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河南省林州市农业用水的历史演变及现状问题分析.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9614555
  • 上传时间:2018-05-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0.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河南省林州市河南省林州市农业农业用水的用水的历历史演史演变变及及现现状状问题问题分析分析摘要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工业、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之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问题关系到我国粮食的安全问题,华北地区是我国的农业种植广泛区,研究农业该区农业用水的历史变化,能过更好的认识农业用水现状,保障农业的发展以及达到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农业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华北地区缺水区林州市的研究探讨农业用水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关关键词键词:农业用水 林州市 水资源 缺水 水利工程 灌溉 红旗渠农业问题 地下水 林州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东经 113°37′—114°04′,北纬 35°41′—36°22′人口 100 多万,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但因受当地特殊的地形地貌影响,构成了独特的山区气候特征林州市总土地面积为 3088102.1 亩,耕地 2003 年、2004 年分别为 873922.2 亩、873938.3 亩,农业用地分别为 1814797.7 亩、1814385.1 亩,占总土地的 59%。

      农业在林州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经济地位,而水资源短缺是影响该市农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就是通过研究林州农业用水的历史演变来探讨现如今林州水资源的现状与解决方法一 靠天吃饭时期林州山高沟深,气候复杂,降水分布极不均匀,过去有民谣曰“大旱把雨盼,雨大冲一片,卷走黄沙土,留下石头蛋”七、八月份的降水占 60-70%,春秋冬三季降水量只占 30-40%区内有浊漳河、露水河、洹河、淇河和淅河五条季节性河流,多数平时是干涸断流,缺水造成林州十年九旱由于没有水,解放前林州有 98.5 万亩耕地中,仅有 12400 亩水浇地 “靠天收”的贫瘠耕地遇到干旱不是播不上种子,就是田苗被旱枯死,造成颗粒不收的严重减产因此在一些贫瘠的山区,很少中小麦,秋季只不过只中些谷子、豆子、马铃薯等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劣,粮食产量微薄,麦子每亩仅有三十公斤左右的收成,秋粮也不过仅 50 公斤广大群众生活十分苦寒, “终年过着“早上糠,中午汤,晚上稀饭照月亮”的贫困生活过去有这样一首民谣:“咱林县,真可怜,光秃山坡旱河滩;雨大冲的粮食不收,雨少旱的籽不见;一年四季忙到头,吃了上碗没下碗”据林州志记载,历史上有次林州大旱,曾出现人吃人的残忍景象。

      饱受缺水之苦的林县人民视水如命,盼水想水心切,许多村名冠以水为佳,诸如张家井、李家池、龙送水等等,孩子也带上水字,如水旺、水生、来水等由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林州是个缺水严重的地方,水资源的短缺,限制了林州农业的发展,虽然有几条季节性河流,可是却是起不了大的作用,农业基本上是得不到灌溉,只能是靠天吃饭二 依靠修建水里工程,增加农业灌溉解放后,深受水困扰的林州人民认识到水已经严重影响了到林州的经济,人民的生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林州开始了大修水利设施的热潮1951 年,城关区政府领导群众扩建了始建于元代的桃园渠,解决了桃园、胡家庄、李庄等群众及县城居民的吃水外,可以灌溉耕地 5000 余亩中共河间区委修建了建设渠,灌田 2000 余亩1952 年姚村区委修建了民渠,可灌溉耕地 10000 亩在一系列的水利工程之后,虽然解决了部分林州农业用水问题,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林州的农业用水问题,甚至是吃水问题在修建了这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后,林州人认识到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措施才能解决林州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不过随即而来的是,干旱时河流断水,井塘干涸,水库底见天,已经建成的一些列水渠无水源可引为了彻底解决用水问题,林州人民开始了新的探索--寻找新的水源。

      红旗渠工程于 1960 年 2 月动工,至 1969 年 7 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余它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县 (今林州)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县人民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 1250 座山头,架设 151 座渡槽,开凿 211 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 12408 座,挖砌土石达 2225 万立方米 总干渠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引水,沿浊漳河右岸,经山西省石城镇和王家庄乡的崔家庄、石城、青草洼、老神郊、克昌、豆口、东庄、苇水、白杨坡、王家庄、马塔等村,到牛岭北坪沟的南平村入林县境;由河口到卢家拐村西穿越青年洞,经木家庄、盘阳等村蜿蜒向南,沿露水河左岸,过赵所、阳耳庄、棘针岭、杓铺、石贯、石界等村,在白家庄村西以空心坝穿越浊河,过南谷洞十孔渡槽横跨露水河,转向右岸北行,经尖庄村到回山角折向东南,经西坡、南丰、桑耳庄、清沙等村至分水岭,全长 70.6 公里下分为一、二、三干渠第一干渠自分水岭沿林虑山东侧向南,经水河、黑龙庙、田家沟、黄华、桃园、北小庄、温家掌等村到合涧镇西与英雄渠汇流,全长 39.7 公里。

      下设 13 条支渠红英汇流以下为红英干渠,灌溉姚村、城关、城郊、合涧、原康、小店、东姚、采桑、横水 9 个乡(镇)35.2 万亩耕地 第二干渠自分水岭起,沿姚村镇东北部猫儿岭,经申家岗、焦家屯、马家山、庞村、皇墓、杨伯山屯、张家井、乔家屯等村,至马店村东,全长 47.6 公里下有支渠达安阳县马家乡共设支渠 13 条,灌溉面积 11.62 万亩,其中任村镇 450 亩,姚村镇2871.2 亩,河顺镇 43185 亩,横水镇 43833 亩第三干渠从总干渠尾(分水岭)上游 560 米处的右侧分出,伸向东北,经仙岩村到下燕科村南穿越卢寨岭3898 米长的曙光洞后,到东卢寨村东,全长 10.9 公里共灌溉面积 4.6 万亩下图为红旗渠灌溉区示意图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红旗渠的修建基本上解决了林州的农业灌溉问题,可以说红旗渠的修建彻底解决了林州用水难的问题改变了林州历史上严重缺水的状况,使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创造了 巨大的物质财富 三 地下水灌溉的时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位于红旗渠河源漳河上游的工农业迅速发展, 对于水的利用也越来越多,这就给红旗渠的水的流量造成了影响,使得到 90 年代初期,林州人再次面临着灌溉难的缺水问题。

      随着山西境内水库的 增加,红旗渠年均引水量明显下降,1990 年到 1998 年,年均引水量只有 1.4 亿立方米到了 1999 年至 2000 年期间,水量更是急剧直下,年均引水量只有 6000 立方米,年引水量还没有红旗渠建成初期的零头多红旗渠自 1997 年以 来频频断流,2000 年时断流时间曾长达 56 天本区内的河流也是频繁断流, 河水分管不合理虽然林州为了应对红旗渠的频繁断流,和补给河水,紧急修 建马家岩水库蓄水,但也不能满足林州工农业发展用水红旗渠随着历史的发 展,部分渠道常年失修,使得失去了灌溉的作用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林州开 始修建机井,采用机井水进行农业灌溉这样使得林州再次保障了农业分发展, 加快了地区的建设 通过对林州农业用水的历史变化研究,和林州现状我们可以看出林州农业 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问题与解决措施: 一 河流水分管不合理和河道的淤积 林州有五条季节性河流,加上红旗渠的水源补给,还有各地方修建了水库 和拦河坝进行蓄水和储水,可是在干旱的时候林州的耕地仍有很多得不到灌溉 原因是由于在河流上修建了很多的拦河坝,由于对水流的分配不合理,上游的 储水不放,在河流洪水期才放水,这就造成了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不能充 分的利用河流水。

      还有就是河道淤积,河道的淤积使得河流水顺流而下,无法 储蓄河流水,大坝在洪水期时不能储蓄更多的水措施:对于这一问题,政府 应该加强管理,合理协调水资源,使得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加大对河 道的清污工作,使得在洪水期能储蓄更多的水 二 河流污染严重林州这几年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在机械配件行业发展迅速和铝电行业 发展迅速,这使得林州的河流水污染严重加上河流两岸的居民生活垃圾往河 流倾倒,更加大了河流的污染,水质无法进行农业灌溉,这无形也造成了农业 用水的紧张措施: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加大科技投入,鼓励污水处理 的研发和应用,同时加强对河流两岸居民垃圾的处理 三 红旗渠的地位减弱红旗渠河源上游的挣水,造成了红旗渠的流量减小,甚至断流再加上红 旗渠年久失修,部分损坏,使得无法正常的发挥它的灌溉作用措施:政府协 商与河源上游的水的合理分配问题,加大对红旗旗的修复和保护力度,修建补 水设施,在水量小时就行水量补给,使得红旗渠的灌溉作用得到最大的发挥 四 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的矛盾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快速发展,工农业用水矛盾开始日益突出出现了工业抢占农业用水的现象,大量储水,减少了农业用水。

      措施: 政府加大对工业用水的管理,同时对工业和农业发展节水技术 五 地下水开采严重随着这几年林州大力发展地下水工程,可以说从根本上改变了林州的工 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问题,可是接着带来的是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很多地方 的地下水深度越来越深,甚至是有些地方的机井几年就会出现无水可采的状况 措施:控制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合理充分的利用各种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设 施,在保证农业用水的同时,要用可持续的观点开采地下水 本文通过对林州市的农业用水演变发展历史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在查看历史 与分析时也发现了现在农业用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人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 题的想法,希望有关部门可以重视,能够处理好农业用水问题,使家乡的经济 在可持续发展中腾飞。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