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4青海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docx
34页备考2024青海省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A.教学B.德育C.体育D.课外活动【答案】 A2、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 )A.班级活动B.文学艺术活动C.群众性活动D.社会公益活动【答案】 C3、描述性研究方法不包括(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个案法 D.调查法【答案】 B4、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时的一种极端反应A.个人压力B.生活压力C.工作压力D.社会压力【答案】 C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A.培养人才B.传播思想C.丰富知识D.发展科技【答案】 A6、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A.驾驶汽车B.洗衣服C.解两步应用题D.拉小提琴【答案】 C7、课外活动的主要形式是( )A.群众性活动B.个别活动C.小组活动D.学科活动【答案】 C8、2011年单项选择:王铭在吵闹的教室仍能专心读书这是()A.选择性注意B.分配性注意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 A9、心理评估的对象是( )A.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B.学生的异常心理C.学生的异常行为D.学生的心理状态【答案】 A10、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成就感【答案】 A11、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能否充分考虑教学情境B.能否更多地考虑课堂的管理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关注自身的生存适应性【答案】 C12、()在中学阶段居于主导地位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不随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答案】 B13、在小组讨论中,关于什么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同学们有下列四种不同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A.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B.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C.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D.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答案】 D14、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B.夸美纽斯C.罗杰斯D.布鲁纳【答案】 A15、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是()A.比纳—西蒙智力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韦克斯勒智力量表D.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答案】 A16、下面说法体现内控特征的是()A.“老师出的怪题把我难住了”B.“我从来不管老师怎样评分”C.“我准备好了,我能对付考试”D.“我看过一些卷子,我想我知道老师会问什么问题”【答案】 C17、《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答案】 B1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答案】 C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D.疏导原则【答案】 A20、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属于()的动机理论。
A.认知主义?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D.精神分析主义【答案】 B21、决定受教育权的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C.科学技术D.文化【答案】 A22、罗森塔尔效应强调哪种因素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A.教师的知识B.教师的能力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期望【答案】 D2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精神文化【答案】 D24、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A.强调德育的外在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D.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答案】 D25、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他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 A.实验法B.讲授法C.演示法D.谈话法【答案】 C26、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婴儿绕行茶几以取得其后面的玩具,不再仅从茶几下爬过这时的婴儿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A27、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特点。
A.主体性B.个别差异性C.阶段性D.不平衡性【答案】 C28、课程的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 )A.皮亚杰B.布鲁纳C.斯腾豪斯D.卢梭【答案】 C29、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 )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A.赫尔巴特B.凯洛夫C.保罗?朗格朗D.培根【答案】 D30、在归因理论中,身心状况属于( )的因素A.不稳定、内在、不可控B.稳定、外在、可控C.不稳定、内在、可控D.稳定、外在、不可控【答案】 A31、汪娟最近有一个毛病,写作业时总觉得不整洁,擦了写,写了又擦,反反复复她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就是控制不住她可能出现了( )A.抑郁症B.焦虑症C.强迫症D.恐怖症【答案】 C32、“宽著期限,紧著课程”是( )的语言A.孔子 B.韩愈 C.朱熹 D.王夫子【答案】 C33、孙老师讲课时,迟到的王娜突然推门而入,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她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无意识记B.有意识记C.无意注意D.有意注意【答案】 C34、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是( )。
A.教育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育方针 D.教育策略【答案】 C35、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一种观察学习是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这种学习称为()A.直接的观察学习B.抽象性的观察学习C.间接的观察学习D.形象观察学习【答案】 B36、“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是出自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答案】 B37、根据富勒等人的教师发展阶段论,衡量教师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关注( )A.生存B.情境C.未来D.学生【答案】 D38、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D.逆向迁移【答案】 B39、梅梅在计算“三加五等于八”时,虽然可以不用借助数手指来计算了,但是在梅梅的脑海中出现了三颗草莓加上五颗草莓等于八颗草莓的具体形象,那么梅梅此时的思维属于()A.直观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答案】 B40、艾里斯的ABC理论中“C”指的是()A.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获得正向的情绪效果C.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D.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答案】 C41、人们有时会发现夜空中的月亮似乎在动,这是( )现象。
A.动景运动B.诱导运动C.自主运动D.运动后效【答案】 B42、《红楼梦》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孤僻内向其气质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答案】 D43、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不能决定他能否成功掌握教学内容,而是在于他( )才能达到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A.学习积极性B.学习自觉性C.要花多少时间D.智力水平【答案】 C44、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B.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答案】 C45、宾宾看到安安扶老奶奶过马路很是敬佩,宾宾的这种敬佩感属于()A.理智感B.道德感C.美感D.尊敬感【答案】 B46、通常把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称为( )A.课程标准B.课程结构C.课程评价D.课程资源【答案】 D47、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把教师赞誉为(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B.心灵的建筑师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D.辛勤的园丁【答案】 C48、通常人们认为美国人民主热情,英国人有绅士风度,法国人爱好浪漫等,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
A.近因效应 B.社会刻板印象 C.晕轮效应 D.首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