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六下语3《古诗三首》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doc
8页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新课标】六下语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3.古诗三首一、单元阅读主题:民风民俗二、单元语文要素: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三、本课素养目标:文化自信:在古诗词学习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思维能力: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审美创造:能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重点: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品味诗句,感知古诗大意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所运用的表达方法四、本课新课标学习任务单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 (基础性学习单)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完成学习单一、根据拼音写生字热泪yíng眶 yā雀无声 qì不成声 顺理成zhāng二.看拼音写词语hàn gōng hóu mén sù shǒu yíng yíng yī shuǐ piān zhāng qī xī yā què hán qíng mò mò 三、用√选择正确读音。
脉搏 (mài mò) 皎皎(jiāo jiǎo ) 擢素手(zhuó zuó) 札札(zhā zā zhá) 机杼(zhù zù ) 含情脉脉(mò mài ) 五侯( hòu hóu ) 栖息(qī xī) 千里迢迢(zāo tiáo )四、(易错题)选择正确的答案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脉(mài)脉不得语 B.纤(xiān)纤擢(zhuó)素手C.中庭地白树栖(xī)鸦 D.札(zhā)札弄机杼(shù)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城无处不飞花(春天的京城) B.纤纤擢素手(洗涤)C.今夜月明人尽望(全、都) D.泣涕零如雨(落下)3.给诗句中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春城无处不飞花( ) A.昆明B.城市名称C.春天的京城终日不成章( ) A.标志B.文章C.花纹泣涕零如雨( ) A.落下B.细碎的C.没有,无今夜月明人尽望( ) A.尽头。
B.都C.结束终日不成章( ) A.文章 B.章节 C.一小块布 D.花纹4.字义理解章:①诗歌文辞的段落;②条理;③条目;④戳记1)给下面词语中的“章”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出口成章( )约法三章( )杂乱无章( )(2)“章”在古诗文中还有特别的含义,“终日不成章”中“章”的意思是 5.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B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C.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6.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是( )A.日暮/汉宫/传蜡烛 B.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C.冷露/无声湿/桂花 D.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7.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8.下面四个诗句,与春景无关的一句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C.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中的“地白”写出了中秋节之夜月色的皎洁、明亮B.“迢迢”“皎皎”“纤纤”等叠词的使用,展示了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乐之美 C.“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织女内心思念的痛苦D.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是吃冷食和放烟火10.下列诗句描写了哪些传统习俗呢?选一选将序号填在括号里可多选)A.放爆竹 B.贴春联 C.赏花灯 D.守岁 E.登高 F.赛龙舟 G.插茱萸(1)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2)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4)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二 (拓展性学习单) 五、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一)诗句想象的画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二)题目节日表达的情感《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六、按课文内容填空((语文要素:分清主次,详略得当)1.《寒食》的作者是 代的韩翃,这首诗是咏写 节的作品,这个节日的传统习俗是 和 , ”描绘出了寒食节京城美好的春景 , ”流露出诗人对王侯贵族具有特权的腐败现象的不满2.《迢追牵牛星》一诗通过描绘织女的姿态美,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的诗句是“ , 写出织女因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 3.《迢迢牵牛星》借传说中《 》的民间故事,抒发了相思离别之苦,读了这首诗我会联想到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诗中“ , ,. ”四句诗表达出作者对牛郎、织女虽只隔一水却只能相视无言的感慨。
4.《十五夜望月》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代的 诗中描绘的是 夜晚的景象,诗中表达游子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 我读过的古诗词中,也有类似的诗句:“ , 5.《十五夜望月》一诗中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 与李白《静夜思》中的“ , 七、综合性学习 学了本课以后,为了激发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六(1)班组织了以“古诗与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一起完成练习1.下面的节日中,哪些属于传统节日?( )(多选,填序号) ①元宵节 ②植树节 ③端午节 ④劳动节 ⑤中秋节2.读诗词,写出诗词中包含的传统习俗1)前村后村燎火明,东家西家爆竹声习俗: .(2)桃符频换句难新,休对春风诉旧贫习俗: .(3)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习俗: .(4)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习俗: .3.按时间顺序补充中国的传统节日,并写出相应的诗句和传统节日习俗元宵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吃元宵、赏灯)清明节: , )中秋节: , )重阳节: , )4.写出一个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故事的名称 ( ) 第三部分 课外类文阅读与鉴赏(拓展性学习单)八、课内阅读: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一)寒 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诗歌描写的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第一、二句写____________,第三、四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是转折2.诗歌第一句中的“无处不”可不可以改为“处处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歌第三、四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妙?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知道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五夜望月 . , 冷露无声湿桂花。
. ,不知秋思落谁家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写的是 (季节)的景色,我们可以从“ ”“ ”等处看出来3.诗的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但是我们可以从“ ”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 的特点4.你认为哪句诗与“不知秋思落谁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 )A.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B.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三)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结合古诗,解释下列字词迢迢: 素: 盈盈: 脉脉: 。
2.本诗中包含了中华传统节日 ,又可称为 3.诗中描写织女饱受相思之。
