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沙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docx

26页
  • 卖家[上传人]:亦***
  • 文档编号:304571125
  • 上传时间:2022-06-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4.84K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南沙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设计任务书建设用地现状本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区,首期段工程北起灵山岛尖屯田路(江灵南路以北),线 路由北向南依次经江灵南路、、上横沥水道、横沥大道东,至星灿路(大元路)结束 路线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前缘河口地带,大小水道密布,呈网脉状路线总的走向由北 向南,其地貌类型为珠江三角洲平原区,整体较为平坦,场地标高一般为5〜10m (陆域 局部,广州城建高程系)灵山岛尖屯田路及江灵南路均为已建道路,屯田路东侧地块已基本建设完毕,西侧 地块目前处于待开发状态横沥岛尖目前为开发状态,局部地块已正在进行施工,场区 内局部规划道路已施工现状灵山为在建区,屯田路西侧地块已基本建设完毕,东侧地块为待开发状态,横 沥目前为开发建设状态,旭辉及深圳置业地块在施工1 .交通条件本工程区域内交通路网慧谷、灵山岛尖区域较完善,横沥岛尖尚未开发多为支路等 级,岛间联系可通过工程场地西侧的凤凰大桥2 .气候条件南沙区位于珠江入海口,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夏长冬 短,夏季时段超过6个月四季气候可概括为,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春常阴雨,秋高 气爽南沙地区年平均气温22.2。

      2,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为14. 7℃年平 均雨量1646. 9毫米,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 风速为2. 2米/秒本地区季风明显,台风登陆影响频繁据有关资料完整统计,1959〜1998年近40 年间,在珠江口附近登陆而使本区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的台风共115次,平均每年有台风 影响约2. 85次20世纪60年代较多,平均每年2次台风,最多年份可达4次台风台 风最早时间为5月上旬(1961年),最迟时间为12月上旬(1974年),而大局部那么出现 在8〜10月根据南沙站1963年〜2016年的历年雨量资料,南沙站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538mm, 最大年雨量2623. 5mm (2016年),最小年雨量887. 4mm (1963年)降雨量年际变化不 大,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4月〜9月降水量占年总量的81. 98%,其中又以5、6 月份降水量最为集中,枯水期10月〜翌年3月占年总量的18.02%3 .水文条件根据收集资料,本区地势由西向东略有降低,沿线地表水主要为上横沥水道根据《南沙区外江堤防防洪标高论证专题研究》南沙区外江设计水位成果,隧址位置1077 号断面,50年一遇防洪潮水位8. 01m, 100年一遇防洪潮水位8. 26m, 200年一遇防洪潮 水位8. 50m,内河涌日常管控水位4. 7m〜5. 3m, 50年一遇排涝平安水位6. 3mo上横沥 水道由于水面宽广,洪、潮差不大,一般为1.5m,最大潮差可达3m。

      最高潮位多出现 在汛期,洪潮叠加情况频发拟建隧道工程在以沉管方式下穿上横沥水道,隧道工程布置在河床以下,通过数模 计算结果,在20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穿越断面处上横沥水道河槽最大冲刷深度为 1. 83mo根据提供的邻近工程水文地质及本阶段钻孔资料,拟建场地分布的地下水主要为第 四系孔隙潜水、孔隙承压水及岩层中的裂隙水4 .工程地质拟建工程经过地区为珠江三角洲断陷区,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地形平坦,第四纪 覆盖层厚度一般小于50米,局部大于50米,线路穿越了白泥一沙湾大断裂、河源深断 裂带,其余断裂距离本工程大于1km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形成上述断裂构造的历史地 震震级较低,从历史地震活动周期看,当前正处于剩余释放阶段向平静阶段的过渡期, 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其中横跨线址的白堀一沙湾大断裂、河源深断裂带对拟 建工程影响较小,其余断裂对拟建工程基本无影响本场地地表分布的人工填土、淤泥质土、残积土及风化岩等属特殊性岩土,工程地 质条件较复杂,属抗震不利地段,整体评价拟建场地属基本稳定场地,在充分考虑不良 地质因素前提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后,较适宜拟建工程的建设1.3编制依据现行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行业标准国家和广东省、广州市关于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抗震防灾要求,及有关土地管理、 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消防平安、人防、卫生防疫、节能环保措施、防雷等法律、法规 和行业相关的最新规定等,包括但不限于: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标[2000]202号;2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住建部2013;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工程规范》(GB55011-2021);5 .《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221-2015);6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版)(GB 50688-2011);7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8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9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1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11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2016年版);1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4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3370. 1-2018);15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16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22-2002);17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18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2014;1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20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1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2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23 .《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GB/T 51318-2019)24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

      规划、工可批复及相关要求1 .本工程于2017年11月15日获取项建书批复;2 .本工程于2021年10月12日获取首期段工可批复;3 .广州及南沙新区相关指南、指引文件第二章设计目标与总体原那么2. 1设计目标1 .设计局部:践行绿色生态及智慧科技建设理念,融合地方人文特色,推行“四新” 技术应用,工程技术方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行全要素品质化设计,建设高标准城 市基础设施2 .投资局部:在保证工程质量、平安及进度等目标的前提下,本工程必须按照政府 主管部门批复的投资额度和要求全过程控制工程造价,确保工程概、预算不突破投资控 制目标2. 2总体原那么工程设计应满足平安可靠、经济合理总体原那么,且不限于以下:1)以《南沙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广州南沙明珠湾起步区控制性规划》为依据, 充分分析“三江六岸”间市政路网的交通特点,构造合理快捷的交通要道;结合路网规 划,组织好各岛尖间的交通疏解2)根据沿线河道水深、河底地质条件及通航要求等情况,结合本通道交通功能的 发挥,优选可实施性强,环境影响小,合理经济的施工工法3)根据沿线开发建设情况,抓住关键节点,处理好通道建设与相关工程的关系; 集约用地,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减小对既有建(构)筑物的影响。

      4)坚持“可持续开展”的设计理念,统筹考虑后期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预留远 期规划轨道交通线实施条件及远期地下空间的衔接条件5)充分注重道路交通设计理念的研究与应用,综合分析建设区域规划、道路环境, 工程方案应满足交通开展的近远期要求,并做到功能上适用并适度超前、技术上可行, 以取得较佳的投资效益6)在保证道路的交通功能的前提下,结合沿线规划及开发建设情况,充分考虑沿 线需要布置的隧道附属设施,完善道路的整体风貌景观7)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组织合理的交通系统,重交通与环境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的工程第三章设计要求3.1设计内容南沙明珠湾区跨江通道工程(首期段),北起灵山岛尖江灵南路,南至横沥岛尖大 元路,全长1.09km,里程桩号范围为ZXK2+450~ZXK3+540本次地面道路设计为江灵南 路,实施范围为JLNK1+710 ~JLNK2+ 730,实施长度为1020m具体包含隧道工程(含软基处理、基坑工程、建筑、结构、路面、通风、消防、给 水排水、照明及供配电、监控、装饰及管理用房、交通标识标线等)、水利工程、道路 工程、交通疏解工程、给排水工程、照明及供配电工程、电力通信管线工程、道路监控 工程、绿化及环保景观工程、交通工程、装饰工程、以及现状构筑物撤除及其他附属工 程等。

      3. 2分项设计要求2. 1道路工程1 .道路及交叉口设计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家、省市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2 .平面线形美观、流畅、视觉自然、视野开阔,保证行车平安、舒适;合理布置直 线、曲线、超高以及相互之间的衔接关系3 .横断面设计应在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断面布局应结合道路等级、要求的 行车道数、设计行车速度、地形、规划用地性质等相关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机动车 辆、非机动车辆、行人的通行,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4 .纵断面设计应参照广州市防洪排涝规划要求及地形条件进行设计,以满足50年 一遇的防洪排涝标准进行道路标高设计,此外还应当考虑增强规划横一路的亲水性和满 足改善城市滨水路景观路面设计标高要求同时处理好与沿线地形、建筑物、地下管线、 地质、相关路口标高之间的关系;保证行车平安、舒适,线形缓顺5 .按规范要求在人行道须进行无障碍设计,保持连续并按规范设置连续性的导盲带 和无障碍设施6 .采用成熟的新技术进行设计路面结构,使得园区内道路外表及桥面铺装面层在降雨天气下不出现积水、抗滑性能好,可减少交通事故、夜间减少路面反光、交通降噪性 能显著,从而提供良好的使用品质7 .采用技术成熟、本钱合理且能满足工期的方法进行软基处理设计。

      3. 2.2隧道工程1 .贯彻执行“重大工程百年大计”的方针,在确保工程平安、耐久、适用、优质的 同时做到经济合理、技术先进、施工方便2 .满足城市规划、总体设计、道路设计、施工、运营、防火、防水、抗震的要求3 .结构的净空尺寸除满足建筑限界、设备限界、施工工艺及使用等要求,并考虑施 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及后期沉降等因素,留有一定的富余量沉管横断面结构 尺寸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浮运阶段干舷值、施工期间抗浮、运营阶段结构受力和抗浮三 方面上述三方面均要同时满足要求,通过计算确定最终的结构横断面尺寸,包括顶底 侧结构厚度及压重层4 .根据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可能同时出现的永久荷载及特殊荷载进行最不利荷载 效应组合,按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计算和验算,确保结构设计满足 强度、刚度、稳定性、抗浮和允许最大裂缝开展宽度等要求5 .根据周围环境条件,明挖基坑开挖深度及支护结构功能等因素确定基坑工程等 级,选用合理的支护体系,并按相应要求进行设计确定围护结构入土深度时,必须进 行墙体的抗滑动、抗倾覆、抗隆起、抗管涌稳定性、和地基变形等计算和验算6 .满足抗震设防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7 .结构设计应满足现行有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要求,确保工程防水抗渗能力3. 2. 3排水工程1 .各项技术指标满足国家、省市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求2 .建立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开展的城市排水方式,雨水系统遵循“二级排水、蓄排 结合、分散出口、就近排放”的原那么3 .排水设计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