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oc
3页基于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摘 要:本文从企业内部这个视角,来探讨知识转移对企业的绩效影响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知识转移与企业绩效成正相关该文利用多元回归方程以及SPSS软件进行实证数据分析 关键词: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渠道,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能力,企业绩效 1引言 21世纪的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主导的时代,知识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生产要素知识管理正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作为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内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也是企业内知识最密集的群体,能否将其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本研究站在企业内部的角度,来研究知识转移与企业的绩效之间关系,本开题利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所以有一定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2理论框架与模型的构建 2.1理论框架的构建及假设 一个完整的知识转移过程包含了知识的发送方、知识的接收方、转移渠道、被转移的对象以及转移所嵌入的情景等因素构成,通过这一过程,最终实现知识从一个单元向另一个单元的转移Pavel Strach&Andre(2006)在对日本跨国公司内部母子公司间知识转移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个基于知识转移渠道、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能力的知识转移模型。
认为知识转移渠道、知识转移动机和知识转移能力成为知识转移的三个决定性要素 企业通过绩效评价,可以适时地调整竞争战略,实现经营目标但是在大多数理论研究中都只采用盈利能力这一标准来测度为了避免传统企业绩效测度中存在的弊端,本文采用Chan,et al.(1997)在研究中提出的市场增长、盈利能力、生产-服务革新和公司声誉四维指标对企业绩效进行了测度虽然在Chan,et al.(1997)的研究中,已经验证了这四个维度的可靠性,但是考虑到国内外在文化、环境、理解等方面的差异,本文在设计问卷时做了一些改动 2.2模型的构建 本次研究利用多元回归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并利用SPSS 13.0进行分析,假设知识转移渠道用ZSZYQD表示、知识转移动机用ZSZYDJ表示、知识转移能力用ZSZYNL表示、市场增长用SCZZ表示、盈利能力用YLNL表示、生产-服务革新能力用SCGX表示、公司声誉用GSXY表示,回归方程如下: ZSZYQD=a1+b1 SCZZ+c 1YLNL+d1SCGX+e1 GSXY; ZSZYDJ=a2+b2SCZZ+c2YLNL+d2SCGX+e2GSXY; ZSZYNL=a3+b3SCZZ+c3YLNL+d3SCGX+e3GSXY。
其中ai、bi、ci、di、ei为函数系数,i=1、2、3 3数据分析 通过软件分析可知,对于知识转移渠道ZSZYQD与市场增长SCZZ、盈利能力YLNL、生产-服务革新能力SCGX、公司声誉GSXY的关系可以用下面数学表达式表示:ZSZYQD=0.723+0.429GSXY+0.432SCZZ+0.348YLNL+0.512SCGX; 知识转移动机ZSZYDJ与市场增长SCZZ、盈利能力YLNL、生产-服务革新能力SCGX、公司声誉GSXY的关系可以用下面数学表达式表示: ZSZYDJ=0.805+0.512GSXY+0.211SCZZ+1.132YLNL+0.854SCGX; 知识转移能力ZSZYNL与市场增长SCZZ、盈利能力YLNL、生产-服务革新能力SCGX、公司声誉GSXY的关系可以用数学表达式表示: ZSZYNL=1.123+0.805GSXY+0.214SCZZ+0.451YLNL+0.715SCGX 4结果讨论 由ZSZYQD=0.723+0.429GSXY+0.432SCZZ+0.348YLNL+0.512SCGX可知:知识转移渠道ZSZYQD与公司声誉GSXY呈正相关,换句话说,知识转移渠道与公司声誉成正比关系,知识转移渠道越畅通,公司声誉就越好;同样道理,知识转移渠道ZSZYQD与市场增长SCZZ成正相关;知识转移渠道ZSZYQD与盈利能力YLNL成正相关;知识转移渠道ZSZYQD与生产一服务革新能力SCGX成正比关系。
从上面的回归方程分析可以看出,知识转移渠道与企业的绩效成正相关 从ZSZYDJ=0.805+0.512GSXY+0.211SCZZ+1.132YLNL+0.854SCGX可以看出,知识转移动机ZSZYDJ与市场增长SCZZ、盈利能力YLNL、生产-服务革新能力SCGX、公司声誉GSXY正相关,由此可见,企业的绩效与知识转移动机的关系是:知识转移动机越强,企业的绩效就越好 知识转移能力的回归方程中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知识转移能力越强,企业的绩效就越好 综上所述,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对企业的绩效成正相关,由此,在对企业的绩效影响分析是,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对其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项目来源: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循环经济港口物流产业规划影响因素实证研究”(2011SJB630059) 参考文献: [1]Teece,D.Techno1ogy transfer by mu1tinational firms:the resource cost of transferring techno1ogical know-how[J].The Economic Journal,1977;(87):242-261. [2]Szulanski,G.Exp1oring interna1 stickiness: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special issue),1996;(17):27-44. [3]Myrna Gi1bert,Martyn Cordey-Hayes.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know1edge transfer to achieve suc-cessfu1 techno1ogica1 innovation[J].Technovation,1996;(16):301-302. [4]Jeffrey L Cummings,Bing-Sheng Teng.Transfe-rring R&D know1edge: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Journa1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1ogy Management,2003;(20):39-68. 作者简介:周荣虎(1982-),男,江苏盐城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