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天下景漆器天工物.doc
7页扬州天下景漆器天工物有人说‘对于扬州这个古老的文化城市而言,一部扬州漆器的兴衰历史,正是古城扬州兴衰历史的缩影 自古以来,扬州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漆器无疑是其中 的一朵奇葩,闪耀着文明的华彩,承载着历史的光辉流传千年的漆艺华章扬州漆器作为中国漆器行业中一支重要的流派,起源于 战国,兴旺于秦汉,鼎盛于明清,发展于当代,已有两千四 百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几经风雨,几度彩虹,已经成 为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2006年,扬州漆器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史书记载,扬州漆器在战国时期就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和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国家博物馆收藏了大量战国时期扬 州的漆器1967年,扬州干卩江西湖乡战国墓葬中出土的漆器圆盘,直径40公分,以木制卷胚作内胎,糅朱红漆,用黑漆彩绘云水飞禽纹样,色彩鲜艳,画面清晰,很能体现当时 较高的制作工艺水平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扬州远、近郊区许多汉代墓 葬中出土的漆器及其残片,多达万件器物中有碗、盘、壶、 勺、耳杯等饮食用具,奁、案、几、箱、枕、尺、梳、篦、 魁、笥等日常用品,有琴、俑、砚、盒、弓背、剑鞘、箭服等文房、器械用品,还有漆棺、椁、面罩等丧葬用具,器形 繁多,体现了广泛的用途。
其装饰工艺则有彩绘、针刻、贴 金、金银嵌等类别其胎骨以木制为最多,故有关学者称扬 州为我国木胎漆器的发源地也有不少以干漆夹纹为胎的, 世称脱胎漆,尚有少量竹胎、铜胎、皮胎制器汉代漆器生产不仅规模大、范围广、品种多,而且技艺 精湛、水平高超在扬州近郊近百座汉墓中,包括广陵王刘 胥的墓葬中发掘出土了近万件漆器主要品种有碗、盘、壶、勺、耳杯等饮食用具案、几、箱、枕、梳、等日常用具;琴、佣、砚、盒、剑、刀、箭等乐器、文房和佩械用具,其 中很多是A级和B级文物其中最有价值的当推三足奁、七 子盒和面罩三件作品唐代扬州漆器是贡品和出口的抢手货唐代扬州是我国 著名的经济发达城市和重要对外港埠,为东南沿海的都会, 常住外国人就达数千经济繁荣,巧匠云集,手工业相当发 达,彩绘、剔红(雕漆)、夹纹脱胎和金银脱等漆器制作愈 益精细,螺钿镶嵌工艺亦具有很高水平宋元两代,扬州漆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 展雕漆工艺水平有所提高,由最初的剔红发展为剔黄、剔 绿、剔彩等多种手法元代出现了 “软螺钿”这一新的工艺 品种,选用的螺钿片逐渐向薄而透明的方向发展扬州软螺 钿工艺的出现,代表着镶嵌技艺的极大提高,同时也为明代 精湛的点螺漆器的产生打下了基础。
明清两代,扬州漆器发展到鼎盛时期,成为全国漆器的 制作中心,漆器作坊林立,品种繁多,规模庞大据不完全 统计,全市漆器作坊近四十家用漆器命名的街巷即有‘漆 货巷”、“罗甸(螺钿)巷”、“大描金巷”、“小描金巷” 等十余条从原料销售、生产制作到整套经营,形成一条以 漆器为产业的街坊精湛工艺成就古城名葩扬州漆器制作技艺主要有十大工艺门类:点螺工艺、雕 漆工艺、雕漆嵌玉工艺、刻漆工艺、平磨螺钿工艺、彩绘(雕 填)工艺、骨石镶嵌工艺、百宝嵌、楠木雕漆砂砚工艺、磨 漆画制作工艺与中国漆器的其他流派相比,扬州漆器在制 作手法和工艺上具有着南派漆器的隽秀精致,在产品的造型 和气势上又常见北派漆器的雄浑和博大点螺工艺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高档工艺系选用自然色彩 的夜光螺、珍珠贝、石决明等高档材料精制成薄如蝉翼、小 如针尖、细若秋毫的螺片,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丝地点植在 平整光滑的漆坯上,经过精致的操漆工艺,使点螺漆器具有 图案精致、色彩绮丽、随光变幻、明亮如镜的艺术特色平磨螺钿工艺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工艺产品,具有浓 郁的扬州地方特色其装饰工艺选用优质的珍珠贝、云母、 石决明等材料,经打磨成不同色彩的薄片,根据画面需求切 拉成各种块面,平嵌在各类器物漆坯上,经过精致糅漆工艺, 使产品具有光亮如镜、清丽照人、黑白分明、高雅素洁、图 案精美的艺术效果。
刻漆工艺是扬州重要的装饰工艺品种之一,是在制作好 的漆坯件上,运用各种刀具刻成各类画面,然后根据画面要 求填选所需色彩,采用贴金箔、撒螺屑等装饰手法使其成为 精美的艺术品其工艺归纳为刻、铲、批、作、贴、撒等六 大程序产品具有刀法纯熟,线条流畅、色彩匀润、形象生 动、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既可反映各类传统的题材内容, 又能反映现代的各种画面彩绘工艺装饰是中国最古老的漆器工艺品种之一扬州 在秦汉时期就已有很高的制作水平和较大的生产规模其工 艺采用中国大漆入漆色调制成各种色彩,按画面及工艺要求 绘制在糅好的漆面上,用于装饰各类壁画、屏风、家具和各 种礼品、纪念品等产品,可反映古今不同时代的画面,色彩 雅致,气韵生动,具有中国工笔重彩画的特色雕填工艺是在特制的鬃漆坯件上,彩绘各种图案纹样, 将画面每个部位的外轮廓,以刀带笔勾出轮廓槽线,俄以金 粉,使画面更加丰满,具有色彩华美缤纷,图案线条流畅, 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骨石镶嵌工艺由明代周制创造,周制因原材料的不同, 分别形成“骨石镶嵌”和“百宝镶嵌”两个种类,其装饰工 艺系采用象牙、牛骨、云母、珍珠贝、石决明、寿山石、青 田石等各种材料,运用浮雕、圆雕、镂空、色镶、镶嵌、画 金等技艺制作而成,产品色彩丰富,雕刻精致、图案优美、 立体感强。
追古创新弘扬漆艺文化鸦片战争后,扬州漆器业渐趋萧条,点螺、漆砂砚、檀 梨木螺钿硬嵌等工艺相继失传同治至光绪年间,漆器生产 稍有回升其中浅刻装饰工艺盛行一时,品种有帽筒、笔筒、 砚盒等产品以内销和入贡清廷为主民国初年,外销量有 所扩大,平均每十天到半月就有一船漆器运出,年销量在二、 三万件抗日战争爆发后,漆器生产萧条,生产作坊相继歇业 扬州多子街吴永圣作坊被日寇烧光梁福盛号则于1948年 倒闭扬州漆器店仅存吴永圣、谈森福两家,而且也都是处 于半开半闭状态生产作坊只有刘松山、孙铸臣等几家,勉 强维持生产,从业人员只剩三十多人,扬州漆器处于人亡艺 绝的边缘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扬州漆艺人 不仅恢复了扬州传统的漆器工艺,而且经过五十多年的不断 努力进取,使扬州已经发展成为全国漆器行业规模最大、品 种最多、技术力量最为雄厚、地位最高、影响最深的重点产 区建国以来,扬州的老中青三代漆器艺人继承传统技艺并有创新发展今天的扬州漆器分为雕漆嵌玉、平磨螺细、骨石镶嵌、点螺、刻漆、彩绘钩刀、漆砂砚7个类别产品有 屏风、地屏、挂屏、台屏、衣柜、酒柜、电视柜,及各式桌、椅、几、凳、瓶、盘、筒、盒等家具和陈设用品300多种o扬州漆器造型稳固雅致,做工细腻精巧,色彩和谐匀称,光泽柔和腴润。
其装饰艺术,既具有传统工艺富丽沉静的民 族特色60年代初制作的雕漆嵌玉《和平颂》、《喜鹊登梅》 大挂屏,陈设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内70年代初期创作平磨螺 钿《南京长江大桥》大地屏,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受到 过毛主席的赞扬扬州漆器品种丰富、技艺精湛、色彩绚丽典雅、造型古 朴庄重,同时将欣赏性和实用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 风格扬州漆器按照造型和用途划分为屏风、家具、杂件三 大类,以屏风、家具为主,屏风和家具产量占扬州漆器生产 总量的80%以上按装饰工艺分十大类,尤以雕漆嵌玉、平 磨螺钿和点螺三大类质量居全国榜首,名扬海内外扬州漆 器精品迭出,曾多次在国内外荣获大奖,并被选为国家领导 人出访时的礼品1979年春,邓颖超副委员长访问朝鲜,将点螺《锦绣成 年春》台屏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金日成主席1987年9月, 点螺木雕《泰山览胜》漆砂砚在东京、大阪专柜展出,受到 各界人士赞美,后以400万元人民币售出1988年2月研制 成功我国第一件柔性可卷漆器《烟花三月》,其质地刚柔相 济、可舒可卷、体积轻巧、便于携带和收藏,是现代科技与 传统艺术的巧妙结合,1989年4月在香港展出,各界人士视 为奇观扬州现有市、县属3家漆器工业企业即扬州漆器厂、 漆器二厂、江都特种工艺厂,产品销售至50多个国家和地 区,在发展对外贸易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作出了积极贡 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