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胃肠外科专科护理操作(修改版2013).doc

23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30258518
  • 上传时间:2022-08-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95.01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 科 技 能 操 作(胃肠外科)无锡市人民医院 外科2011年11月制订2012年8月修订目 录第一部分:胃肠外科专科技能操作项目表 …………………………………………3第二部分:胃肠外科专科技能操作流程一、更换引流袋技术………………………………………………………………………4二、卧床病人翻身拍背技术………………………………………………………………5三、肠内营养输注法………………………………………………………………………7四、PICC维护技术……………………………………………………………………… 8五、造口护理技术 ………………………………………………………………………10六、胃肠减压技术 ……………………………………………………………………… 11七、PICC置管技术 ………………………………………………………………………12第三部分:胃肠外科科专科技能操作评分标准一、更换引流袋技术………………………………………………………………………14二、卧床病人翻身拍背技术………………………………………………………………15三、肠内营养输注法………………………………………………………………………17四、PICC维护技术……………………………………………………………………… 18五、造口护理技术 ………………………………………………………………………20六、胃肠减压技术…………………………………………………………………………21七、PICC置管技术 ………………………………………………………………………22第一部分:胃肠外科专科技能操作项目表胃肠外科专科技能操作项目表序号N2(3项)N3(5项)N4(6项)N5(7项)1更换引流袋技术更换引流袋技术更换引流袋技术更换引流袋技术2卧床病人翻身拍背技术卧床病人翻身拍背技术卧床病人翻身拍背技术卧床病人翻身拍背技术法3肠内营养输注法肠内营养输注法肠内营养输注法肠内营养输注法4PICC维护技术PICC维护技术PICC维护技术5造口护理技术造口护理技术造口护理技术6胃肠减压技术胃肠减压技术7PICC置管技术第二部分:胃肠外科专科技能操作流程一、更换引流袋技术【目的】1、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记录引流液时。

      2、保持引流通畅、无菌,防止阻塞和感染3、保持引流袋在有效期范围物品准备】引流袋、治疗巾、血管钳、棉签、安尔碘、弯盘、黄色垃圾袋、PE手套操作步骤】1、评估病人情况2、备齐用物至床旁,查对,EDA扫描确认病人,向病人解释3、松开床尾盖被,病人取合适体位4、引流管下垫治疗巾,清洁引流袋置于治疗巾上,布局合理5、血管钳夹闭引流管,分离引流管接口6、安尔碘消毒管口,连接引流袋7、松开血管钳,开放引流管8、检查引流情况,观察其色、质、量9、固定引流管10、安置病人,整理用物11、终末处理12、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2、严格消毒隔离,做到标准预防3、引流管妥善固定,引流通畅,无扭曲、折叠,达到引流效果4、准确记录引流量,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参考:《护理技术操作项目》二、卧床病人翻身拍背技术【目的】1、协助不能自行翻身的患者床上翻身,保持病人舒适2、预防褥疮,增加患者舒适感3、以震动的原理,使气管及肺内的痰液松动,易于咳出,以利于肺复张物品准备】清洁枕头二只、听诊器、纸巾、弯盘、漱口水,必要时吸管操作步骤】1、评估病人病情、肢体活动能力、年龄、体重,有无约束、伤口、引流管、骨折和牵引等。

      2、备齐用物推至床边向病人解释3、固定床脚刹车、妥善处置各种管路4、将枕头移至操作者对侧,嘱病人双手置于腹部,一人翻身时将双手分别置于病人头颈肩部(左手)、腰背部(右手),将其移至操作者对侧床边将双手置于病人肩背部、臀部,翻身至侧卧位病情允许以坐位为佳,双手支撑在床上或餐板上);二人翻身时,第一操作者将双手置于病人头颈肩部、背部,第二操作者将双手置于腰、臀部,同时将其移至操作者对侧床边,翻身至侧卧位5、护士一手保护伤口,另一手五指并拢,手指关节微曲,手掌微曲成杯状叩击患者胸背部,从肺底由下向上,由外向内,一般每次叩击3~5分钟,每2~3小时叩击一次力量的强弱、频率以使痰液排出、病人能够承受为宜6、扣背时观察病人的面色、伤口及引流情况7、主动询问病人的感觉,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汇报医生8、帮助病人擦拭咳出的痰液并观察痰液的色、质、量协助漱口9、再次听诊肺部呼吸音10、安置病人,将一软枕置于病人背部支持身体,另一软枕放于双膝之间整理用物11、终末处理12、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遵循节力、安全的原则2、有活动行内出血、咯血、气胸、肋骨骨折、肺水肿、低血压等,禁止背部叩击3、翻身过程中注意患者安全,避免拖拉患者,保护局部皮肤。

      烦躁者选用约束带4、叩背原则:背部从第十肋间隙、胸部从第六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部,注意避开乳房及心前区,力度适宜5、翻身后患者体位应符合病情需要适当使用皮肤减压用具参考:《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三、肠内营养输注法【目的】遵医嘱为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滴注流质液体,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物品准备】治疗盘内放输注器、加热器、灌注器、纱布数块、胶布、治疗巾、别针、温开水(38~40摄氏度)、肠内营养液,警示标识操作步骤】1、评估病人情况2、备齐用物推至床边向病人解释3、将肠内营养液挂于输液架上、排气、加热4、协助病人舒适体位,垫上治疗巾5、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6、用温开水20ml冲洗管道7、连接肠内营养液,调节滴速,观察点滴通畅 8、妥善固定导管及警示标识9、滴注过程中观察病人反应,观察病人有无腹胀等不适10、滴注完毕后用温开水20ml冲洗管道,妥善固定导管11、终末处理;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操作需二人到床边共同核对,确认病人,方可执行2、输注前后需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管道3、输注速度:前15分钟需要输注缓慢(15~20滴/分),一般原则是由低、少、慢开始,逐步增加,无不适方可根据病人耐受情况调节滴速。

      4、输注过程中,若病人感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按需要调整速度反应严重者暂停输注并通知医生5、应用肠内营养输注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尿糖,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观察尿量、排便次数及性状,并记录体重,做好营养评估6、停用时需逐渐减量,防止骤停引起低血糖反应参考《护理技术操作项目》和人民出版社《医院普通外科临床护理细节操作要点》四、PICC维护技术【目的】保持PICC导管的畅通、无感染、清洁舒适【物品准备】治疗盘、手消毒液、3M透明贴膜1626,75%的酒精,安尔典液、棉签、棉球、肝素帽,肝素稀释液、0.9%氯化钠100ml、2副20ml针筒、7号头皮针、胶布、利器盒、医用护贴【操作步骤】一 评估1、穿刺的时间及上次维护时间2、穿刺点有无出血,导管留置长度3、穿刺点周围有无发红、肿胀、疼痛,有无脓性分泌物等异常情况4、选择合理的敷料2、个人准备,向病人解释二 更换肝素帽1 、用20ml 的针筒抽取20ml生理盐水,连接一次性头皮针备用2 、旋下肝素帽弃去,用酒精棉片或酒精棉球消毒路厄氏接头3 、使用无菌技术打开肝素帽的包装,将头皮针连接肝素帽,预冲排气后连接路厄氏接头 4 、以脉冲方式用2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

      5 、牢固固定肝素帽和连接处三 冲、封管1、采用》10ml 的注射器冲洗导管和封管2、用>20ml的生理盐水冲管,冲管前先回抽有无回血再冲管3、选择性的用10~100u/ml稀释肝素盐水封管,封管液量:两倍于导管+辅助延长管的容积4、采取脉冲式冲管和正压封管四 更换敷料1、松解贴膜外的胶带2、自下而上揭除敷料,切忌将导管带出体外3、变换导管位置,观察确认导管有无移位会脱出,不要将脱出的导管插入体内4、分别消毒穿刺点及周围10-12cm,从穿刺点向外做旋转消毒,消毒导管特别是贴于皮肤测的导管5、使穿刺处局部完全干燥,或使用皮肤保护剂使其干燥6、合理放置导管位置,将贴膜平整的固定7、注明置管时间、置入深度、维护时间及维护者姓名注意事项】1 、维护中告知病人近期的注意事项2 、严格无菌操作,不要用手触及无菌敷料覆盖区域内皮肤3 、如导管位于纱布与贴膜之间,则导管与透明贴膜不宜分开参考:《护理临床实践指南》五、造口护理技术【目的】1、保持造口外周皮肤清洁和病人舒适2、帮助患者掌握护理造口的方法物品准备】面盆一只,小毛巾一块,温水适量,餐巾纸,弯盘,造口袋一只、治疗巾、小剪刀、造口亮度表、尿垫或橡胶单、治疗巾;必要时备保护膜、防漏膏、护肤粉。

      操作步骤】1、评估病人情况2、备齐用物推至床边向病人解释3、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平卧位,充分暴露造口区域,垫上尿垫或橡胶单、治疗巾;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4、去除旧袋,清洁造口和周围皮肤: 由上至下撕去造口袋,用餐巾纸或毛巾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用餐巾纸吸干周围皮肤,并观察周围皮肤及造口的情况5、用造口量度表量造口的大小、形状6、沿记号修剪造口袋底盘7、必要时可涂防漏膏、保护膜处理并发症8、撕去黏胶面上的纸,按照造口位置由下至上将造口袋贴上,夹好便袋夹9、交代注意事项、整理床单元10、终末处理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护理过程中注意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步骤2、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止袋内容物排出污染伤口3、撤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造口的清洁,不要用碱性肥皂、酒精、碘酒等消毒用品使用柔软的卫生纸或毛巾 轻柔擦拭,防止用力过猛,损伤皮肤表皮4、造口的观察:观察皮肤状况,有无红、疹、破损等;观察粘膜的颜色5、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伤口6、贴造口袋前一定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粘贴时保持造口周围粘胶要与皮肤粘贴牢固7、出现刺激性皮炎时(红、肿、皮肤瘙痒等) ① 可使用造口护肤粉 ② 皮肤保护膜,以隔离粪汁;造口周围皮肤存在凹陷、疤痕或褶皱,可使用防漏膏。

      8、造口袋底盘与造口粘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毫米),缝隙过大粪便刺激皮肤易引起皮炎,过小底盘边缘与粘膜摩擦将会导致不适甚至出血9、如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应当在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如使用防漏膏应当按压底盘15~20分钟10、饮食指导:避免易胀气的食品 避免产臭气的食品 避免易腹泻的食品 避免易堵塞的食品11、教会患者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血运情况,并定期扩造口,防止造口狭窄参考《护理技术操作项目》和人民出版社《医院普通外科临床护理细节操作要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