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编)研究性学习阶段小结(生物).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油条
  • 文档编号:20048391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7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研究性学习阶段小结标题:昆虫的鉴别科目:生物组员: 班主任: 2007 年 12 月昆虫的鉴别一、原尾目 Protura无翅昆虫,体极小,细长,淡白或黄色头锥形,口器内藏;触角退化,无单眼和复眼前足特别长,生有许多感觉器,跗节互节,单爪腹部 12 节,前 3 个腹节各有 1 对小型腹足(刺突) ,无尾须增节变态,若虫 5 龄,与成虫相似二、弹尾目 Collembola微小型无翅昆虫,有发达的弹器,能跳跃口器缩入头内,适于咀嚼或吸食;触角丝状,4 节,无复眼腹部 6 节,第一腹节有黏管无尾须,外生殖器不明显表变态,若虫形似成虫;成虫期继续蜕皮有孤雌生殖现象三、双尾目 Diplura 细长、淡色、无翅的小型昆虫触角长而多节;无单眼和复眼;咀嚼式口器,内藏于头部腹面的腔内;胸足发达,跗节 1 节;腹部 11 节,腹部末端有 1 对显著的尾须,无中尾丝若虫外形极似成虫成虫期仍蜕皮四、缨尾目 Thysanura 小到中型,无翅昆虫体狭长,背腹扁平,常多鳞片和毛触角长丝状,复眼分离,咀嚼式口器,上颚有前、后 2 个关节突与头部相连腹部 11 节,第 7 至第 9 腹节有成对刺突和泡囊,第 11 节具有 1 对缨状尾须和正中尾丝,长而多节,雌虫产卵器发达。

      表变态成虫期仍蜕皮五、蜉蝣目 Ephemeroptera 最原始的有翅昆虫体小至中型,细长,体壁柔软复眼发达,单眼3 个触角短,刚毛状;咀嚼式口器,但上、下颚退化,没有咀嚼能力翅膜质,翅脉网状,前翅很大、三角形;后翅退化,小于前翅;翅脉原始,多纵脉和横脉,休息时竖立在身体背面雄虫前足延长,用于在飞行中抓住雌虫腹部末端两侧着生 1 对长的丝状尾须,一些种类还有一根长的中尾丝原变态,一生经历卵、稚虫、亚成虫和成虫 4 个时期成虫不取食,寿命极短,只能存活数小时,多则几天雌虫产卵于水中稚虫常扁平,复眼和单眼发达;触角长,丝状腹部具气管鳃和丝状尾须三条具有亚成虫期是其独特的特征亚成虫形似成虫,但体表、翅、足具微毛,色暗,翅不透明或半透明,前足和尾须短,不如成虫活跃成虫期仍蜕皮六、蜻蜓目 Odonata 原始的有翅昆虫体中型至大型,细长,体壁坚硬,色彩艳丽;头大,能活动,复眼极发达单眼 3 个;触角短,刚毛状;咀嚼式口器;前胸小,中后胸极大,并愈合成强大的翅胸;翅 2 对,狭长,膜质透明,前、后翅近等长,翅脉网状,有痴痣和翅结,休息时平伸或直立,不能折叠于背上;足细长;腹部细长,尾须 1 节;雄虫腹部第 2、第 3 节上腹面有发达的次生交配器。

      半变态,一生经历卵、稚虫和成虫 3 个时期稚虫水生,下唇特化为面罩,不用时面罩折叠于头、胸部之下,捕猎时突然向前伸出,用 1 对手状的下唇须抓捕猎物利用直肠鳃或尾鳃呼吸老熟稚虫出水面后爬到石头、植物上,常在夜间羽化雄、雌虫常在飞行中进行交配雌虫可产卵数百至数千粒七、蜚蠊目 Blattaria 体中到大型,体阔而扁平,近圆形;前胸背板大,盖住头的大部分;触角长丝状;复眼发达,单眼退化;口器咀嚼式;在翅发达的种类中,两对翅均有许多横脉,前翅为覆翅、皮革质、狭长,后翅膜质、臀区大;许多种类仅有翅芽状短翅或完全无翅;足步行式,3 对足相似,爬行迅速,跗节 5 节;腹部 10 节,有 1 对多节的尾须卵产于卵鞘中卵期约 1 个月,若虫形似成虫若虫期 6~12 龄卵、若虫、成虫均能越冬成虫寿命较长八、螳螂目 Mantodea 体中到大型,头大,三角形,爱活动;触角长,丝状;口器咀嚼式;前胸极长,前足捕捉式,基节很大,胫节可折嵌于股节的槽内,状如铡刀,中、后足为步行足;前翅为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大;后胸上有听器;尾须 1 对卵包于卵鞘中卵鞘附着于树皮或其他物体上每一卵鞘内有卵 10~400 粒一般 1 年完成 1 代,以卵在卵鞘中越冬。

      成、若虫均为捕食性,用前足捕捉其他昆虫及小动物多数绿色或褐色,常有保护色和拟态九、缺翅目 Zoraptera 体微小,体长而扁平;头大,口器咀嚼式,触角长,念珠状;无翅个体无复眼,有翅个体有单眼和复眼有翅型有两对膜质翅,翅狭长,只有一两条翅脉,易脱落;3 对足适于爬行,跗节 2 节腹部 10 节,尾须 1 节,雌虫无产卵器卵椭圆形,白色若虫似成虫,色较浅有翅型若虫触角 8 节,后增到 9 节,端部数节为念珠状有多型现象,有些个体有翅和复眼,其他个体无翅、无复眼有翅个体成熟后翅即脱落十、缺翅目 Zoraptera 体微小,体长而扁平;头大,口器咀嚼式,触角长,念珠状;无翅个体无复眼,有翅个体有单眼和复眼有翅型有两对膜质翅,翅狭长,只有一两条翅脉,易脱落;3 对足适于爬行,跗节 2 节腹部 10 节,尾须 1 节,雌虫无产卵器卵椭圆形,白色若虫似成虫,色较浅有翅型若虫触角 8 节,后增到 9 节,端部数节为念珠状有多型现象,有些个体有翅和复眼,其他个体无翅、无复眼有翅个体成熟后翅即脱落十一、襀翅目 Plecoptera 体中小形,细长、柔软复眼发达,单眼 3 个;触角丝状,至少等于体长一半;口器咀嚼式,上颚正常或痕迹状;前胸大,方形;翅膜质,前翅狭长,后翅臀区发达,翅脉多,变化大,中肘脉间多横脉,休息时翅平展在虫体背面;跗节 3 节,后足不为跳跃式;尾须长,丝状;雌虫无产卵器。

      半变态卵产于水中;所有的稚虫均为水生,在许多方面类似成虫,跗节也是3 节,尾须长,无中尾丝,有气管鳃十二、竹节虫目 Phasmatodea 体大型,体躯延长呈棒状或阔叶状;头前口式,口器咀嚼式,复眼小,单眼 2 或 3 个或缺如;后胸与腹部第 1 节唱愈合,腹部长,环节相似,尾须不分节;足跗节 3~5节;前翅短,皮革质,后翅膜质,有大的臀区,有些种类无翅以卵或成虫越冬若虫形似成虫,发育缓慢,脱皮 3~6 次成虫多不能或不善飞翔生活于草丛或林木上,以叶片为食,有典型的拟态和保护色十三、蛩蠊目 Grylloblattodea体细长,无翅;触角长丝状;复眼退化或缺如,无单眼;口器咀嚼式;3 对足步行式,跗节 5 节;雌虫有发达的刀剑状产卵器;尾须长,八九节由于成虫无翅,变态显得不明显卵黑色,卵期 1 年,若虫 8 个龄期,成若虫杂食性十四、直翅目 Orthoptera 中形或大形昆虫头下口式,口器为典型的咀嚼式触角较长,多节复眼发达,通常单眼 3 个前胸发达,可活动,中、后胸愈合前翅稍厚,覆翅,通常狭长,翅脉明显,但有的种类退化成鳞片状后翅膜质,有宽大的臀域,休息时呈扇状褶迭有的种类前后翅均退化,一般后足粗壮,适于跳跃。

      腹部前 10 节明显,第 11 节与尾节连合,形成肛上板,雌虫多具发达的产卵器,雄虫一般有发音器十五、纺足目 Embioptera 体细长、扁平;触角丝状或念珠状;复眼发达,无单眼;口器咀嚼式足短粗,跗节 3 节,前足第 1 跗节膨大,特化成丝腺,能吐丝结网雌虫无翅;雄虫常有 2 对大小相似的膜质翅,翅脉简单腹部与胸部近等长,10 节,尾须 1 或 2 节,产卵器不明显,雄性外生殖器不对称,若虫外形似雌虫若虫期 4 龄成、若虫喜隐蔽,昼伏夜出,植食性十六、重舌目 Diploglossata 体小而扁平,体上具短毛,体长 8~10 毫米,头下口式,口器咀嚼式,上颚被下颚覆盖,下颚须 5 节,下唇须 3 节无眼,触角短,丝状,不达前胸背板后缘,基节长前胸大于中后胸,其后缘内凹足短,跗节 3 节,具 2 爪,腹部 11 节,第 8-9 节背板退化,尾须一对,细长不分节外寄生于鼠类体上十七、革翅目 Dermaptera体中型,狭长,略扁平,表皮坚韧,褐色或黑色头前口式,能活动;触角丝状;无单眼;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方形或长方形有翅或无翅,有翅的种类前翅革质、短小、无翅脉;后翅大,膜质,扇形或半圆形,脉纹辐射状,休息时折叠于前翅下。

      跗节 3 节腹部长,有 8~10 个外露体外,可以自由弯曲;尾须不分节,钳状,称为尾铗无产卵器若虫与成虫相似,但触角节数较少,只有翅芽,尾铗较简单若虫四五龄有翅成虫多数飞翔能力较弱雌虫产卵于土壤中,少数产于树皮下在温带地区 1 年 1 代,常以成虫或卵越冬十八、同翅目 Homoptera 该目昆虫全为植食性头后口式,刺吸式口器从头部后方伸出;触角丝状或刚毛状;翅两对,前翅质地均一,膜质或皮革质,休息时呈屋脊状置于体背;有些种类短翅或无翅雄性介壳虫只有 1 对前翅,后翅退化成拟平衡棒足跗节 1~3 节;尾须消失;雌虫常有发达的产卵器;许多种类有蜡腺,但无臭腺有些种类能发声或发光十九、半翅目 Hemiptera 主要识别特征:该目昆虫大部分成虫前翅基半部革质,端半部膜质,为半鞘翅;革质部又常分革片、爪片、缘片、楔片等部分常有臭腺口器刺吸式,喙多为 4节,也有 3 节及 1 节者触角一般 3~5 节,多为丝状;前胸背板大,中胸小盾片发达足 3 对,一般为步行足有些种类适应特殊的生活方式,特化成开掘足、捕捉足、跳跃足等类型跗节一般为 3 节,也有 2 节或 1 节及无跗节的;跗节末端常具爪,爪下具爪垫。

      腹部 9~11 节,通常 10 节,无尾须二十、啮虫目 Psocoptera 身体微小;头大,转动灵活;后唇基特别发达,呈球状突出,触角长丝状,复眼凸出,单眼 3 个;口器咀嚼式;前胸小,细缩如颈;翅膜质,发达,呈屋脊状覆于腹部上,脉序简单,横脉少,有些种类无翅;跗节 2 或 3 节;无尾须,雌、雄外生殖器均小而不显著卵长椭圆形若虫形似成虫,4~6 龄二十一、食毛目 Mallophaga体小而扁,椭圆形或长形,无翅,营外寄生生活头大而宽扁,较前胸宽或与前胸等宽,能活动;触角短,3~5 节;复眼小或退化;口器咀嚼式前胸小,中、后胸背板常愈合,胸气门 1 对,足为攀握式腹部可见八九节,无尾须,雌虫的产卵器不发达卵黏附在羽毛基部或羽支缝间常1 年多代,世代重叠二十二、虱目 Anoplura 该目昆虫终生寄生于真兽类及人体上体小,扁平,无翅头小,略呈圆锥形,窄于胸部,向前突出,能活动;触角短小,3~5 节;复眼退化或消失,无单眼;前口式,口器刺吸式胸部各节愈合,足为攀握足,较短粗腹部 9 节,无尾须渐变态,具有高度的寄主专化性二十三、缨翅目 Thysanoptera 体小型到微小,细长,头锥形,下口式,口器锉吸式,不对称,右上颚阙如或退化;触角短,6~10 节;复眼发达;多数种类无翅,其他种类可能有短翅或翅十分发达;翅 2 对,膜质、狭长,边缘有长缨毛,前后翅形状大致相同,翅脉极少或无,最多只有一两条纵脉,有翅脉者翅上常有鬃;足粗壮,前跗节有翻缩性“泡囊” 。

      锯尾亚目 Terebrantia 的腹部末端略呈锥状,雌虫有锯状产卵器;管尾亚目 Tubulifera 则为细管状,雌虫无产卵器二十四、鞘翅目 Coleoptera体躯坚硬头壳坚硬,头盖缝一般不发达唇基有时再分为前后两部分,后唇基常与额愈合,缺明显界缝口器咀嚼式上唇发达,亦有隐藏于唇基下或消失者;上颚一般发达;下颚显著;下唇的颏发达,亚颏存在或与外咽片愈合;下唇唇舌形态不一,分裂或不分裂;下唇须普通三节,少数两节,隐翅虫科有不分节呈一毛刷状者复眼发达,但有许多变化;一般缺单眼触角一般 11 节前胸大,能活动;前胸背板自成一骨片;前胸腹板上有一对前足基节窝足多变化,跗节的数目不定前翅特化为角质的鞘翅,一般很坚硬且无翅脉,静止时在背中部相遇成一直线,飞翔时扬举,与体躯成一定角度,使后翅能自由飞翔鞘翅表面光滑有光泽或被毛、鳞片,有刻点、线条或颗粒;边缘有缘折后翅一对,膜质,通常纵横折皱,隐藏于鞘翅下,有少数翅脉,脉序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