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郑州市荥阳第四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8页河南省郑州市荥阳第四中学2022年高二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61年,柏林墙建立;1989年,柏林墙倒塌28年间,柏林墙隔绝了东西柏林,分割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也制造了不少骨肉分离的人间悲剧柏林墙倒塌已经20年,但一切反思,也许才刚刚开始下列与柏林墙的相关反思不符合史实的是 A.柏林墙的修建是美苏冷战的标志性建筑 B.柏林墙的倒塌推动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C.柏林墙的修建说明民众更向往资本主义制度D.柏林墙的修建暴露了斯大林模式弊端参考答案:C略2. 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宗教改革发生,人们换了一种说法: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 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 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参考答案:D考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宗教改革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也适应了王权加强的要求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说明教皇的权力大于皇帝的权力;宗教改革后“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撒”说明权力已经有了明确划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应是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
3.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参照新中国历史,下列事件中最能论证材料中学者观点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参考答案:D考查改革开放分析选项,A明显与题意不符,土改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与题意不符;B、C项都在一定程度存在弊端,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项符合题意,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 诞生于120年前的电影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有关电影事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96年北京徐园“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B.《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C.查理·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D.1927年《爵士歌手》标志电影技术进入有声电影彩色时代参考答案:C5. 19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俄国和日本为摆脱落后境地都进行了改革这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有①废除农奴制度②设立议会机构③建立近代工业④挽救民族危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符合俄国1861年改革,不是两者的相同之处,排除;两国改革都设立了议会机构,采取措施促进近代工业的发展,故②③正确;④只符合日本的改革,排除。
所以答案选C6. 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B.瓦特的改良蒸汽机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参考答案:A7. 在商鞅变法法令中,禁止弃农经商的规定主要是为了A.保证战争的兵源 B.废除旧贵族特权 C.奖励军功 D.建立县制参考答案:A 考察商鞅变法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这就需要充足的兵粮和兵源为了做到这一点,商鞅变法规定“禁止弃农经商”故应选A8. 《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 B.以民为本 C.公正至上 D.以德治国参考答案:C兼爱非攻强调的是平等的爱和反对不义战争,与材料主旨不符,故A项错误;以民为本主张统治者体恤民力,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的意思是以德行来安排职位,按官职从事于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的多少,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始至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就使之居于下位,提拔正直无私的人,避免为私利而相互仇恨的人,强调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故C项正确;以德治国是孔子的言论,故D项错误。
9. 罗斯福新政主要调整了( )A.自由资本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矛盾 B.劳资矛盾C.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参考答案:C10.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儿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参考答案:A11. 右图为讲史话本《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元刊本)书影,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A.书影中的字体是真书 B.采用铜活字印制而成C.话本对后世小说影响很大 D.反映了当时城市经济的繁荣参考答案:B12. 右图是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石牌坊,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与这一对联思想相吻合的言论是( )A.“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B.“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C.“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参考答案:B13. 社会进化论认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遵循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这种学说曾经风靡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因为它A.与近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较为契合B.科学地阐释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C.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指明了道路D.准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参考答案:A近代中国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容易激发国人的救亡图存意识,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对应的是马克思主义;C项对应的是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D项对应的是社会基本矛盾,与进化论无关14.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A.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参考答案:B通过文艺复兴前后的比较可以看出,人在生活中的地位提高,由“观众”变为“演员”,并可以“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说明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故B项正确;A是宗教改革作用;C是启蒙运动作用;D属于经济作用,与题干意思不符。
点睛: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场革命风暴,也被称为“出现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运动在传播过程中因为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传播后期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泛滥,有一系列的负面影响15. 对于俄国的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要学习俄国革命,另一方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推断孙中山主张 ( )A.学习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B.节制私人资本,发展国家资本C.学习苏俄的革命精神 D.以俄国革命为鉴,放弃暴力革命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以俄为师”“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说明孙中山主张有选择的学习苏俄的革命精神,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是向俄国学习,不是学“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D项错误,孙中山并没有放弃暴力革命手段16. 启蒙思想家卢梭在他的著作《爱弥尔》中表达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点,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让人的本性避免受社会偏见和恶习的影响而得到自然的发展。
这表明卢梭A.強调思想意识对人发展的影响B.认为可以凭理性完整地了解世界C.反对理性,强调感性D.强调理性的同时关注感性参考答案:D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强调理性,题中“主张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主张教育要顺乎天性”表明卢梭注重孩子的情感,主张顺乎天性,体现了关注感性,故D正确;A、B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卢梭强调理性,C错误17.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参考答案:B18.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的美术作品中,也有许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这些杰作与神学宗教画的最大区别在于: A.宣传宗教改革与激进思想 B.倡导民主改革与反抗精神C.表现现实生活与真实的人物形象 D.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荒谬参考答案:C19. “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参考答案:C20.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是指:( )A.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 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C.资本家加强了对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参考答案:B21. 秦始皇曾经在东巡中立了六块碑刻,右图为其中之一的《泰山石刻》,据传为当时大臣李斯所书它的字体应是 ( ) A.甲骨文 B.篆书 C.行书 D.楷书参考答案:B22. 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参考答案:D23.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战争参考答案:A鸦片战争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中世纪”是指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中国开始半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