路外P3亚太世纪花园28231076839P4保龙仓13121074228P5千禧大厦5427221511890P6新世纪商业广场84836669302195P7樱化大卖场20179156143P8华隆商厦115572821P9北国商场3936443915895P10中心医院1161099481400167P11中医院5140232013464P12华冶医院202015167142合 计4594153723421588899路上P13赵苑1927236313296P14邯郸宾馆2235301610369P15邯郸大酒店36496381229127P16矿山宾馆202724289940P17江南春大酒店42464743178104P18丛台公园33331388754P19体育场28187116443P20体育馆1711823827P21邯郸地税4721343613890P22广播电视中心32231387642P23工商银行-移动332218179056P24中国农业银行4343202012687合 计37235530033313608352停车特征分析:1)停车场停放供需总量分布特征停放供需总量是指在空间及时间上来分析停放吸引的变化程度。
停车密度即可体 现停放供需总量,是停放负荷的基本度量参数单位,分为停车时间密度和停车空 间密度停车时间密度:指在停车场的停车吸引量或某一区域内所有停车场的停车吸引 量停车空间密度:指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停车场的停车吸引量的变化情况 要求绘出路外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停车总量的时间分布柱状图,并进行分析 例如:路外停车场停车吸引量时间分步柱状图10: 00-11 : 0011: 00-12 : 0012: 00-13: 00 13: 00-14: 0000002量车停停车时间路外停车场停车吸引量时间分布柱状图路上停车场停车吸引量停车时间分布柱状图|路上10: 00-11 : 11: 00-12 :12: 00-13 : 13: 00-14 :00 0000 00量车停停车时间路上停车场停车吸引量-时间分布柱状图要求绘出路外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高峰泊位供需比柱状图并进行分析 例如:位车停他W080604020路外停车场高峰泊位供需比柱状图停车调查地点厂泊位数-高峰停车数路外停车场高峰泊位供需比柱状图路边停车场高峰泊位供需比柱状图位车停OOOOOOOOO098765432^1」泊位数 里高峰停车数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停车调查地点路边停车场高峰泊位供需比柱状图2)车辆停放时间分布特征要求绘出路外停车场和路边停车场车辆停放时间累计频率分布图。
要求绘出典型停车场的停车时间特性图例如:停车时间累计百分比*路外停车时间累计百分比 ■ 路上停车时间累计百分比0比分百计累停车时间(分)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160停车时间(分)停车场停放时间累计频率分布图亚太世纪花园停车时间特性图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0亚太世纪花园停车场停车时间特性图(路外)3各种用地的停车供需特性调查3.1调查概述城市停车需求与城市人口、 土地利用、车辆增长、出行方式道路设施及管理 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报告和上海市历次停车调查的分析来 看:地开发利用情况、人口规模、工作岗位数和机动车流量这几个因素对城市停 车需求量的影响较明显目前,广泛使用的停车需求模型主要有三种: ①以土地 利用与停车设施之间关系为基础的模型,目前该类模型有以下三类: 1)停车产生率模型、2)用地交通影响模型、3) 土地利用模型;②以停车需求与机动车出 行关系为核心的出行吸引模型;③以相关分析法为核心的多元回归分析预测模 型各类模型相关因素参数的标定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和城市存在较大的差别, 在 进行城市的停车需求预测时不宜套用, 各个城市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 宜的制定本地的停车场发展规划策略,制定适合本城市发展的标准。
(本论文中 采用产生率模型)3.2各种用地的现状产生率分析1)产生率模型的基本原理此模型给予一个最基本的假设,即停车供需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该模型是将各种具有不同土地利用性质的用地看作停车发生吸引源, 通过确定规划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性质的单位指标所吸引的停车需求量指标, 然后将区域内的总停车需求看作各个地块的停车需求量的总和Nyi八 :ij * Rij (i =12…n) j 土式中:y i—i区高峰时间停车需求量Rj—i区j类性质单位用地面积(或单位雇员数)停车需求数量(产生率) aij — i区j类性质用地面积(或单位雇员数的数量)2)停车需求产生率的标定停车需求产生率可以用某种用地功能单位容量 (如100工作岗位书,1000m2 土地面积)所产生的停车吸引量来表示这里,我们用每1000m2的用地面积所产 生的高峰停车吸引量来表示调查区域的停车需求产生率表中产生率1用每1000平方米的用地面积的高峰停车吸引量来表示,可用公式写 为如下形式:产生率(R)=一咼峰停车吸引量 x 1000调查点的占地面积(m2) 在不考虑工业用地、车站用地的情况下,现在所需要的停车需求以高峰停车 指数为0.8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np=(' Si * Ri )/0.8i 4式中:p—现状停车需求(泊位)Si—i类用地的面积R—i类用地的停车需求产生率0.8为高峰停车指数例如:调查数据整理结果表用地性质调查地点面积2 (1000m)高峰停车吸引量产生率住宅文庙社区10.40060.577力都园15.000513.400亚太世纪花园2.223188.097商贸保龙仓3.71571.884千禧大厦1.5172717.798新世纪商业广场8.100627.654樱花大卖场3.725.2143.758华隆商厦1.77663.378北国商场5.801.161.034医院中心医院6.4808012.346中医院3196.33811.889华冶医院6400142.188旅游赵苑151.158250.165餐饮邯郸宾馆5.700234.035邯郸大酒店15.730593.751矿山宾馆0.9032224.363江南春大酒店1.7033922.901文体娱乐丛台公园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