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足迹社会实习汇报(多篇).docx
65页红色足迹社会实习汇报(多篇)推荐第1篇:“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 “追寻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报告 周日上午,我们在学院的组织下参加红色教育活动,具体活动内容是去四平参观西平战役纪念馆和四平烈士陵园祭奠烈士炎热的天气如同同学的热情一样澎湃两个多小时的车程有欢声笑语,也高速路上堵车等待的小插曲 上午,我们参观了期待已久的四平战役纪念馆,看着那一幅幅黑白照片,那一件件破旧的军装,那一枚枚依旧闪亮的勋章,那一面面战斗锦旗,那一挺挺旧机枪,听着那炮火隆隆的枪弹声,仿佛回到了战斗时刻,那血水和汗水凝聚而成的英雄事迹,一幕幕前仆后继的牺牲,这一切的一切,感动着每一位观众经过讲解员得解说,我对闻名中外的四平战役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同时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又增添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敬仰让我更加深知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该把战争年代的精神传承下去 在革命先烈厅里,我的心情无比沉重,那一个个名字,都是一个一个年轻的生命啊据不完全统计,四战四平,东北民主联军共计伤亡4万余人,其中牺牲近2万人,约占东北解放战争牺牲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二在牺牲者中,有师长1人、团级干部72人、营级干部180人。
他们多是从雪山草地中走出来的老红军、抗日烽火中身经百战的八路军、牺牲者中最多的是普通的年轻战士,他们大多是农民子弟,是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黑暗将他们推上了义无反顾的革命之路,他们的爱国理想朴素而简单,为了民众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土地、为了不再有饥寒与压迫,他们在狂风暴雨般的枪炮声中义无返顾地冲 向了血战四平的沙场,许多人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最后参观四战四平半景画厅,给我极大的震撼四战四平半景画气势恢宏,刻画逼真它运用特有的造型手段和声、光、电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将东北人民解放军四战四平的历史瞬间凝固在长44米,高14米的画面上在特定的灯光、音响以及逼真的地面塑形、仿真道具的烘托下,半景画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感觉置身于逼真的战争氛围中,揭示出四战四平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本质与深厚的文化内涵,表现出这段历史的时代氛围和特定意境它以强烈、逼真的感染力、震撼力与视觉冲击力消解观众与历史之间的时空距离感,将其带入历史情境中这幅热血与烈火交织的革命战争画卷,表达着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仿佛从这里走进历史的天空,重新回眸四平之战那壮阔惨烈、血火交织的战斗场景 我们的解放军,我们的革命前辈们,为了我们祖国的独立,为了我们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永远的躺在了四平的地下,你们的功绩我们会永远铭记,你们的名字会万古流芳。
伟大的人民解放军!伟大的中华儿女! 从纪念馆出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沉浸在战斗的场景中,我想四战四平并不只是留在展板上面的的文字和照片,更是一种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英雄城迎来了他崛起的今天,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新时期的英城儿女终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四平烈士陵园,陵园居高临下,站在陵园向南眺望,市区的全景清晰可见陵园占地20余万平方米,其前身是1951年成 立的革命公墓,1974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四平烈士陵园陵园的主轴线正中是一座由四把尖刀组成的四战四平主体纪念碑,在纪念碑底座上,镌刻着原全国人大委员会委员长彭真提写的“四平烈士永垂不朽”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四平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军事重镇四平地区,抗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一次防御战役1946年3月到1948年3月国共双方先后调动了大量兵力,在四平展开了四次大战役:第一次是四平解放战;第二次是四平保卫战;第三次是四平攻坚战;第四次是四平战役在这几次战役中,双方共投入兵力40万人,累计战斗52天,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战四平”四战四平又以四平保卫战、四平攻坚战作战时间长、投入兵力多、伤亡数量大而著称于世。
四平战役不仅解放了四平,对全国解放也具有重大意义,整个四平战役,东北民主联军伤亡3万余人,击毙击伤敌人5万余人,英雄们用年轻的生命赋予四平这座城市以“英雄城”的美誉 回家的路上我都在思考,思考这次四平之行给我们的深刻教育,思索一名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思索如何把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传承及发扬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最为可贵最为精华的部分,是一个民族强大的动力,几十年前那个血与火的年代,无数的先烈用他们的行动和生命证明得到了证实今天,战争远离,硝烟散去但是精神依在,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其精神传承下去,并作为我们以后工作中的动力,努力工作,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不负于祖国的寄托 推荐第2篇:“追寻红色足迹”主题社会实践报告 “追寻红色足迹”主题社会实践报告 —— 孟良崮战役遗址 红色革命圣地是让中华儿女重温历史,牢记历史的地方只有不断重温历史,才能体会到当时的屈辱,才能激发中华儿女的上进心,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孟良崮旅游区位于临沂市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属蒙山山系,主峰海拔575.2米,面积1.5平方公里相传宋朝杨家军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由此得名。
孟良崮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孟良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孟良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占地800公顷,孟良崮主峰上建有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山下建有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应学校的号召,这个暑假我有幸参观了孟良崮旅游区,身为蒙阴人民,我为家乡有这样的地方而感到自豪下面我带大家一起重温一下那战火飞扬的年代 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长张灵甫,孟良崮由此名扬海内外 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第整编74师被完全消灭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1947年3月,蒋介石眼见其有生力量被解放军一点点消灭,转而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实施了重点进攻蒋介石调集了24个整编师、60个旅,共约45万人,组成3个兵团,由顾祝同任总司令坐镇指挥,采取加强纵深、密集靠拢、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法,气势汹汹地向山东根据地扑来。
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灵活机动,忽打忽停,寻机歼敌,但因敌军高度集中,未能达到预期目的,便于5月上旬率主力转至蒙阴、新泰、莱芜以东隐蔽集结,寻找战机 国民党军司令顾祝同见解放军东撤,即令各部“跟踪进剿”,并特名第1兵团司令汤恩伯率领整编74师以及25师和83师,进军沂水于是,我军就此拉开了孟良崮战役的序幕 整编74师原为国民党军74军该师全系美械装备, 为甲种装备师,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蒋介石指定的典范部队师长张灵甫毕业于皇甫军校第四期,在陆军大学甲级将军班受过培训,抗日战争时期,曾被誉为模范军人,在湘西会战中,又因战功卓著而荣获自由勋章,因此深受蒋介石青睐在江西高安战役中张灵甫一条腿被炸断,送往香港治疗后落下残疾,右腿跛行从此仗着蒋介石的器重,骄横异常,出发前口吐狂:“把陈毅赶进东海里喂鱼去!” 华东野战军领导全面分析了态势后认为,应将主力置于坦埠及其两侧地区,可出其不意集结数倍于敌的兵力加以围歼,完全可打有把握之杖由于国民党军25师和83师不及时跟进,使国民党军王牌部队74师陷入了险境,5月13日黄昏,华东野战军领导指挥第 1、第8纵队利用形掩护,穿插锲入74师纵深,割断了74师与其他国军的联系。
经过了一天的激战,到15日拂晓,第 1、第 6、第8纵队分别攻占了垛庄和万泉山,完全截断了74师的退路,将其合围于孟良崮及其以北的狭小地区内得知74师被围,蒋介石急令各部齐头并进,拼死也要解张灵甫之围遂一方面命令张灵甫坚守阵地,吸引共军主力,另一方面严令孟良崮周围的10个整编师,特别是李天霞、黄百韬的部队尽力支援整编74师,以其内外夹击,聚歼共军于孟良崮地区陈毅命令各阻击部队坚决挡住国民党军,同时根据战场情况,重新调整部署,1纵从西,4纵从北,6纵从南,8纵从南,9纵从东北,5个纵队同时对74师发起了总攻李天霞与张灵甫素有矛盾,所以,在蒋介石的催逼下,他的整编83师只派出一个团的兵力弛援而黄百韬的整编25师则是不遗余力地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凭借武器之利,到14日上午他们已将战线推到了黄石崖、狼虎山一线黄崖山距孟良崮6公里,两地隔一段开阔地带而相望,这道山恋自然成了整编25师通往孟良崮的最后障碍,甚至可以说,谁占有了黄崖山、谁就把握了这次 大 战 的 主 动 权 华东野战军克服疲累、饥饿之苦,一边行军,一边睡觉;一边跑步,一边嚼炒米,终于在拂晓抢到了黄崖山主峰的山脚下。
而后,与国民党军展开激烈战斗,最后,成功夺得黄崖山 后来,双方在孟良崮展开了争夺战,战况非常激烈华东野战军23师夺取万泉山后,立即向74师中猛心扑副师长戴文贤从师警卫排和部分连队中,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了突击小组时任23师69团1营2连班长的葛兆田有幸入选,并担任主攻每个突击小组7人,轮番冲锋,猛攻张灵甫的指挥部不料,前几个小组都失败了葛兆田一挽袖子,跟着副连长冲了上去张灵甫的指挥部是在一座山崖根儿里,前面用石头垒了道石墙以防流弹等葛兆田冲上来,只剩下他、副连长和一名战士葛兆田持枪高喊:“一营在东,二营在西,三营堵正面,告诉他们缴枪不杀,谁动打死谁!”这时听见敌军指挥部里有人喊:“别开枪,我们投降!”一群官兵随即从指挥部里走了出来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军官见只有3名解放军战士,端起冲锋枪就扫 这时副连长受了重伤葛兆田一下子火了,也抱起冲锋枪“嘟嘟嘟”一阵子这名军官和一串敌军士兵应声倒下,余下的敌人赶紧高喊:“别打别打,我们真投降!”葛兆田厉声命令:“一个一个出来,把枪仍在门口!”待敌人全部走出后,他数了数,一共83人这时,葛兆田走过去看那个被打死的军官,身材高大,肩上有两颗将星,胸前还缀满了勋章。
当山风掀起他的裤管时,葛兆田发现他的一条腿是橡皮假腿当时葛兆田也闹不清他是谁,心想反正这个官儿小不了正在这时,副师长戴文贤率领后续部队冲了上来,一见躺在地上的国军军官,问道:“这个军官是谁打死的?”葛兆田还以为要受表扬,变得意而又虚伪的说:“我打死的不料,戴副师长发了火:“你为什么打死他?我要处分你!”葛兆田也来了倔脾气,一拧脖子说:“他打我,我不打他?蒋介石打我,我也敢开枪!”戴副师长也不好再说什么葛兆田哪里知道,他打死的竟是张灵甫呀! 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了国民党整编第74师及整编第83师一个团共3万余人全部被歼!蒋介石痛失虎将,哀叹74师被歼是他“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陈毅司令员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篇:“孟良崮上鬼神嚎,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从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此战,华东野战军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在广大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一举全歼国民党军精锐“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此战创造了我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战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
这一战役的胜利,是在诱敌深入、持重待机,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于能应付各种可能情况的机动位置,这一指导思想下取得的关键的一直在于,前线指挥员粟裕善于分析敌情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