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从前人们传递信息.ppt

6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50767821
  • 上传时间:2018-08-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43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从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 与 现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从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1.鸿雁传书 • 2500年前,我们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 ,西夏军队利用信鸽做军事通讯 南宋初,大将曲端的军队中也使用 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古代称信鸽为“飞奴”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 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 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清乾隆年间,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 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参加,赛距约400华里当时 在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国外利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最早 文字记载,见于公元前530年,当时利用信鸽传送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成 绩 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亦代称邮递员何以“鸿雁”代称书信 和邮递员?溯其源,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 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 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 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 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 人 这就是“鸿雁传书”的传说了。

      从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 2.风筝通信 • 传说早在春秋末期,鲁国巧匠公输盘(即鲁班)就曾 仿照鸟的造型“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 这种以竹木为材制成的会飞的“木鹊”,就是风筝的前身 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人们又用竹篾做架,再 用纸糊之,便成了“纸鸢”五代时人们在做纸鸢时,在 上面拴上了一个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风筝”这 个词便由此而来 最初的风筝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而制作 的,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作军事侦察,或是用来传递信息和 军事情报到了唐代以后,风筝才逐渐成为一种娱乐的玩 具,并在民间流传开来 军事上利用风筝的例子,史书上 多有记载汉初楚汉相争时,刘邦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 向汉王刘邦建议用绢帛竹木制作大型风筝,在上面装上竹 哨,于晚间放到楚营上空,发出呜呜的声响,同时汉军在 地面上高唱楚歌,引发楚军的思乡之情,从而瓦解了楚军 的士气,赢得了战事的胜利 从前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3.竹筒传书 •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用竹筒传书的故事哩 竹筒传书的故事,得从隋 文帝开皇十一年(590年)说起,那年十一月,南方各地纷纷发生叛乱,为了 平定叛乱,稳定江山,隋文帝紧急下诏,任命杨素为行军总管,率军前去讨伐 。

      杨素率领水军渡江进入江南,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收复了京口、无锡等 地,士气非常旺盛于是,杨素一鼓作气,率领主力部队追踪叛军,一直追到 了海边面对绵延的山脉和茫茫的大海,杨素一面命令大部队就地驻扎,一面 指派行军总管史万岁率领军队两千人,翻山越岭穿插到叛军的背后发动进攻 史万岁率部猛进,转战于山林溪流之间,前后打了许多胜仗,收复了大片的失 地当他想把胜利的战况向上级汇报时,却因交通的阻绝和信息的不畅而无法 与大部队取得联系一日,他站在山顶临风而望,看到前面茂密的竹林正波浪 状随风而舞,忽有所悟,立即派人截了一节竹子,把写好的战事报告装了进去 ,封好后放入水中,任其漂流而下几天后,有一个挑水的乡人看到了这个竹 筒,便打捞起来打开一看,发现了史万岁封在里面的报告,便按报告上的提示 将它送到了杨素手中史万岁一去无音讯,不知生死,为此杨素正焦急不安, 忽见乡人送来报告,大喜过望,立即把史万岁部队接连取得胜利的战况向朝廷 作了报告隋文帝听到喜报,龙颜大悦,立即提拔史万岁为左领军将军然后 ,杨素率领大部队,继续乘胜追击反隋散兵,没用多久,就彻底平定了叛乱 现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 、电脑、商务通、、广播、电视 、书籍 语言,眼神,手势,商务、网络 • 快速投递,网上传递,小灵通,书信,快 报,广告 • 发邮件 、发短信、 发 、视频会议 、 邮递、 聊天 等等一些高科技方式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