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2.docx
8页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普通砖混结构设计技术措施2(1)在墙下条基宽度较宽(大于2米,局部地区可能更窄)或地基不匀称及地基较软时宜采纳柔性根底应考虑节点处根底底面积双向重复使用的不利因素,适当加宽根底 (2)当根底上留洞、首层开大洞的洞口宽度大于洞底至基底高度时,如要考虑洞口范围内地基的承载力,洞口下根底应做暗梁或将根底局部降低 (3)素混凝土根底下不必做垫层,但其内有暗梁时应注明底部钢筋爱护层厚为70,或做垫层地下水位较高时或冬季施工时,不得做灰土根底刚性根底一般300厚 (4)建筑地段较好,根底埋深大于3米时,应建议甲方做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当地基承载力满意设计要求时,可不再外伸地下室内墙可采纳砖墙,外墙宜用混凝土墙每隔30~40米设一后浇带,并注明两个月后用微膨胀混凝土浇注不应设局部地下室,且地下室应有一样的埋深地下室顶板应考虑施工时材料积累荷载 (5)地面以下墙体如被管沟消弱较多,应考虑抗震的不利影响,地下墙体宜加厚 (6)抗震缝、伸缩缝在地面以下可不设缝。
但沉降缝两侧墙体根底肯定要分开 (7)新建建筑物根底不宜深于四周已有根底如深于原有根底,其根底间的净距应不少于根底之间的高差的1.5至2倍 (8)条形根底偏心不能过大,柔性根底必要时可作成三面支承一面自由板(类似筏基中间开洞)一般状况下,根底底部不应因荷载的偏心而与地基脱开 (9)当有独立柱基时,独立根底受弯配筋不必满意最小配筋率要求,除非此根底特别重要,但配筋也不得过小独立根底是介于钢筋混凝土和素混凝土之间的构造 (10)根底圈梁在建筑入口处或底层房间地面下降处应调低标高当根底圈梁顶标高为-0.060时可取消防潮层当地基不匀称时基底应增设一道根底圈梁 (11)根底平面图上应加指北针 (12)根底底板混凝土不宜大于c30. (13)在软土地基上的建筑应掌握建筑的总沉降量,在地基较不匀称地区应掌握建筑的沉降差,砖混构造对差异沉降很敏感因建筑的实际沉降和计算值是有差异的,很难算准,所以应从构造上入手,采纳整体性强的根底形式 (14)可用jccad软件自动生成根底布置和根底详图应留意,在使用砖混抗震验算菜单产生的砖混荷载生成根底图时,其墙下荷载为整片墙的平均压力,墙体各段的荷载差异较大时,荷载较大处的墙下根底是担心全的,应人工调整。
生成的根底平面图名为jcpm.t,生成的根底详图名为jcxt?请参照《建筑地基根底设计标准gbj7-89》和各地方的地基根底规程 4.暖沟图及根底留洞图: (1)沟盖板在遇到楼梯间和电线管时下降(500),室外暖沟上一般有400厚的覆土 (2)注明暖沟两侧墙体的厚度及材料作法暖沟较深时应验算强度 (3)根底留洞大于400的应加过梁,暖沟应加通气孔 (4)根底埋深较浅时暖沟入口底及根底留洞有可能比根底还低,此时根底应局部降低 (5)首层有门洞处不能用挑砖支承沟盖板 (6)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暖沟做法不同于一般地区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或膨胀土地区的特别要求设计 (7)暖沟一般做成1200宽,1000的在修理时偏小 5.楼梯详图: (1)应留意:梯梁至下面的梯板高度是否够,以免碰头,尤其是建筑入口处 (2)梯段高度高差不宜大于20,以免易摔跤 (3)两倍的梯段高度加梯段长度约等于600.幼儿园楼梯踏步宜120高 (4)楼梯折板、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折梁还应加附加箍筋 (5)楼梯的建筑做法一般与楼面做法不同,留意楼梯板标高与楼面板的连接。
(6)楼梯梯段板计算方法: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00~130,梯段板跨度小于4米时,应采纳1/10的计算系数,并上下配筋;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梯段板厚160~200,梯段板跨度约6米左右时,应采纳1/8的计算系数,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1/3~1/4,并不得过大此两种计算方法是偏于保守的任何时候休息平台与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筋均应拉通,并应与梯段板的配筋相应 (7)留意当板式楼梯跨度大于5米时,挠度不简单满意应注明加大反拱 6.梁、柱详图: (1)梁上集中力处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纳附加箍筋梁上小柱和水箱下,架在板上的梁,不必加附加筋 (2)折梁阴角在下时纵筋应断开,并锚入受压区内la,还应加附加箍筋 (3)梁上有次梁时,应避开次梁搭接在主梁的支座四周,否则应考虑由次梁引起的主梁抗扭,或增加构造抗扭纵筋和箍筋 (4)有圆柱时,地下局部应改为方柱,便利施工圆柱纵筋根数最少为8根,箍筋用螺旋箍,并注明端部应有一圈半的水平段方柱箍筋宜使用井字箍,并按标准加密角柱应增大纵筋并全柱高加密箍筋幼儿园不宜用方柱 (5)原则上柱的纵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宜大于200.梁纵筋宜小直径小间距,有利于抗裂,但应留意钢筋间距要满意要求,并与梁的断面相应。
布筋时应将纵筋等距,箍筋肢距可不等 (6)梁高大于300,并与构造柱相连接的进深梁,在梁端1.5倍梁高范围内箍筋宜加密端部与框架梁相交或弹性支承在墙体上的次梁,梁端支座可按简支考虑,但梁端箍筋应加密 (7)考虑抗扭的梁,纵筋间距不应大于300和梁宽,即要求加腰筋,并且纵筋和腰筋锚入支座内la.箍筋要求同抗震设防时的要求 (8)反梁的板吊在梁底下,板荷载宜由箍筋承受,或适当增大箍筋梁支承偏心布置的墙时宜做下挑沿 (9)挑梁宜作成等截面(大挑梁外露者除外)与挑板不同,挑梁的自重占总荷载的比例很小,作成变截面不能有效减轻自重变截面挑梁的箍筋,每个都不一样,难以施工变截面梁的挠度也大于等截面梁挑梁端部有次梁时,留意要附加箍筋或吊筋 (10)梁上开洞时,不但要计算洞口加筋,更应验算梁洞口下偏拉局部的裂缝宽度一般挑梁根部不必附加斜筋,除非受剪承载力缺乏梁从构造上能保证不发生冲切破坏和斜截面受弯破坏 (11)梁净高大于500时,宜加腰筋,间距200,否则易消失垂直裂缝挑梁出挑长度小于梁高时,应按牛腿计算 (12)梁应按层编号,如l-1-xx,1指1层,xx为梁的编号 7.关于墙体问题:楼梯间的墙体水平支撑较弱,顶层墙体较高,在8度和9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宜沿墙高每隔500设2φ6的通长筋,9度时,在休息平台处宜增设一钢筋带。
顶层,为防止墙体裂缝,可实行如下措施:保温层聚苯板由45加厚为防止聚苯板在施工时被踩薄,可用水泥聚苯板代替一般聚苯板圈梁加高,纵筋直径加大架设隔热层,不采纳现浇板带加预制板(为了解决挑檐抗倾覆)的方式顶部山墙全部、纵墙端部(宽度为建筑宽度b/4范围)在过梁以上范围加钢筋网片 构造柱至洞口的墙长度小于300时,应全部做成混凝土的,否则难以砌筑小截面的墙(< 600)如窗间墙应做成混凝土的否则无法砌墙或受压强度不够留意:在砖混构造中(尤其是3层及以下),可以取消局部横墙,改为轻隔墙,以减轻自重和地震力,减小根底开挖,也便利以后的房间自由分隔,不必每道墙均为砖墙多层砌体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值过严,一般工程难以满意,在增设构造柱后可放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