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境内航区运输业务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报告.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49911815
  • 上传时间:2023-04-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8.36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境内航区运输业务行业需求与投资规划报告提升集疏运公路衔接水平继续推进主要港口重要港区集疏运公路建设,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重要港区连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对于受城市交通制约较大的重要港区,鼓励建设客货分离的集疏运公路体系一、 干散货运输业概况干散货运输是水上运输的主要方式,占全球总货运量的比例超过40%干散货运输船舶主要用于运送铁矿石、煤炭、粮食、铝矾土、磷灰石、木材、水泥、化肥、原糖等与经济、民生休戚相关的重要物资,干散货运输业的景气度与全球经济发展高度相关一)全球干散货市场情况1、干散货贸易量情况近十年来,全球干散货贸易市场处于稳步增长期,干散货物货运量保持平稳增长根据克拉克森统计,2012年至2021年,全球干散货海运贸易量由40.99亿吨增长至53.65亿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4%全球铁矿石的供需格局存在明显区域性特征,以中国、日本、韩国为核心的东亚地区是全球铁矿石的主要消费中心,而供给中心则以澳大利亚、巴西等国为主铁矿石干散货的主要运输路径是从澳大利亚、巴西向东亚地区运输煤炭是全球使用量较大的化石燃料,分布区域较广世界主要的煤炭出口国为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印度、日本等国。

      干散货船运输的粮食主要包括玉米、小麦、稻谷和大豆,粮食主要产自北美洲、南美洲和东欧等地区,而粮食进口需求主要来自中国等人口大国铁矿石、煤炭、粮食等大宗商品供需格局的地域分布,构成了全球干散货运输的市场基础2、干散货运力供给情况根据克拉克森统计,2012年至2021年,全球干散货运力稳步增长,其中干散货船舶数量从9,503艘增长至12,685艘,复合增长率3.26%,干散货船舶运力规模从6.80亿载重吨增长至9.44亿载重吨,复合增长率3.71%即使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2021年全球干散货运力仍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3、国际运价指数情况全球干散货运输业的景气程度,与全球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指数)则是全球经济的晴雨表2012年至2019年,BDI指数持续波动,2016年初BDI指数降至近十年最低点的290点2016年后,BDI指数长期保持波动上升的趋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BDI指数降至低点393点,全年平均值仅为1,066点2021年以来,全球经济实现复苏,干散货运输市场的需求持续大于供给,同时受疫情影响,全球船舶周转率下降,各类型船舶的运价均大幅上升。

      2021年,BDI指数自年初1,374点持续增长,10月份达到近十年最高点5,650点,全年平均值达到2,943点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报告,2022年上半年散货船市场整体表现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16%,其中中小型散货船表现较为强劲,主要受益于坚挺的小宗散货贸易、印尼-印度煤炭贸易需求陡增等因素2022年下半年需求下降叠加港口拥堵大幅缓解,干散货船市场出现快速下跌BSI指数反映超灵便船型干散货船舶的市场租金变化情况,整体的变化趋势与BDI指数的变化情况相似BSI指数在经历2012年至2019年的波动后,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现下降,2021年大幅上升,至10月份达到近十年的最高点根据克拉克森研究报告,2022年上半年期租租船市场整体依然坚挺,各细分船型的期租租金走势趋势保持相同,虽然较2021年下半年水平小幅下滑,但同比增长显著2022年下半年以来,受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BSI指数进一步下滑,干散货运输市场整体行情震荡走低随着国内对疫情管控的限制取消,2022年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再次聚焦经济增长,市场情绪有所恢复克拉克森预计,国内投资和消费将得到更多支持并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此外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将继续得到重视,这些政策将潜在对2023年部分航运细分市场带来影响。

      二)我国干散货市场情况1、干散货贸易情况境内沿海干散货运输主要涉及煤炭、金属矿石、粮食、钢材、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水泥、化肥等,其中煤炭的货运量占比较高1)煤炭货运情况我国煤炭资源以褐煤、无烟煤等动力煤为主,供需格局存在区域分离的情况,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是我国的储煤大省,而煤炭消耗量主要在华东、华南等沿海省份,总体呈现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我国煤炭运输以铁路、水路为主,公路为辅,其中山西、内蒙古等地出产的煤炭通过铁路运输至秦皇岛港、黄骅港等环渤海湾北方港口,再经由沿海干散货船舶运输至长江口岸、珠江口岸煤炭需求量与我国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历年我国主要港口的煤炭吞吐量波动较大2016年以来,我国推行的供给侧改革,极大改善了煤炭供需失衡的局面,主要港口煤炭吞吐量逐年上升2020年,受疫情影响,主要港口煤炭吞吐量16.46亿吨,同比下降0.92%2021年,我国经济实现复苏,电力需求出现恢复性反弹,煤炭的需求量出现大幅上涨,全年北方港口合计完成煤炭吞吐量8.15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9.25%2)金属矿石货运情况我国沿海金属矿石的散货运输,以铁矿石为主要货物2020年,主要用钢行业生产较为稳定,中国钢铁产量创新高,铁矿石需求表现强劲。

      2021年7月,在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指导下,压减粗钢产量工作进入实施阶段,粗钢产量迅速下降,铁矿石进口量连续5个月同比下滑,沿海金属矿石运输需求趋弱2、货物运输业运力供给情况根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2012年至2021年,我国干散货运力整体呈波动上升的态势,沿海省际万吨以上运输干散货船数量由1,618艘上升至2,235艘,万吨以上干散货船运力由4,940万载重吨增长至7,494万载重吨,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3.65%、4.74%,增长速度均超过同期全球干散货船舶的增长速度3、货物运输业国内运价指数情况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CCBFI指数)反映我国沿海运输市场运价变化情况,CCBFI指数变化与宏观经济情况密切相关2012年至2018年间,CCBFI指数波动幅度较大2019年,CCBFI指数的整体水平,相较于2018年初的阶段性高点已有较大幅度下降;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CCBFI指数继续下降,随着疫情得到控制,沿海干散货运输业开始复苏受煤炭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干散货运价在2021年大幅上涨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CBCFI指数)是上海航运交易所编制的反映我国沿海煤炭运输市场价格波动的指数,煤炭运价与煤炭价格相关度高,波动幅度较大。

      2021年以来,我国经济复苏带来煤炭供给持续紧张,煤炭价格大幅上涨,CBCFI指数也相应随之上升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交通运输部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反复、管控措施趋严以及气温回暖后煤炭消费进入淡季等因素影响,下游市场对能源需求趋弱,成交冷清,CCBFI指数、CBCFI指数均有所下跌2022年7月,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迎来极端高温天气,能源需求增加因下游库存充裕,沿海散货运输市场整体波动盘整,运价指数小幅上涨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的研究报告,整体而言,2022年下半年虽有异常高温天气等阶段利好拉涨行情,但由于疫情持续影响,煤炭需求增量有限高库存、低日耗态势下,电厂保持平稳采购节奏,运力供需格局趋于宽松,运输市场旺季不旺特征明显,运价于中低区位震荡二、 需求预测十四五时期,预计我国水运需求将总体保持增长态势,呈现高基数、中低速增长的特点预测2025年水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到85亿吨、164亿吨,年均增长约2%~3%,其中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3.0亿标箱,年均增长5.5%货类结构以集装箱、煤炭、铁矿石、石油及制品、矿建材料为主,其中集装箱、原油、LNG等增长较快,煤炭、铁矿石等维持高位。

      水路旅游客运量将呈较快增长趋势,其中邮轮旅游和国内休闲度假游、城市观光游、库湖区亲水休闲游快速发展三、 发展目标2025年,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水运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水运基础设施补短板取得明显成效新增国家高等级航道2500公里左右,基本连接内河主要港口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提质增效,保障能力适度超前智慧绿色安全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支撑国家战略能力明显增强一)基础设施保障有力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里程5000公里左右,其中新增国家高等级航道2500公里左右,打通主要瓶颈和碍航节点,延伸通达范围,提升管理养护水平进一步增强港口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沿海大型专业化码头通过能力适应度大于1.1,提高内河港口专业化集约化发展水平补齐港口集疏运短板,实现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全覆盖,沿海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达到90%以上二)运输服务经济高效集装箱,原油,矿石,、LNG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集装箱干线港国际互联互通水平大力发展铁水联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推动水上客运多元化发展,提升服务品质,加快推进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三)创新智能水平提升强化水运基础研究,提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

      推广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深度应用,继续加快智慧港口和数字航道建设四)绿色安全水平提高提高水路货物周转量占比,深入推进港口集疏运公转铁公转水,进一步降低港口铁矿石公路疏运比例完善水运安全保障和应急救援体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五)支撑引领能力增强不断提升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整体竞争力,加快构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持续增强上海等国际枢纽海港和长江、西江黄金水道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支撑作用,增强水运对冶金、石化等产业布局优化调整的促进作用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码头运营商、航运企业和物流运营商提高我国在国际海事组织等国际机构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展望2035年,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水运体系基本建成,为建设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做好支撑内河水运完成国家高等级航道网2.5万公里预期目标,充分发挥在6轴7廊8通道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中的通道作用沿海港口在国家发展中的硬核作用凸显,在全球航运和物流体系中的枢纽地位突出,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四、 影响干散货运输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一)干散货运输行业有利因素1、国家政策对水上货物运输业大力支持,促进航运行业有序发展2013年,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对部分水上货物运输业不发达的国家在船舶制造、港口设施等水路运输领域提供技术与资金的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水上货物运输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从而带来相关航线上贸易的持续繁荣,为我国水上货物运输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我国高度重视水上货物运输业的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2020年,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海运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中国基本建成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到2035年,中国全面建成海运业高质量发展体系,基本实现海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50年,海运业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全面实现海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的政策支持能够全面推动水上货物运输业继续向前发展2、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良好,双循环构建创造航运市场空间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1979年至2004年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9.6%,2005年至2020年我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8.5%,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我国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未来还将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我国幅员辽阔,资源的地域分布情况和经济格局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干散货水上运输是调剂国内资源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