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改工作小结仅供参考.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阳****
  • 文档编号:243839387
  • 上传时间:2022-0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课改工作小结仅供参考欢迎阅读随着《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实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推开了近两年,课改工作给我们学校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学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课堂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进一步提高,总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一、新课改,转变了教师的观念,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以适应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1、加强培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文件精神,提高认识,明确新课程观念,把握新教材特点,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除积极参加市区教育局的新课改培训外,我校自己利用各种讲座、学习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在实验之初就对新课程有了足够的认识,对新课改作好了充分的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在如何对待新课程上,如何对待新课改上,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2、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把教科研作为一个载体,让教师在教育科研中,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中心校加大了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更多的提供教师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让教师尽快提高自身素质,本学期,我校已派出教师赴常熟、新浦等地参加培训、交流和学习,这大大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为新课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新课改为我校教师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身素质的舞台,为我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新课改的教师出课率飞速增长,这大大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力的提高了我校教师的自身素质二、新课改,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 集体备课早已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新课改以来,我校的教学研究更加活跃,老师们在进行常规教研活动以外,又进行了更多的尝试,使我校的教学研究气氛空前浓厚,为新课程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沟通改革课堂教学,备课是主要环节,我们力求实现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转变,每周各组的集体备课务必达到实效,切忌形式主义。

      另外,备课组长按教材内容(尤其是新教材)将重点备课任务合理分解,落实到人,排出一学期的分工一览表,便于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准备,确定中心发言人,每位教师集备中都应积极参与讨论,发表独到见解同时,我们强调不能机械地强调绝对统一,照搬照教,要发展教师个性,创造性,使课堂充满活力,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探讨中敢为先,争创先2、加强了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教师间的团结协作在实施新课改后,老师们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之间毫无保留的精诚合作这不仅体现在每周固定的教研活动中,更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前和课后每次中心校教师开课,老师们都要共同商讨教学策略和教学措施、教学技巧等,每节课后,都要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不少教师在业余时间,还经常通过、上网等方式与专家对话,交流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新课改,使我校的课堂教学焕发了新的活力1、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换位转变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化,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2、在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尝试工作本学期,我校十几名教师对县开课,受到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四、新课改,带给我们新的问题和困惑新教材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大好处理的地方,如:1、课堂上针对某一有兴趣的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教师是不忍心打断, 有时教学任务难以如期完成2、走进新课改,如何对学生、教师进行科学性评价,避免教师追寻的盲目性3、走进新课改,如何将教育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更和谐地交织于一体走近新课改,我们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要转变观念的任务还很重,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还要加大,教学研究还要更加深入我们肩上的担子显得沉甸甸的,我们将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探索实践,为新课改闯出一条新路,为我镇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我们二小人应有的贡献! 感谢阅读第 4 页 共 4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