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解析课件.ppt
21页第1页,共21页 一八九四年 中日甲午大海战第2页,共21页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1879年,被李鸿章调北洋海防差用1881年1月,率北洋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带“超勇”和“扬威”巡洋舰回国1888年出任北洋海军提督在威海卫之战中,指挥北洋舰队抗击日军围攻,但未得到上级命令,无奈港内待援,致北洋海军陷入绝境最后在弹尽粮绝,援军来援的希望破灭之后,拒绝了伊东祐亨的劝降,服毒自尽以谢国人第3页,共21页 东方的纳尔逊——东乡平八郎在对马海峡海战中率领日本海军击败俄国海军,成为了在近代史上东方黄种人打败西方白种人的先例,使他得到“东方纳尔逊”之誉第4页,共21页第5页,共21页 逃跑名将——方伯谦八月十八日(9月17日)午后,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激战海战中,北洋海军的两艘弱舰“超勇”、“扬威”先后中弹起火沉没、搁浅战至下午3时30分,“致远”沉没,方伯谦即率“济远”逃出阵外僚舰“广甲”见状,也随之逃跑第6页,共21页交战双方交战双方军备情况军备情况统治者统治者阵型,战法阵型,战法,即原因即原因士兵和军官士兵和军官舰艇情况舰艇情况北洋水师陆海军总兵力虽80余万人但战斗力低下。
1891年以后,北洋水师甚至连枪炮弹药都停止购买了慈禧太后利用北洋水师的军费,为自己的六十寿诞重修颐和园采用雁形阵,纵队式战法已突破日军阵型为目的,并且发挥主炮的威力军官大部分十分腐败只有小部分军官有一定的决心士兵,士气低落很久没有添加新舰,并且到开战之前舰艇上有的炮弹是空包弹,甚至有些炮弹里装的不是火药,是沙子日本联合舰队日本海军拥有军舰32艘、鱼雷艇24艘,总排水量72000吨明治天皇带头捐款,扩充海军军费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海军的战术主要改成发挥侧舷速射炮的火力,所以采用了横队式阵形军官,指挥得当,并且士兵的士气高涨装备了当时英国先进的速射炮,并且舰艇数量超过北洋水师第7页,共21页第8页,共21页第9页,共21页第10页,共21页第11页,共21页第12页,共21页第13页,共21页第14页,共21页 甲午军魂——邓世昌第15页,共21页 人物简介邓世昌(1849-1894),近代著名海军将领,祖籍广东番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邓世昌及其将士壮烈殉国后,举国上下一片悲愤,威海百姓自发出海打捞英雄们的尸体,当地流传着“通商卖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的歌谣。
第16页,共21页如果在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第17页,共21页14时15分左右,日本舰队绕至北洋舰队背后,与第一游击队形成夹击之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队形更加混乱在混战中,北洋舰队一直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日“吉野”、“高千穗”等的集中轰击,多处受伤,船身倾斜 伊东祐亨令第一游击队救援“赤城”、“比睿”吉野”冲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着火的“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下令撞沉“吉野”致远”舰向“吉野”号右舷高速撞去日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拼命逃窜,并向“致远”舰连连发射鱼雷,“致远”舰躲过一条鱼雷后,不幸为另一条所中,全舰官兵共252名壮烈战死第18页,共21页 《马关条约》1、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自主”;2、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屿给日本;3、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4、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5、开辟内河新航线;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第19页,共21页钓鱼岛虽然因为《马关条约》,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但是,自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钓鱼岛就被国际法庭判处日本归还中国,即占领中国的所有领土。
所以,钓鱼岛是中国的!第20页,共21页Thank you!第21页,共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