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发展畜禽养殖的调研报告.docx
40页农村发展畜禽养殖的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畜禽养殖的调研报告 篇1 一、状况分析 全村共45个村民小组,其中党员87人,村委成员9人,有一名高校生村官 (一)经济状况 坪地营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收入为其主要来源,主要种植玉米、洋玉和烤烟,三产以种养殖增加部分收入,村内没有大中型企业,有数十个小型的酿酒作坊近几年来,国家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每个村民小组实现了通路,大部分村民小组修建自来水管,农夫思想解放意识不断提高,但受生产条件和产业结构调整因素的制约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现有家庭养鸡、养猪、养牛规模小、产量低、产品结构单一,种植业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不高,人均收入偏低,医疗卫生设施不健全,严峻制约着坪地营村的进一步发展 (二)各行业发展状况 种植业仍是群众从事的主要行业,十七大之后,根据老店镇的发展思路,全村主动调整产业机构,由于林地面积较宽,畜牧业的重要地位逐步突显,其中以养猪、鸡、牛等几个传统的养殖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是,由于结构、布局不合理等因素制约,发展速度较为迟缓。
政府应加强引导,使其成为农夫增收的新亮点 为了变更千家万户的畜禽散养、混养方式向专业场(户)规模化集中养殖转移,需加大养殖产业的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引导农夫早日致富,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在进一步的工作中,更要引导农夫群众建立户增一头猪、户增二十只鸡的养殖产业,形成肯定的规模 (三)基础设施建设状况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全村广阔群众同心协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和发展,干净整齐的村室建成,远程教化设备渐渐完善,但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此,基础设施建设仍是今后一个很大、很重要的工作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殖户信息闭塞 该村散养户没有拓展外销渠道,畜禽产品主要依靠于本地的屠户收购,其价格完全由屠户掌控,致使其产品卖不起价钱,严峻影响养殖户的主动性,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2、畜牧业生产结构单一 畜禽品质普遍退化,由于各养殖户长期高度分散经营,畜群近亲繁殖,种畜更替难,不能有效进行家畜品种改良家畜品种单一,呈渐渐退化状态,干脆影响着畜禽的个体生产性能、抗病实力和畜牧业生产效益。
3、畜禽疫病严峻 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学问,加之畜禽生长环境差,导致畜禽发病率高,有的农户甚至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畜禽不会生病从不搞防疫,一旦疫病发生全村遭殃,而且发病后往往又不刚好治疗,造成重大损失据调查,每年都有相当部分畜禽死于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各类传染病 4、加工业滞后,组织化程度低 畜牧业的大力发展,须要加工业做坚毅的后盾,更须要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目前坪地营村的畜禽产品,基本上是屠宰后卖白条肉的初级加工企业,不仅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弱,而且产品不能外销,只能在当地销售,严峻影响了畜禽产业的做大做强畜禽的肉食加工也是一些小作坊,严峻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 在畜牧业生产经营中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少,不能有效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主导产业、产品存在有势无优,有量无质,品牌效益差等问题,缺乏市场竞争力 5、环境污染严峻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排泄物大量增加,大部分养殖户未经处理干脆排放,走进坪地营村可以看到路边积累的畜禽粪便,味道呛人难过,严峻影响环境 (二)饮水问题需进一步重视 水是生命的源泉,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水,但是目前农村农业化肥用药,畜禽养殖生活污水干脆或间接进入河流等污染方式是当前现代环保问题,污水泛滥等渗入地表,使地表水受到了严峻污染。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村民饮水问题,使之远离污染水,喝上放心水,应从水源和地表水流通方式加强治理,使每家每户都能饮上健康水,放心水 (三)村容村貌须要进一步整顿 经过多次进入村民小组,走访群众,和群众闲聊,发觉大部分家庭都是单层瓦房,村容村貌较差,村里的道路在下雨天却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严峻影响通行,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还须要一些项目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 农村发展畜禽养殖的调研报告 篇2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和区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特殊是生猪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废弃物给四周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程度制约了当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近几年,各地为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行了很多有效措施,在限制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积累了肯定的阅历,为促进我省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实行有效措施,实行综合治理 1.切实实行有效措施,加大治理力度 各地为限制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实行各种措施如杭州市依据城市发展的须要,20xx年6月,市政府批转了市农办、市农业局和环保局联合提出的《杭州市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全市三年内全面完成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重点对现有养殖场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削减敏感区域的饲养总量,推行清洁生产和生态化养殖嘉兴市政府20xx年11月下发了《嘉兴市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地切实做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明确目标与任务,要求到20xx年底,存栏生猪101头以上的60%养殖户,生猪粪尿采纳无害化方式处理,其它散养户要以外送或联建治污设施的方式,使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到20xx年底,全部存栏101头以上的养殖户必需全部采纳无害化处理方式,其它散养户的生猪粪尿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101%,并落实了行政、法律、技术及资金贴补等有效措施通过各方协同努力,畜禽粪便污染管理已进入有序状态,对削减农村面源污染,改善投资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增加投入,开展综合治理 几年,各级为治理畜禽养殖污染,省、市、县各级多方筹集,增加投入进行污染综合治理如秀城区由部、省及市、区共同投资122.2万元,已建成沼气池6只,厌氧发酵池1101立方米,年可处理养殖污水6.4余万吨,年供沼气10.8万立方;嘉善县在姚庄镇星轮村进行养殖污染治理试点的基础上,完成了全县9个养猪万头村的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海宁市实行“3个1”扶持政策,即每建一只沼气池,市财政补助1010元,乡镇财政补助1010元,饲养户自己担当1010元),在规模养殖场中全面推广沼气池无害化处理猪粪尿技术,经过近两年努力,使85%的规模养猪场实现粪尿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平湖市结合当地实际,采纳三格式无动力厌氧发酵技术,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了对存栏生猪200头以上规模场的粪尿污染治理杭州市在禁养区范围内已关闭苗猪市场2个,养猪场8个,养牛场6个,削减生猪108024头,占总量的40.8%,削减奶牛2191头,占总量的41.5%;限养区内已关停7个规模养猪场,其中已搬迁2个场,削减生猪13790头,占总量的48%;非禁养区内已有10个规模场实施污染治理,实现了达标排放,占总量的43.2% 3.建立畜牧小区,实行生态养殖 多年来,在各政府重视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省畜禽规模养殖发展快速,已形成了以规模养殖为主体的畜牧生产新格局中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由于部分养殖场畜禽粪尿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了肯定的污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此,省农业厅多次探讨如何解决畜牧养殖污染问题,提出了建设畜牧生态小区,以解决农村因畜禽养殖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20xx年在省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起先进行畜牧业小区建设试点工作,20xx-20xx年在试点的基础上支配1300多万元,建立了30个畜牧生态小区。
实践证明,畜牧小区建设实现统一规划,集中饲养、统一污染处理等方法,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农村因畜禽养殖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 4、探讨和推广养殖场污染防治综合配套技术 近几年,不少生产科研单位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进行了不少探讨,已取得了不好用技术,在防治环境污染上产了主动作用去年,为加快配套技术探讨,省农业厅和省科技厅支配200万元,联合对畜禽养殖场及畜牧小区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进行了联合招标,目前项目已组织10多个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其综合配套技术探讨从五方面进行,一是从畜禽养分学等角度,探讨提高饲料的环保型饲料,削减粪尿的排放量二是从利用的角度探讨畜禽粪尿的综合利用方法如加工成有机肥,使粪资源化,三是探讨生物和化学的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农用标准或干脆排放标准四是探讨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技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主要产生污染的环节实行全程限制,达到限制和防治畜禽养殖可能对环境的污染五是探讨新型的环境爱护型的畜禽舍 二、限制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的生态方式 我省畜禽养殖场的污染防治基本上以“便利、经济、有效”为原则,以综合利用为主,设施处理为辅的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七类: 1、“果(林、茶)园养猪”。
猪粪尿分别后,猪粪进行经发酵生产有机肥,猪尿等污水经沉淀用作旁边果(林、茶)园肥料此类模式占规模猪场的20.3%,主要分布在中、大规模猪场优点是养殖业和种植业均实现增产增效,缺点是土地配套量大,部分场污水处理不充分 2、“猪—沼—果” 猪粪污水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用于果树、蔬菜、农作物此类模式占规模猪场18.5%,以家庭养猪场应用为主优点是实现了资源两次利用 3、“猪—湿地—鱼塘” 猪粪尿干湿分别,干粪积累发酵后外卖,污水经厌氧发酵后进入氧化塘、人工湿地,最终流入鱼塘、虾池此类模式占调查数的14.6%,但大部分猪场污水未经过人工湿地处理,干脆进入鱼塘、虾池优点是占地较少,投资省,缺点是干粪依靠外售,污水运用不当会影响鱼虾生产 4、“猪—蚯蚓—甲鱼” 猪粪尿进行干湿分别,干粪发酵后养殖,蚯蚓,蚯蚓喂甲鱼,污水用于养鱼此类型的有5个场,占调查数的0.8%优点是生态养殖,投资省,缺点是劳动强度大 5、“猪—生化池” 粪尿干湿分别后,干粪积累发酵外售,污水经生化池逐级处理,或经过过滤膜过滤后外排此类型有8个场,占调查数的1.2%。
此类模式占地少,但运行费高 6、“果园养鸡,稻田养鸭” 利用承包的果园、林地放养土鸡,改善肉鸡风味,提高肉鸡售价,鸡粪基本满意果园有机肥须要;肉鸭及青年蛋鸭在早稻收割前野草长籽期、早稻割后、晚稻割后这三个时间段养殖,以稻田放牧为主,啄食野草、谷粒等食物为生,鸭粪干脆还田此类模式占我省肉鸡和鸭养殖量的40-60% 7、“牛、羊—牧草” 粪尿进行干湿分别,干粪积累发酵后还田种牧草,污水厌氧发酵后入田肥牧草此类模式占我省牛羊养殖量的80%以上 三、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限制对策 从立足生态建省,实现畜禽养殖污染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目标动身,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限制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1、合理规划,统筹支配畜牧用地 畜牧产业区域布局要按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把畜牧场与农田、鱼塘、园地一并规划养殖场(或小区)建设提倡与农田(水田、旱地)、茶(果、桑)园、养殖水面和山林统一布局,实行农牧结合的生态经营模式,力争粪尿全部就近消化原则上按1亩(耕地、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