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pdf

49页
  • 卖家[上传人]:lsj5****2131
  • 文档编号:192652446
  • 上传时间:2021-08-18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50.82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试卷 满分: 120 分时间: 120 分钟得分: _ 一、积累与运用(2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B) A分 外(f n) 摇曳 (y )气冲斗 牛(du) 正襟 危坐 (j ng) B稍逊 (x n)冠 冕(gun) 无动于衷 (zh ng) 花团锦簇 (c ) C迸 溅(b ng)窥 探 (ku )长吁 短叹 (x )风雪载 途(z i) D娉 婷(png) 飘逸 (y )蹑 手蹑脚 (li)奄 奄一息 (y 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D) A忧戚清冽柝散红装素裹B嘶哑羸弱狼藉莫衷一事 C归咎妖娆流盼长途跋陟D枘凿荣膺鲜妍重蹈覆辙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D)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_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 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_,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_捧起书来吧,你 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高雅淡然平静B高贵淡泊平静 C高贵淡然平和D高雅淡泊平和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的变化最能反映社会的变化,也最能影响社 会发展的进程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 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想的进城务工人员,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 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 分)(D)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C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D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 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A 我看选自穆旦诗文集,穆旦是中国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其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 辨,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 B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内心 情感 C“稍逊风骚”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风骚”原指 诗经 里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D艾青,诗人,原名蒋正涵著有大堰河 我的保姆一诗,抒发了对哺育他的保姆的深切怀 念 我爱这土地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地抒发了作者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7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B) 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 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 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 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 其兼具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 AB CD 二、拓展与表达(11 分) 8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在横线上补写句子3 分)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朋友, 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 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 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9下面的诗歌缺少了两句,请根据整首诗的意境及内涵,把诗句补充完整4 分) 我渴望永远天真 如果没有人欺辱我的单纯 我渴望与人友好 如果 _没有人利用我的轻信_ 我渴望能够同情 如果 _没有人诋毁我的诚恳_ 我渴望打开心灵的门窗 10本学期,希望中学九(1)班准备开展以“诗词的魅力”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 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4 分) (1)为了烘托气氛,同学们觉得需要在教室黑板上书写一则标语。

      请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六个,组成对偶 句,作为主题活动的宣传语2 分) 传承培养诗文诵读美德经典 展示华夏 _诵读经典诗文,传承华夏美德 (2)下面是班级同学对全校开展的“我爱诗词”的问卷调查请写出两条你探究发现的结果2 分) 所占百分比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 男生8% 42% 37% 女生52% 58% 63% 探究发现: _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爱诗词 ”男生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女生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_随着年级的增长,“我爱诗词 ”男女生所占比例距离在增大 三、古诗文阅读(20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6 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1上阕一个“ _倦_”字写出了词人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通过“_闻说 _”“ _ 也拟 _”和“只恐”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 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3 分) 12这首词的主旨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被公认为写“愁”的名句,请作简要赏 析 (3 分) _“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用夸张、比喻 (拟)或者化抽象为具体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 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多。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4 分) 崇明老人记 (清)陆陇其 崇明县有吴姓老人者,年已九十九岁,其妇亦九十七岁矣老人生四子,壮年家贫,鬻 子以自给, 四子尽为富家奴及 四子长,咸能自立,各自赎身娶妇,遂同居而共养父母焉 伯仲叔季 ,列肆五间:每户一铺,另辟一间,为出入之所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始拟膳每月 一轮,周而复始,其媳曰:“ 翁姑老矣,若一月一轮,则必历三月后,方得侍奉颜色,太疏拟每日一 家,周而复始媳又曰:“翁老矣,若一日一轮,则历三日后,方 得侍奉颜色,亦疏 乃以一餐为率 , 如蚤餐伯, 则午餐仲, 晚餐叔, 则明日 蚤餐季, 周而复始 若逢五及十, 则四子共设于中堂, 父母南向坐, 东则四子及诸孙辈,西则四媳及诸孙媳辈分伯仲坐定,以次称觞 献寿率以为常 老人饮食之所,后臵一橱,橱中每家各臵钱一串,每串五十文老人每食毕 ,反手于橱中随意取钱一 串,即往市中嬉,买果饼啖之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老人间往知交游,或对弈,或 樗蒲 四子知其所往,随遣人密嘱其家佯输于老人,老人亦不知也老人胜,辄踊跃归亦率以为常 盖数十年无异云 (选自明清散文名篇集粹,有删改 ) 【注释】 鬻 (y ):卖。

      伯仲叔季: 兄弟排行的次序率 (l ):文中指频次 称觞 (sh ng) :举杯 率(shu i):大致,一般樗蒲 (ch p ):古代一种游戏 13请用斜线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1 分) 遂/同居 /而共养父母焉 14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及 四子长(等到 ,的时候) (2)方 得侍奉颜色 (才) (3)则明日 蚤餐季 (第二天) (4)老人每食毕(完,完毕) 15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 分) 橱中钱缺,则其子潜补之,不令老人知也 _橱中的钱少了,那么他的儿子就偷偷地补上缺的钱串,不让老人知道 16文中两次写到“率以为常”,请依次分别概括所指的两件事2 分 ) (1)第 2 段中“率以为常”指_四子奉养父母,曲尽孝道 (2)第 3 段中“率以为常”指_四子让老人不缺钱花,老有所乐 17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崇明老人的子女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中华美德4 分) _能自立; 兄弟和睦; 曲尽孝道; 用心使老人快乐 四、现代文阅读(28 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7 分) 赞美(节选 ) 穆旦 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 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 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 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我有太多的话语,太 悠久的感情,/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啊,/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 你们 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多少朝代在他身 边升起又降落了,/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 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多少次跟来的是临 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 欢快, 然而他没有, 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再一次相信名辞, 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18这首诗中,作者着力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2 分 ) _作者着力刻画了一个在痛苦中挣扎,谋求生存的中国农民的形象。

      这一形象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缩 影,他勤劳善良,有超常的忍耐力,惯于隐忍,安于苦难,然而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最终起来加入了抗 战的行列这是觉醒了的人民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19这首诗中,作者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画面中,你觉得诗中的形象处在怎样的背景中?(2 分) _诗人把笔下的形象放在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以辽阔的山河为背景展示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以此 象征祖国和民族的深重灾难作者以悲怆的笔调写出了中国人民痛苦的、隐忍的呻吟 20诗章反复咏唱的一句话“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谈谈这句话在诗中的作用3 分 ) _这句话揭示了全诗的主旨,并因为反复咏唱造成强烈的抒情氛围,使全诗在深沉激昂的情感中展开 在日寇铁蹄的践踏下,处于苦难中的中国人民终于起来了,加入了抗战的行列这句诗是对觉醒了的人民 走上了反抗的道路的高度赞美,是对祖国和民族的顽强生存的高度赞美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21 分) 大地的恩典 杜怀超 在江南,我时常遥望家乡的那片竹林 对于竹子, 我处于一种远距离的仰望或者审视中它于我,或如千年的深潭, 或如捉摸不透的阵风, 空行处唯似水声一般晕染过来:竹林深似海这也不是雨打竹林的声响,猜不透道不出其中深藏的未知和 遮蔽的隐语。

      对于竹子,父亲与我看法截然不同父亲是从一根竹扁担开始与竹子耳鬓厮磨的磨得光亮的半月 形长扁担,与父亲时常纠缠在一起,使得父亲瞬间有了担山填海的力量,一种承担着苍茫大地的力量,养 活了一家人父亲和竹子挨得那么近,皮肤挨着皮肤,骨头连着骨头,以至于在手搬肩扛之间,我听到了 骨头与竹节的窃窃私语声当然,父亲总是默不作声,至疼痛处他也只会咧嘴一笑 我不理会父亲对竹的虔诚在我六岁开始扶起歪歪斜斜的竹毫,在宣纸上战战兢兢地涂抹下重重的 一笔后,弃笔逃离但父亲就像老鹰捉小鸡般又把我抓回来我老老实实地重新捡起竹毫,继续在宣纸或 者红纸上描摹虔诚和吉祥 父亲也完全不理会我的委屈,他只纠结我对竹毫的亵渎和无知,以至于多年来,我一直在书桌前, 挺直身子,坚守着对竹毫的执笔姿势父亲呢,在门前的田畴上,种下一片竹林四季里,把竹子枝条捆 扎起来,做一柄扫帚,在旷野里扫荡着秋天 我是在历史的河流里认识竹简的最初的文字里,竹简是一座立体凝固的雕塑,在时间的刻刀里留 下他们刀砍火烧的背影父亲不懂竹简,即使竹叶大的象形文字,他也是看不懂的但这不能阻止他对文 字的向往,在我夜晚习字的空闲里,他也会郑重地拿起竹毫,在空中比划一番,那举止与深情,分明是我 多年后仰望庙宇般的神圣或对万物生灵般的虔诚。

      确实也是,一行行端庄的文字,当我们给予它生命,谁 能窥尽其中的叱咤风云?在竹简深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