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高专: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方案.doc
66页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金鹏项目组成员:郝金库朱世强赵志岗李玉宽杨 光 冯金城肖兰王华静程巧玲白雪娟宁杰张冲刘心妍张洪锋 赵津莹 吕兆春冯恩庆(泰达科技集团国际创业中心)张磊(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蒋磊(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亮(原平皓(天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张彩霞(正元盛邦(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丽(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李瑞彬(瀚盟生物技术(天津)有限公司)廖正芳(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管主办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是学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开设的28个专业之一在学院《“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中被确定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根据学院总体部署,围绕学院“十二五”规划要求,本专业主动适应新兴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始终坚持把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精神培养放在首位,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根本任务该专业具有一支师德高尚、年富力强,学位、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全体教师爱岗敬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
办学九年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立足于滨海新区生物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服务于生物技术科研、产品的生产和管理及质量检测,已为滨海新区乃至全国生物技术行业企业培养和输送了近800多名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业率平均达94.08%,平均对口率91.61%,50%以上的毕业生就业在科研助理和质量检测岗位,为区域经济建设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建设基础(一)专业现状为了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需求,尤其是产业发展的需要,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代码:530101)是学院于2002年6月向天津市教委申报并获批开办的专业,于2002年9月开始至今累计招生人数达1120人,是学院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1.通过政府搭台、校企共建、实施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在服务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与新区政府产业发展指导机构(泰达科技集团国际创业中心——新兴产业企业孵化器)沟通,通过政府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了解行业发展规划和进展情况,并聘请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指导专业发展目前,本专业已经与区内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正元盛邦(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宝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校企沙龙会,共同探讨并及时调整了专业建设方向,以适应新的战略布局和支撑新兴产业发展;调整了人才培养规格以满足生物技术企业科研生产需要;调整了部分实践内容和考核标准以符合岗位要求,初步形成了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为基本形式,以产学结合、工学交替为主要特征,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以具体的工作任务和项目为导向,学生在企业技术人员和实践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过程,并共同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考核成绩这些工作都为学校和企业的全方位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2.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基本形成,基础实验条件明显改善在原有基础上,学院于2010年投入了专项建设资金100万元用于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校内实训中心的改造,在占地面积和实训设备总值上大大提高,建有化学技能实训室、现代生物技术实训室、微生物技术实训室、分析检测实训室等10个实训室,能开出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的实训项目,可开展化学分析工、食品检验工等工种的技能训练与鉴定工作,在为教学、科研、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为企业提供相应服务的能力上有显著提高2)稳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本专业已经与入驻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的10余家生物技术公司以及天津昂赛细胞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天津中科百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生物芯片有限公司、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定期接收本专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毕业实践和接受就业,作为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运行良好,保障有力。
3.实现了职业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1)以岗位需求为依据,实现职业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图1-1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职业化课程体系建设模式(2)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依据,整合专业核心课程表1-1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整合情况整合课程核心课程适合专业岗位微生物基础应用微生物技术质量检测、研发助理食品微生物检测发酵工程与设备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研发助理、质量检测细胞工程微生物基础发酵工艺控制发酵工艺控制、质量检测发酵工程与设备蛋白质工程生物分离工程发酵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研发助理酶工程发酵工程与设备生物制品检测实训分析检测综合实训质量检测、研发助理化学技能实训分析化学实验(3)培养职业资格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化学技能实训、分析检测综合实训等课程的教学要求与化学分析工、食品检验工、发酵工等技能鉴定要求“接轨”,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方式替代课程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针对性,更能贴近生产实际,使学生在取得课程成绩的同时,取得相关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深受学生欢迎七年来,学生平均参加考试人数比例达100%,中级工通过率100%,高级工通过率80%,平均通过率超过95%。
4.“双师”素质的专兼职教师教学团队建设成果初现为了加强专业建设,2004年在政府(泰达科技集团国际创业中心)支持下,成立了由行业、企业知名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完善及方案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专业现有专兼职教师20人其中专任教师12人、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8人,专兼教师比例6:4专任教师中,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33%;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1.67%;35岁以下教师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5%;专任教师下企业实习比例达83.33%兼职教师由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等组成,承担专业课教学、学生实习实训指导、毕业设计等教学任务双师型”教师人数比例50.00%全体教师职业道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努力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从严执教,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近几年来,整个团队团结协作,曾于2008、2010年荣获校级先进集体称号;教师们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有较大的提高,获得多项各级荣誉与奖励,近三年来公开发表在核心刊物上的论文20余篇承担市级、校级课题项目10多项《生物化学》、《分析检测综合实训》等重点课程建设已通过学校的验收。
在教材建设方面,编写了具有专业特点的实践讲义,如《生物制品检测实训》等积极参加高职高专生物技术类教材的编写,《生物化学与技术》、《生物化学与技术实训》等被列为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多数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教学方式,并充分利用数字资源进行教学以上这些工作为加快专业建设,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和为企业服务能力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就业形势良好,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大多已成为生产、技术、管理骨干,有的已走上领导岗位大多数毕业生表现出了较好的综合职业素质、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和服务意识,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近三年来,生物技术产业的急速发展使生物技术公司等相关企业对科研助理、质量检测等岗位的人员需求逐年增加,尤其是2011年开始,呈现了生物技术公司上门“预订”、毕业生“供不应求”的态势,使得本专业的办学方向更加明确,即为区域经济新兴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支撑表1-2 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届别毕业生人数专升本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人数比例2005届5647.14%86.53%84.44%2006届1022120.50%87.65%85.92%2007届14753.40%97.18%89.21%2008届13642.94%97.73%94.57%2009届6623.03%96.96%95.16%2010届14274.93%95.56% 95.35%2011届124108.06%97.37%96.40%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师为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技术骨干人员达100多人次。
在与企业共建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革、探索职业岗位技术需求,提高了服务区域经济的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增强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二)需求分析1.社会发展需要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发展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标准领先发展职业教育,全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才资源需求相衔接、结构合理、机制灵活等积极探索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有效途径:政府部门主导,研究制定就业准入办法;行业企业根据职业标准和实际需求,开发“岗位技能培训包”;职业院校依照“岗位技能培训包”,整合课程资源,开展一体化“双证书”培训,使在校学生毕业时即可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使在岗和待岗人员通过培训,获得上岗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到“十二五”末,社会培训量超过学历教育在校生数。
同时,制定并落实职业学校办学标准,提高办学质量和就业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2.行业发展需要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1世纪是生物经济的世纪,生物技术、生物产业、生物经济将成为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内容,引发医药、农业、能源等领域新的产业革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生物技术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力争到2020年生物产业总产值达到2-3万亿元,实现生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形成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生物技术研发水平跃居世界先进行列同时,国家《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把生物产业作为继信息技术产业之后,高技术领域又一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生物产业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建立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培养生物技术高级技术工人等各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完善生物技术人才评价机制等目前,滨海新区是天津生物技术和制药企业最为聚集的区域,滨海新区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产业将形成跨越式发展,天津将建成一个国际一流的从事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与生物技术转移的创新机构,形成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核心力量,成为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科技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和重大科技成果的辐射源,促进我国工业生物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2003年9月,天津生物芯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天津滨海新区的核心区成立,已建立由108人组成的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团队该公司生物芯片技术、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抗体制备等成果为我国各医疗领域,研究部门提供服务并与国际大公司合作,拓展国际市场,加快了我国生物技术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